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楚杰周娥儿> 第136章 开始准备

第136章 开始准备

  吃午饭时,朱贵得到一个小太监的禀报,走过来道:“陛下,黄埔华刚才送来消息,已经买通了陈松的两个下人,随时都可以按照您的吩咐,把东西送进去陈府。”

  楚杰笑了,终于等到这个时候了。

  “你问问他,这两个下人靠谱么?别被坑了。”

  实在是陈松这家伙太老狐狸了,必须小心谨慎。

  老朱笑道:“陛下放心,黄埔华做事谨慎,这两个下人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其中一个还是陈府管事,因为儿子欠赌债,被黄埔华派人给抓住了,以此威胁那管事,老家伙只一个儿子,非常在意,问题不大。”

  “另外一个,是陈松府里的丫鬟,还是专门伺候陈夫人的,她家人凭着她是陈松的丫鬟身份,欺男霸女,都被黄埔华给控制住了,她可以把东西送进去陈夫人的房中。”

  “好。”楚杰有些激动。

  来回走动中又询问:“开始的安排如何了?陈府附近布置齐全了么?有没有被发现?”

  “没有,陈府的附近两个宅院,分别距离陈府都百步距离,已经陆续安排进入了数百禁军精锐。”

  “至于陈松一党的其他十多位重要官员,也都是在监视之中,不会被发现。”

  楚杰这才放心的点头。

  毕竟陈松这老家伙,狡猾的很,想直接抄他老巢,没那么容易。

  要不是因为陈松和红太妃联手,竟然要刺杀他,楚杰其实也不想这么快就弄死陈松。

  毕竟陈松可是占据大半个朝堂,打压的王演一党都快喘不过气了。

  如果动了陈松,朝廷一定会动荡。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下狠手了。

  不然等到陈松在出什么混乱,就后悔莫及。

  “这样,你让各军都抓紧时间的训练,别到时候给朕拉稀。”

  “还有,把京中所有调查过的官员名单和资料都给朕送过来。”

  这些调查官员的资料,从楚杰穿越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让朱贵悄悄调查了。

  后来又是让黄埔华暗中调查。

  虽然还不准确,但是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这次干掉陈松,就必须一棒子打死,不能给陈家任何的喘息之机。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他还要尽快稳定朝廷,不能因为朝廷大动荡,导致其他地方混乱。

  证据早都准备好了,是五封突厥文的书信,还有两身龙袍,和一封圣旨,以及还有一个印信。

  就以陈松通敌卖国,謀逆造反为理由,诛杀全家。

  陈松把持朝政这么久,学生还有同党太多。

  所以这次主要是干掉他的一党领头人物,其他人如果认错,他可以一切赦免。

  同时还要尽快的把陈松空出来的一些重要位置,全部补充进去。

  看着朱贵拿过来的一份名单。

  里面陈松一党的,王演一党的,都在其中。

  王演一党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各个贪污的厉害,要不是因为要对付陈松,他都想把这群人都给开除干净了。

  不过现在是用人之际,绝对不能随便乱来。

  陈松在名单上考虑了良久,把兵部一个员外郎刘银星给圈了起来。

  还有户部黄达,这个黄达虽然是王演一派,但是平时表现还不错,也会贪污,不可能干净,只是投靠王演也是为了自保。

  吏部其中一名员外郎苏龙给圈了起来,这位是从知府升上来的,有下面的基层经验,只是他也是陈松一派。

  但是他也是为了自保而已,像陈松一派这么多人,其实一半都是为了自保,怕被陈松清算。

  这些人过往成绩不错,可以用一用。

  接着又从其他中立派这些浑浑噩噩的官员里面圈了几个名字。

  特别是这位大理寺少卿张一北,根据黄埔华送来的消息提示,这个人表面上是陈松一派,其实也是个边缘人物。

  他还夜里面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对自己老婆小声啰嗦怒骂陈松祸国殃民。

  同时也准备好了后路,把积蓄不少转入了外地,随时还准备让老婆带着闺女离开。

  特别是前几天,张一北得到小道消息,陈松很可能会在燕山关之战结束之前,彻底的宫变。

  当天晚上,他就叮嘱夫人,一旦陈松宫变,就立刻带着闺女逃离。

  她们娘俩的落脚地都选好了,保证没人知道。

  至于他那俩小妾,根本不用在乎死活。

  而他自己,则是要等到陈松宫变成功之后,就找个机会接近陈松,和陈松同归于尽。

  不管成与不成,他都不在乎了。

  因为张一北觉得,陈松造反不可能成功,就算是挟天子,也不会让天下藩王低头,到时候肯定会天下大乱。

  而他也会成为历史上记载的奸臣。

  如果自己去刺杀陈松,就算失败,身死之后,历史也会正名。

  楚杰当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觉得很惊讶,自己怎么没发现,陈松一党里面,还有这号人。

  陈松老想着弄死自己,其实他都没发现,他的党派里面还是有几个帝党的。

  毕竟为了自保可以投奔陈松,但是这个时代的文人,不少人也在乎名声,真到了最后一步,也不是没人敢刺杀他陈松。

  所以这个张一北,被楚杰彻底的关注了。

  虽然数次他也掏了不少罚款,楚杰还觉得不好意思呢。

  在有个人,那就是工部一名员外郎,杨博。

  这个杨博巧合的是,木匠儿子出身。

  在大楚,工匠的大儿子不能科举,因为他们要接父亲的班。

  但是杨博从小聪明,又是小儿子,所以可以参加科举。

  成为进士之后,先是在西南边境任县令,剿灭过当地的小土司叛乱。

  因功提升到知州,地方稳定,政绩不错。

  接着又任命为黄粱府同知。

  黄粱府就在黄河边上,历来是洪水泛滥之地。

  杨博到任期间,做过不少事,组织壮丁,打造农具,挖沟水渠,又抵抗数次洪水。

  可以说他的政绩非常扎实,但是因为上面没人,这些功劳大半都被知府给抢走了。

  数年后才被分配到了北面边境滦州府知府。

  正好这一年遇见契丹南下。

  整个山海关到居庸关一线,到处遭受进攻,战火连绵数百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