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皇家金牌县令> 第569章 仁君之相

第569章 仁君之相

  一听说起事关张时,被问政的群臣立刻竖起耳朵。

  方正一这小子一向得理不饶人,恐怕张时落不了几分好了!

  加上太子平日里跟张时也不怎么对付,这次两人一同而来,定是方正一拉扯着太子过来的。

  这小子八成怕张时死的不够惨,拉着太子再来踩一脚。

  一定是如此!

  如果他如此乖戾行事,只怕以后朝堂没有一日安稳啦!

  不少人越想越急,不禁开始挂肠悬胆。

  景帝放下奏章,笑道:“哦?不过一日的时间便审问清楚了?”

  “回陛下,臣已经审问清楚了。他还算配合,所以臣没费什么功夫。”方正一恭敬道。

  “朕既然让你管理锦衣卫,你觉得该如何判罚张时啊?”

  此言一出,有人开始忍不住侧目。

  来了,关键的问题终于来了,这方正一的底线在哪大家今日便能看出一两分了!

  方正一悄悄向一旁瞄了一眼,随后神色淡然的说道:“臣认为吴王虽然造反,可张时并不知情,所以以反贼论处未免处罚过当。”

  “他虽然与吴王合谋共贩私盐以分利,但除此之外并无他罪,所在任上也算得上秉公职守。”

  “虽然如此,但是侵吞盐业之利不吝于搜刮民脂民膏,死罪不可免。”

  “所以....臣认为,请陛下赐张时鸩酒一杯,再行抄家,其家人发配充军。”

  话音刚落,景帝身旁臣子眼神忽然变了。

  变得惊诧莫名!

  纷纷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方正一。

  今天真是见了鬼了!这方正一竟然在为张时求情?

  尤其是几位阁老,更是面面相觑,互相用眼神交流着信息。

  李岩松的老眼中满是困惑,他自认为对方正一有所了解,但是眼前这一幕实在有些超出想象。

  这小子难道不是睚眦必报的那种人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宽宏大量了?

  景帝半晌没有说话,只是审视着方正一,眼前的情况也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顷刻后,他开口道:“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吴王造反,他与其勾结,就算是反贼。”

  “朕当众砍了他已经算是仁慈了,你现在还让朕赐他鸩酒,给他一个体面?”

  “陛下,吴王造反事关天家颜面,此事宜低调处理,臣这也是为陛下考虑。”方正一不卑不亢道。

  景帝面色古怪的看了他几眼,又看向他身旁的李元照问道:“你又来干什么?”

  “儿臣听说此事,跟着一道来瞧瞧。”李元照还是笑呵呵的样子。

  “那你认为看待此事呢?”景帝问。

  “儿臣认为老方说的有道理,张时乃两朝老臣,不能只因一次错误便盖棺定论。儿臣认为如果只是简单从重处罚,恐怕会让其他人寒心。”

  听李元照说出这番话,景帝心里莫名的松快了一些:“你继续讲下去。”

  李元照点头:“人皆有私心,犯错也在情理之中。儿臣近日常在东郊,那里百姓不下数百,私下里偷盗者不在少数。”

  “儿臣发现重罚固然能震慑一时,却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长时间下来总会有人再行偷盗之事。”

  “经此一事,儿臣便给下面订立规矩,起初一切从严治理,如有发现便将违规者跟其他涉事者一并扭送官府,可事后发现效果不佳,其余人因处罚过重心中了有池鱼之虑,做事时也是心不在焉,臣每下去闻讯情况也都闭口不敢言。”

  “那些偷盗之人也并非尽是好吃懒做之辈,甚至不少人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动辄重罚,下面便议论儿臣不念旧情,往往打消了积极心。”

  “所以儿臣想,管理之道贵在赏罚合度。”

  “处罚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或是激励其他人,杀人已经是最重的处罚,无论怎么残虐最后不过是一死而已。但如果严惩过当让朝臣们寒心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屋内的臣子纷纷张大了嘴看向李元照,眼里全是迷茫。

  不对啊...太子不是跟方正一学的混不吝见人就怼么?如今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宽宏雅量,仁慈大度,活脱脱的仁君之相啊!

  原来那个上蹿下跳的太子呢?!真被方正一给教育出来了?

  想到此处,不少老臣满心宽慰,顿感国家前途有望,伸出袖子擦了擦眼角...

  方正一心里也满是欣慰。

  看来太子真的成长极快,自己走的这段时间没少忙活...竟然还研究起管理学了?

  景帝则是彻底震惊了,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元照。

  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方正一,问道:“可是他确实与反贼有勾结,朕欲夷其三族难道错了么?”

  李元照立刻大声道:“父皇做的也没错!不过儿臣刚才说过了,处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罚带来的后果!”

  “张时贵为两朝老臣,不能不念其旧功,只凭借此一事便诛其全家。如此重罚若是让朝臣寒心,儿臣会担心言路闭塞。”看書溂

  “长此以往上下异心,每人皆以自保为能事,懒政怠政,那遭殃的恐怕是天下百姓。”

  方正一赶忙接道:“陛下,此正值天下太平之际,不宜妄动杀念。”

  “古人云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陛下在臣心中乃是文武兼备不世之明君,宽厚仁德定能妥善定夺,请陛下明鉴!”

  景帝此刻已经是心花怒放了!

  一个理智的君主,大权在握,最怕的其实就是一言堂。

  天下大事何其繁复,绝非一人能管理。

  原本太子性子顽劣,别人稍加管教便显得不耐烦,现如今竟然学会主动去考虑别人意见从大局入手了!

  他呵呵一笑道:“你们两个一唱一和的倒是来朕上起课来了!既然今日人来的全,那么诸位爱卿都来说说该如何惩处?李师傅,你说说。”

  李岩松上前一步,躬身先行了一礼:“张时一案老臣不敢多言,一切请陛下圣裁!不过老臣要恭贺陛下!太子贤明,仁德至此实在是万民之福,家国之幸!”

  "臣等恭贺陛下!太子贤明!”一大票臣子有样学样的跟着喊了起来,齐齐下拜。

  李元照忍不住昂起头,得意叉起腰....

  景帝脸上还挂着微笑,只感觉通体舒爽,看到儿子一脸得瑟忽然表情严肃道:“这逆子也只是偶有语出惊人罢了,他还差的远呢!”

  “那既然无话,诸位爱卿先退下吧,朕有话要单独跟他们谈谈。”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