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八百四十章 破城之法

第八百四十章 破城之法

  吕蒙笑着为张扬介绍道:“这步骘是徐州临淮人,家境贫寒,不过他与蒙不同,其昼勤四体,夜诵经传,各种书籍无不通读博览。其先祖步叔为孔子七十弟子之一,不过家道中落。温侯与曹操在徐州大战之时,其为躲避灾祸,举家流落到汝南。蒙与其相识之后多有交往。”

  “此人生性宽雅深沉,能够折节降志,屈己辱身,但才华横溢。大王,此人大才,当招揽之。”

  听吕蒙的话,这步骘应当是个人才,而且好像还是大才,张扬脑海里也确实有这个名字,可想来想去就是记不起来。

  英雄谱背得还是不熟练。

  张扬长叹一声,倒也没在这件事上多纠结,不管究竟是什么人,到时候见上一面,问问系统便可,何必在这费劲心思?

  “如邓当将军的计谋,三关破之不难,但此处为敌后,孤只带了三千亲卫骑前来,想要守住三关却不容易。可三关只是粮草来回的必经之路,并非囤积粮草之所,仅仅破之还是不够。”

  这话说起来并没有错,三关确实是曹军运输粮草的必经之路,但是就像张扬所说,这里是敌后,他没办法派大军镇守此处,就算杀了吕虔,招降步骘,但四五千人马在十万曹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若是撤走,那又有什么意义?

  “这...”

  邓当顿时也没了主意,说实话,让他打打杀杀可以,谋略却非他所长,能想出破三关之策已是不容易,再多的,他确实也没什么办法。

  吕蒙却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大王,蒙有一计,可退曹军!”

  “哦?”张扬顿时来了兴趣,对于这位后来的东吴大都督,想出白衣渡江之计的吕蒙,张扬还是比较信任的。

  “子明快快道来。”

  “三关虽非屯粮之所,但曹军的粮草却并非是由颍川直接运到前线的。”

  说着话,吕蒙从怀中掏出一副舆图在石案上铺开,为张扬讲解道:“大王请看,许昌距离京兆虽说不远,但也不近,直接运送消耗巨大,所以曹军都是先将粮草运到新城之中,再转运至函谷关,只要大王能攻破新城,一把火烧毁曹军的粮草,那仅凭诸葛亮这一年来在京兆的屯田之粮,供应洛阳便捉襟见肘,更别说供给大军。”

  新城,距离伊阙关大约百里之遥,不远,但是这是座坚城,想要攻破却没那么容易。

  “新城,孤也知晓,只是此城墙高城厚,想要攻破却是不容易,子明可有妙计教我?还有那新城守将为谁?”

  邓当插嘴道:“大王,那新城守将名叫鲍勋,说起来此人还和大王有仇。”

  “与孤有仇?”

  张扬沉思半晌,问道:“这鲍勋可是与当年的济北相鲍信有关系?”看書喇

  “没错。”邓当点头道:“这鲍勋正是鲍信之子,排行老三,鲍信死时他方才七岁,上面还有一个兄长名叫鲍真,被曹操收在府中,当作假子来养,另一个兄长叫鲍邵,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这鲍勋没得到他兄长的待遇,又死了父亲,所以对大王恨之入骨。三关虽与新城名义上没甚关联,但其之前便对当和那步骘多有刁难,想来是看不起我等寒门出生之人。”

  原来邓当投降的干脆还有这么一层原因,张扬恍然大悟,鲍勋,鲍真...曹真,等等!

  后来的曹魏大都督曹真竟然是鲍信之子?

  如果张扬没记错的话,斩杀鲍信应该是当年他攻破虎牢关后不久的事,距今已有十一二年,不过这鲍勋年纪最多二十岁上下,曹操竟然将这么重要的地方让他来镇守?

  张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邓当一笑,道:“大王有所不知,这鲍勋虽然名义上为新城守将,但新城中还有一人,正是曹操起家时的谋士程昱,有他掌总,鲍勋不过是带兵罢了。”

  这便说得过去了,不过只是一个鲍勋还好,但是程昱可不是什么蠢货,一般计谋可瞒不住他。

  吕蒙看出了张扬的心思,在其耳边轻声低语一番,却令张扬面露喜色。

  “子明此计甚妙,若是此次能击退曹军,子明当为首功,只是这人选...”

  吕蒙的计谋很好,至少在张扬看来,虽然不是如白衣渡江那般的惊天奇谋,但想来瞒过程昱应当不是什么问题,但想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执行却不容易。

  张扬那一头白发太过显眼,而且众人也不可能让他亲身犯险,首先排除。

  张辽不错,可惜之前和曹军大战,相貌有不少人见过,难免被人认出来,同样不好。

  典韦武艺绝伦,这些年跟随张扬南征北战,早已不是什么无脑的武夫。可他的名气比张辽还大,再加上相貌凶恶,一看便不是凡人,也不能用。

  裴元庆...不提也罢。

  邓当作为伊阙关守将,亲自离关去新城,这事怎么看怎么不正常,同样也不行。

  吕蒙倒是合适,哪怕在曹军中认识他的人也不多,可年纪太小,虽然灵气十足,但难免会出纰漏。这仗哪怕再僵持下去关系也不大,但损失吕蒙这个未来的帅才...张扬不乐意。

  环顾左右,一堆大将围绕在身边,却没有可用之人,这让张扬着实有些无语。

  “大王看小的如何?”

  就在此时,张扬亲兵中站出一人,年纪不大,二十岁上下,但却孔武有力,一身肌肉虬结,相貌粗犷,若不是身高有些矮,只有七尺六七寸,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典韦。

  看打扮,应该是百夫长的官职,听口音,应该是凉州人。

  “小的虽然不知道大王欲做什么,但小的有几分勇力,也没甚名气,大王若是信得过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叫...”

  张扬的亲兵很多,如果是之前那批南阳出来的老人,那张扬每个都能叫出名字,不过征战这么多年,那些老人损伤很大,还有不少被派出去担任军中的低级将校,后来补充进来的,想让张扬一一叫出名字有些困难。

  "小的韩德,西凉武威县人,就是大王称王之前的封地。本是那李傕狗贼麾下的一名小卒,后来大王斩杀李傕,小的便顺势归顺,在高顺将军身边担任亲卫。后来大王征兆亲卫,小的在凉州比试中胜出,便成为了大王的亲卫,现为百夫长。"

  典韦点点头,示意这韩德没有说谎。

  凉州出身的将士,大都对董卓有好感,别看董卓身死多年,但提起董卓,他们还是会尊称一句相国。但李傕和郭汜不同,董卓死后,这两人肆虐凉州,打得乌烟瘴气,所以对他们有好感的人实在不多,韩德称呼李傕为狗贼也就不奇怪了。

  韩德...这个名字也好熟悉。

  张扬沉思半晌,猛然想起,原本历史上老将赵云随军出征,以七十高龄连挑曹军五将,应该就是这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

  再看了看韩德手中的车轮大斧,张扬更加肯定自己心中的猜测。

  不过这倒不能说韩德不强,只是赵云太妖孽罢了。一来,赵云并非力量型的猛将,所以年纪的增加对他的影响并没有典韦、许褚这些人大,反倒是随着年龄增加,经验更加丰富。二来,毕竟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猛将,哪怕七十高龄,又有几人敢与其争锋?

  “系统,这韩德的属性是多少?”

  “韩德,统率71,武力80,智力62,内政34。”

  典型的凉州猛将,但并非不可一用。

  张扬心中下定决心,大声道:“韩德,如今有一重任需要人来完成,既然你毛遂自荐,本将也不好驳了你立功的心思。但此事九死一生,事关我军能够击败曹贼,责任重大,你可要想好。”

  韩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拍拍自己的胸脯,大声道:“大王放心,末将十六从军,在凉州什么事没见过,更是追随大王在舍拉山口血战那乌孙人,区区一个新城,末将又有何惧?”

  “好,此事若成,孤定然不吝赏赐!”

  说完,张扬低声对韩德耳语一番,再三叮嘱,确定韩德明白自己意思之后,这才给了他五百人马,命他率军离去。

  这五百人马,并不是张扬的亲卫,不是他舍不得,而是他的亲卫骑实在太过精锐,和伊阙关的守军有着明显的区别,想来那程昱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来。好在邓当的士卒虽然算不上精锐,但也不差,想来应该不会误事。

  “韩德已去,我等也该去会会步骘、以及吕虔了,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大笑着应道:“我等谨遵大王之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