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485章 求锤得锤,触必杀之

第485章 求锤得锤,触必杀之

  不得不说,帖木儿在西征马穆鲁克回到巴里黑后,马上就对境内的商队动手,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其一,帖木儿一直以重商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没有人想到,这家伙如此地狠辣,如此地毫无底线,不择手段。当重商对他有利之时,他能最大程度的重商。但是,当他判断,摧毁商业比重商有更大的好处之时,他能毫不犹豫的对商人下手。

  所以,长达万里的丝绸之路上,几乎所有商队,都对帖木儿帝国的突然发难毫无防备,惨遭屠戮。

  帖木儿帝国真的发了一笔天大的、充满血腥的横财。

  其二,帖木儿帝国的首都巴里黑城,距离阿姆河不过一百五十里。而阿姆河,就是如今大明和帖木儿帝国之间的界河。

  所以,帖木儿对这片区域的统治,是非常严密而稳固的。

  如果帖木儿在别的地方发布这道旨意,或许中途能有什么泄露消息的可能,但这里绝不会。

  帖木儿旨意一下,阿姆河边境就只进不出,隔绝了消息。不知多少大明商人,依旧按原计划向西行进,走入了鬼门关。

  直到两个多月后,帖木儿帝国的暴行才传入了大明境内。到了这时候,不知多少人连呼侥幸,因为种种变故没有西行,捡回了一条命。不知多少家属,痛哭流泣。顿足捶胸,恨不得将帖木儿碎尸万段!

  其三,帖木儿的确成功激发了大明的怒火!

  整个大明的怒火!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庸碌无能,托付不效,未能及时发觉帖木儿帝国之阴谋,致使华夏数千子民遭难。重责四十杖,降为锦衣卫指挥同知,闭门思过一年。锦衣卫指挥使之职,由原锦衣卫指挥同知蒋瓛接替。”

  “东厂提督卞元亨,麻痹大意,托付不效,未能及时发觉帖木儿帝国之阴谋,致使华夏数千子民遭难,引咎请辞。陛下不准,下旨重责卞元亨四十杖,罚俸半年,革职留任,戴罪立功。”

  “叶尔羌行省平章邓愈,警觉不足,未能及时关闭边境,致使华夏数千子民遭难。重责二十杖,罚俸半年!”br>
  “叶尔羌行省大都督冯胜,警觉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敌国异动,,致使华夏数千子民遭难。重责十杖,罚俸一年!”

  “户部尚书刘平仲,对国民海外贸易风险未有充足认识,未能对商人进行足够风险提示,对国外商路异状未有及时发觉,致使华夏数千子民遭难。降一级留用,罚俸四个月!”

  “工部尚书严震,对工部下辖商队之异状,未能及时发觉。玩忽职守,有负圣恩。罚俸一个月,以儆效尤!”

  ……

  《大明日报》不断报道着,一个个官员因为此事受到严重处分的消息!

  好么,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东厂提督卞元亨,宋国公冯胜,鲁国公邓愈,户部尚书刘平仲,工部尚书严震啊!

  这些人哪个不是朝中大佬?哪个不是躲一躲脚,大明颤三颤的人物?

  但是,因为此案,革职的革职,挨板子的挨板子,最轻就是工部尚书严震了,罚了一个月的俸禄。

  但话说回来,严震堂堂一部尚书,怎么可能时刻关心,工部下面一个商队的消息?就算他没建立起足够的预警制度来,勉强算是点错误吧,罚俸一个月是不是太过了点儿?

  事实上,何止是严震啊!

  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因为此事受处置的的大明官员达到一百八十九名!很多人的错误情况和严震差不多,只是沾边而已,处分实在在太重了。

  当然了,大明朝廷对自己人处置都如此之重,对帖木儿帝国的愤怒,就完全可想而知了!

  《大明科举报》,对帖木儿帝国的愤怒,直接溢于言表。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诗词鉴赏》栏目里面,一篇篇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的诗词,显出了浓浓的杀气。

  管仲尊王攘夷!

  傅介子只身灭楼兰!

  霍去病封狼居胥!看書溂

  高仙芝扬威西域!

  ……

  这些人物的经历,在《历史回顾》专栏里面反复提及。恐怕,今年的科举题目,肯定要考其中之一!

  就是《趣味数学》栏目都来凑热闹。

  “你第一天杀一个帖木儿敌军,第二天杀两个帖木儿敌军,第三天杀三个,第四天杀四个……问,一百天,你总共能杀多少帖木儿敌军?”

  ……

  当然了,最能表明大明朝廷对此事的态度的,还得是《大明工商报》。

  谁不知道,《大明工商报》受太子朱标直辖,代表了朱标的态度啊?

  这《大明工商报》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印了一条新闻。

  大明从即日起的两年内,全国逐渐建立身份证制度。一个人从生到死,有唯一的身份证编号。

  大明出入国境,会有一个名为《护照》的证件,与身份证并用。

  在这护照背面,写了一行字: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犯我大明子民者,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汉朝“陈汤”的一句话,英雄豪迈,千古流传。

  把这句话,换成“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在大明后面,还加上一个“子民”,那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原来的意思是:大明朝廷的威严,不可亵渎,不可侵犯!

  现在的意思是:大明子民的尊严,同样不可亵渎,不可侵犯!

  换言之:无论大明子民身为何方,强大的大明朝廷和以及大明军队,都是他们强大的后盾。任何国度,比如帖木儿帝国,残害大明子民,必将遭受最惨烈的报复!

  报复!

  报复!

  最惨烈的报复!

  如果说,帖木儿屠杀商队的目的,是引起大明的怒火,触朱标的逆鳞。那么,毫无疑问,他成功了!

  不过,引发大明怒火,触碰朱标逆鳞的后果,恐怕他——承担不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2.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3.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4.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5.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6.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7.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8.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9.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0.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1.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2.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4.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5.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6.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7.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8.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9.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0.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1.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2.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3.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4.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