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547章 十载休息,蓄势待发

第547章 十载休息,蓄势待发

  眨眼间又是三年多的时间过去,到了大明开疆十一年。

  换言之,朱标登上皇位已经足足十年了。

  在这十年的时间内,大明固然发生了,横扫南洋,发现大洋洲以及南北美洲,环球大航行,乃至于覆灭安南,这些值得在历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大事。但是,相对而言,还有一些说小不小的“小事”发生。

  其一,朝政方面。

  在大明开疆八年,也就是李善长八十四岁那年,这位治政之才堪比萧何的人物,突然中风,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直到去世的前一刻,他都牢牢把握着大明宰相的部分权力。

  大明如果评劳模的话,洪武年间毫无疑问是朱元璋。开疆年间,就得是李善长了。

  不管怎么说吧,朱标为之辍朝三日,追封其为宣国郡王,赐钞五百万以葬,命皇太子朱雄英出席其葬礼,堪称极尽哀荣。

  然后,朱标就为大明的宰相班子补充了新血——齐德。

  齐德,也就是历史上的齐泰。在历史记载中,齐泰的“泰”字,其实是朱元璋特别欣赏齐泰这个人,特意赐的,并且任命他为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

  在历史记载中,朱允炆手下三大文臣:黄子澄,方孝孺,齐泰。

  方孝孺就不用说了,虽然能力差了一些,但是宁死不降被灭了十族,也算对得起朱允炆了。

  黄子澄呢?不得不说,就是一名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迂腐书生。

  齐泰,则确实是一名贤臣。

  整个建文朝平叛的历史,都可以看做是弱智铁三角(朱允炆、黄子澄、方孝孺),和齐泰对着干的历史。

  比如刚开始议定削藩时,齐泰主张擒贼先擒王,要削藩先拿最强的朱棣下手,余不足虑。但是,黄子澄等人,却坚决先拿实力较弱的周、齐、湘、代、岷诸王动手。结果,周、齐、湘、代、岷王下场那么惨,朱棣能不造反吗?其他的藩王们能不支持朱棣造反吗?

  再比如,朱元璋去世一周年后,朱棣不敢回南京祭奠,就派三个儿子代他来扫墓。齐泰当即主张,把朱棣三个孩子扣下作为人质,让燕王就不敢轻举妄动。结果,脑残铁三角再次把他的计划否了。

  还有最关键的,老将耿炳文败给朱棣之后,铁三角主张用李景隆为帅,齐泰坚决反对。最终的结果,李景隆做了运输大队长,不但损兵折将几十万,还把足够几十万大军支撑一年以上的军资送给了朱棣。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确没看错人,齐泰确实顾命大臣的料。

  但是,齐泰再牛逼,这几个猪队友着实带不动啊。最终,不仅被朱棣杀了全家,而且和黄子澄、朱允炆一起,这成了千百年来的笑料。

  不管怎么说吧,齐泰的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朱标大举一挥,让他入阁为相。

  现在大明的宰相班子,还是五个人:胡惟庸、汪广洋、姚广孝、孙立道、齐泰。

  另外,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在开疆十年元月的时候,大明的早朝人数,限定在了三百六十人左右。

  三百六十人,就可以直接在奉天殿内开会了,群臣们不必整天在奉天门外的广场上风吹日晒的。

  而且,早朝开始时间从破晓时分,直接延迟到了早上九点。

  人数减少,要议论的事务也就压缩了,大约到了十点半的时候,朱标就可以处理完早朝。

  然后,休息一刻钟,开始召集重臣开小会,处理军国大事。大约十二点,小会就能结束。

  吃过午饭,小憩一会儿,朱标在大约下午两点的时候,处理奏章、下午五点钟,也就把奏章处理的差不多了。

  不容易啊!

  朝九晚五,每旬休息两日,朱标在开疆十年的时候,才终于过上了后世法定的正常生活。

  当然了,如此一来,大明的官吏们也可以长松一口气,不必起得比鸡早,还一年仅仅能休息三天了。

  其二,教育文化方面。

  国子监,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科学院也正式从国子监内分离开来,更名为大明科技院。

  大明科技院,由五皇弟开封郡王朱橚为祭酒。下有科学院院士一百零八名,技术院院士一百三十七名。这两百四十五名院士的品秩,俱与各部侍郎等同,而且俱皆赐予子爵之职。其中卓越者,可赐侯爵或者伯爵,最高可赐公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读书也分读什么书啊?

  如今朱标用事实证明,一个人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偌大的成就,未必就比仕途的成就低!

  不知多少大明英杰,多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大明的科技,自然也突飞猛进的发展。

  另外,就是免费教育了。

  大明开疆元年,大明十五行省,推行了三年免费教育,朝廷的财政为此出现了赤字。

  不过,到了开疆十年,大明十五行省的免费教育年限,已经提高到了五年。另外,广西、贵州、云南、东北行省,已经开始了三年免费教育。吐蕃、高丽、叶尔羌、漠南、漠北行省的三年免费教育,也提上了日程。当然了,波斯七行省的移民,也是享受五年免费教育的。

  还是那句话,亲疏远近,

  越是核心地带,对华夏越是忠诚的地区,越是优待。

  对了,大明武学院,已经更名为大明军事大学了。以后,不论文武,各种“大学”将逐步扩充。

  其三,经济方面。

  来自青海的钾盐,来自南洋的鸟粪,大明农业的氮磷钾全部充足,效果不比后世的化肥差。

  再加上从美洲运来的良种,大明农业突飞猛进,国家积储的粮食可支全国三年之用——不是没有更多的粮食积储了,而是再多粮食会腐烂的,存不住啊!

  因为系统奖励的六畜兴旺卡,以及新大陆的发现,畜牧业的发展比农业的发展要快得多。至少在南京、苏州、扬州等大城市,大明子民已经实现了牛羊肉的自由。看書喇

  因为美洲长绒棉的引进、羊毛的泛滥,以及大明科技的进步,大明纺织业出现了井喷之势。纺织业又带动了印染业以及制衣业的发展。现在的朱标,可以自豪的说,我大明有“服装之美,礼仪之盛”了。

  因为朝廷对大航海的鼓励,造船业、乃至于武器制造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连着着,天文学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以及民间尚武之风愈演愈烈。毕竟,到了那些海外岛屿,乃至于新大陆上,大多情况下要用火炮、刀子和火枪和土人说话。

  经济方面最大的一件事,毫无疑问,就是大明宝钞和金银完全脱钩了。

  在历史记载中,美洲白银大量涌入,直接让大明从铜钱、粮食本位,进化到了银本位。

  现在的大明,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开采技术,都比历史上的西方人强得多。

  美洲金银疯狂向大明涌入。

  这可不完全是件好事。

  朱标承诺过黄金白银随时兑换成宝钞,并且比例固定。但是短时间内大量美洲黄金白银兑换成宝钞并且进行消费,竟然造出现了通货膨胀,宝钞、金银一起贬值的趋势。

  朱标干脆提前一年,解除了宝钞和金银的固定比例。大明宝钞的通货膨胀,自然也戛然而止。

  钱者,财之权也。

  从那时候开始,天下的“财之权”,大部分掌握在大明宝钞手里,少部分才是金银这种自然货币。

  其四,军事方面。

  最显而易见的,由于肉蛋奶的逐渐充足,现在大明常备军的平均身高,足足比十年前高了七公分。而且,所有常备军,至少受了三年的免费教育。中高级军官的受教育平均年限,提高到了七年。

  波斯大战之时,大明一亿三千万子民,暴兵一百四十万。

  现在,大明的总人口达到了两亿。波斯七行省的子民达到了两千三百万,其中华夏移民达一千四百万。

  明的常备军总人数,也重新回到了一百四十万。

  其中海军三十五万:华夏舰队十万,南洋舰队十万,西洋舰队十五万。

  陆军九十五万,其中五十万驻扎波斯七行省,四十五万驻扎波斯以西的诸行省,乃至于新发现的大洲。

  多乎哉?

  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是相当多的。但是,考虑到大明如今的广袤疆土,不得不说,大明朝廷已经非常非常克制了。

  当然了,大明朝廷的克制,也是有巨大成效的。

  十年时间,总体来说是大明修养生息的十年。

  如今,大明如同一头吃饱喝足,又美美的睡了一觉,膘肥体壮,精力弥漫的雄狮,蓄势待发。

  重新打猎的时刻,到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