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七百一十九章 王号(三)

第七百一十九章 王号(三)

  给文盲解惑这件事最终没有由刘伯温来开口,这件事有点大,张扬在思考了一番之后,还是将田丰、寇准、贾诩、法正等人都找了来,开了一场大会。

  而解惑的人则换成了年纪最小的法正,四个老家伙不知道是不是存着考校的心思,一致将此事推给了小家伙。

  法正倒是也不怯场,张口就道:“主公,自古以来,王号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前,商、周、春秋、战国,不论是周王室共主,还是天下诸侯,皆贯之以王号,此事战国为之最。但始皇帝一统天下,并未分封诸王,反倒是本朝高祖,又重新封功臣、子嗣为王。”

  “高祖封王,雍者为尊,其次为秦王,再次为齐楚晋,最后则为赵魏韩燕,其余王号视情况而定,不一而足。”

  说到这里,法正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发现所有人都在认真聆听时,这才长出一口气,继续道:“对于刘氏子孙,王、公区别甚远,但对于外姓之臣,却区别不大。譬如王莽之安汉公,此乃权臣自封,虽名为安汉,但却暗含王霸之意在其中,再如宋王、中山王等,皆为小王,实乃皇帝子嗣众多,庶子名分不够,便以所居之地封之,与郡王相同。”

  “臣之所见浅薄,所言也有多有偏颇,今主公欲上尊号,可依此斟酌一二,若有错谬之处,还望主公和诸位海涵。”

  法正说的这番话暂且不提,张扬敏锐地察觉到了法正的自称,从前不管他张扬的官有多高,下属也只是以下官自称,如今却主动称臣,这是已经准备将他推上王位了?

  刘伯温、田丰等人没在意这个,都已经开始商议王号了,称上一句臣不是应该?他们看重的是法正的这番话,扶风法家子果然见识不凡,这些话里的意思他们自然清楚。说实话,算不上新鲜,但蕴含的深意却颇合他们的心思。

  法正费劲说了这么半天,当然不是简单的告诉张扬,如今有哪些王号,哪个高,哪个低,这些事,用不着他来显摆。他的意思其实更多的还是劝谏张扬别搞什么幺蛾子,搞出什么不靠谱的王号来,那不光是他张扬丢脸,整个并州都会没法出去见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这位主公听得进劝谏是不假,但有的时候太过有主见,说是独断专行都不为过。虽然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打仗的时候,但万一呢?要是张扬有点什么奇怪的情节,搞出如同张角天公将军那样的王号,那乐子可就大了。

  其实说来说去,他们担心的还是张扬的出身太低,平日里又不学无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搞出点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儒家经过这么多年的独尊,周礼那套已经深入人心,这套很有讲究,也很复杂,而且经过战国诸侯和大汉各朝皇帝的完善,已经没有多少创新的余地了,张扬真要像后世搞出一些什么元、明、清之类的王号,那才真要贻笑大方。

  不管是哪类封号,只要你不是皇室子孙,大多头一个就要看籍贯,第二则是看你的地盘,第三是考量功绩,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实封与虚封的区别。看書溂

  就像原本历史中,三国鼎立的时候,刘备封个晋王、燕王,曹操封个蜀王之类的,这就是虚封,封地不在自己的麾下,被封之人除了有相应的待遇之外,并没有什么管理封地的权利。

  而实封自然是封在自己的麾下,除了享受待遇,还可行使权利,非受宠爱之子孙不可得。

  大臣同样也是这一套,就比如刘备封赵云为常山侯,赵云回得了常山吗?

  封号越尊贵,越是无法离开这个范畴,简单来说,不管是项羽的西楚霸王,还是那倒霉蛋张纯的弥天安定王,乃至张角、张梁兄弟的天公将军、地公将军,都是一些野路子,根本上不了台面。

  法正开口劝谏,刘伯温也不甘人后,开口道:“主公,孝直之言甚是,不过如今却无需顾忌什么雍者最尊,秦王次之,按辖地可也,主公可要有别于此?”

  那边的田丰同样不甘示弱,而且他的劝谏可是出了名的,这次居然落后于人,这怎么能行?

  “以臣之见,主公万万不可如此,以辖地为王号,自无贵贱之别,但其余者,则有贻笑大方之忧虑,还请主公慎重。”

  张扬的嘴角微微抽搐两下,不得不说,他的这些麾下大臣,看人真的很准。本来他打算自称为武威王,封地也是现成,从武威县改到武威郡便可,毕竟又是武,又是威的,听着也霸气凛然不是?但是经过法正这么一讲解,张扬算是明白了过来,原来这郡王还是除了那些野路子外,最低贱的?

  法正颇为担心地看了一眼田丰,这老头的性格还真不是吹的,刘伯温说的还委婉一些,这位...就差指着张扬的鼻子说,主公,你得听我们的,不能乱搞。

  这种人,你说他的忠臣直臣绝对没错,而且不管是哪朝哪代,这种人都一定会名垂千古,但是,这种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忠言逆耳谁都知道,但能听进去的又有几个?自己这位主公眼看着权柄越来越重,可能忍得?

  张扬频频点头,表面上一副善纳人言的样子,可心里早就开骂了,老子还没开口呢,你们怎么就知道我起的名号不好,是不是变相骂老子不学无术?

  不过按照法正的说法,武威王是肯定不行,按籍贯来的话,晋王听着不错,若是按封地,秦王、雍王甚至凉王也不是不行...

  端起案几上的酒樽,轻轻抿了一口,张扬开口道:“依诸位所说,晋王、秦王、雍王、凉王都可,是也不是?”

  寇准断然摇头道:“主公,前三者都可,凉王却不行,凉州是大汉所立,战国时并没有,若是以此为王号...”

  寇准毕竟不是田丰,话没说全,也不是太过难听,但张扬还是听明白了,意思也简单,无非是说,这凉王同样在那野路子中,算不得正统。

  得,又被否决一个,张扬的心气有些不顺,在他心里,前秦在先,被人用过了,自然是不选的,雍王则听着有些怪,他可不记得有谁用过这个王号。晋王倒是不错,但总是让他联想到司马家的晋朝,非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选,那你们这群人还给了老子什么选择的余地?

  “主公觉得唐王如何?”法正缓缓开口道:“河东为唐尧故地,循于上古,别于其余名号,又有王霸之意蕴含其中,倒不失为上佳之选。”

  唐吗?一提到这个字,张扬立刻想起的就是被系统爆表而出的唐高祖李渊,如今这李渊在哪是一点影子都没有,可万一他自号唐王,日后要是遇到这位,两个唐王打着玩吗?还是老子当唐王,他当唐朝天子,那老子不是平白比他矮上不少。再者说,老子想的名号是闹着玩,你们提一个从来没人用过的就是有理有据?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此事...容本将思量一番,此事不是小事,不可轻忽,片刻之间本将也难以决定。”

  之后田丰、寇准、贾诩各自散去,他们三人,两个忠直之辈,一个是能不开口就绝不开口,除了贾诩神色正常之外,另外两人都有些恍惚,处理正事精神也不是那么集中,效率下降不少。

  和他们相同的还有刘伯温,张扬的军师大人圆滑一些,不过此次算是挺身和田丰、寇准站在了一处,没得到准信自然难以安心。

  法正却无甚所谓,说到底,他的身份、资历、地位都还不够,这种大事其实没他操心的份,若不是凑巧要处理兵部事宜赶到大堂的话,这事在决定之前他压根不会知道。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概就是他如今的状态。

  不过他们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如他们这般的智者,往往都比较偏执,像称王这种大事,在他们的心里十分的重要,这次好容易劝谏一番,却没得到结果,这心中仿佛猫抓一般,难受得紧。

  张扬却明显没有为他们解惑的心思,想着他们焦急的模样,张扬心中哼哼两声,觉得老子起的名号不好,老子还收拾不了你们?

  恶作剧一般地出了一口气,张扬稍微处理一番正事之后便神清气爽地返回后宅之中,准备好好和自家婆娘显摆一番自己的见识。男人嘛,女人崇拜的目光谁不喜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2.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5.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6.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7.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8.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9.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10.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11.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12.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3.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4.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5.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16.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17.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8. [历史军事] 夙志
  19.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20.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21.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22.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23.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24.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