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475章 金山银海,震惊大明百姓

第475章 金山银海,震惊大明百姓

  大明洪武十二年,二月二十七。

  东伐扶桑的明军,正式在朱标的率领下,凯旋归来,来到南京城城外。

  如同前几次朱标凯旋一样,大明皇帝朱元璋亲自郊迎。

  另外,应天城的百姓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前来观礼。

  其一,当然是因为,这次朱标干得太漂亮了。好么,大元两次出征,损兵折将二十余万,都奈何不得的扶桑,被大明一次出征就拿下了。而且,是不到七个月就拿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百姓们对大明的强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深感与有荣焉。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朱标这次归来,有很大的谈资在。

  朱标出征之前,宫中美人陈惠已然有孕在身。等朱标攻克京都,将天皇一系斩尽杀绝的消息传回大明之后,陈惠还没生产呢。

  好么,不知多少人在兴致勃勃地议论:“太子殿下灭扶桑,比让女人生孩子”还容易。

  等孩子降生之后,百姓们的议论声就更大了。

  因为这孩子是个男孩。在这个时代,儿童的夭折率是非常高的。朱标现在仅有一子一女,其实还不大保险。现在,又多了个儿子,大明江山有了双保险,百姓们真是发自内心地非常高兴。

  百姓们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呢,又有一个天大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好消息传来。

  美人陈惠本来双目已盲,但诞下小皇孙之后,双目复明了!

  盲人复明不是神迹?还有什么是神迹?

  这神迹意味着什么?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不是朱标特别牛逼,就是这孩子特别牛逼啊!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大明天命所归啊!

  本来,还有些百姓,对此事将信将疑。

  但是,朱元璋知道了陈惠复明之事后,非常高兴。他特意下旨,恩准陈惠“归宁”,也就是回家看一看亲人。

  陈惠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去世了,还回去看个毛啊?

  此举表面上是对陈惠的奖励,实际上却是对天下人的显摆——咱老朱家就是这么牛逼,儿媳妇都能沾光,双目复明。

  陈惠归宁之日,无数人夹道观礼。大家都想看,这个身世奇特,双目复明的奇女子。

  好死不死的是,陈惠又非常漂亮。

  当初,陈惠双目无神,其姿色都能“冠绝春和宫”。如今,双目复明,眼神灵动,又充满母性的光辉,其美丽简直不似凡人,又引起了一番巨大的轰动。

  当然了,实际上,这是朱标给陈惠的“九转再生丹”的作用。

  朱标临出征扶桑之前,给了陈惠一颗“九转再生丹”,一颗“九转回春丹”。如同对常凤仪的说法一样,告诉她,这是从高僧处求得的灵丹妙药。

  生产时先服下一颗丹药(九转再生丹),对母子大有好处。如果还不顺利,就服下另外一颗丹药(九转回春丹),母子平安。

  陈惠尽管隐隐觉得,她双目复明之事,很可能和朱标给予的丹药有关。但是,她冰雪聪明,只是把对朱标的感恩放在心里,而从未对任何人提起。其他人,当然也就完全无从得知了。

  不管怎么说吧,七月灭扶桑,皇孙诞生,美人复明,如同仙女一般美丽的陈惠……接二连三的新闻轰炸下,人们对太子朱标的这次胜利凯旋,充满了热情。

  如今,南京城的军民百姓,已经突破了百万。朝廷官员们不知吃白饭的,早就预见到,前来观礼的人数会达到空前,达到近百万之众。他们曾经请示朱元璋,要不要对观礼人数,进行一定的限制。

  不过,朱元璋除了要地方官府抽调人手,维持秩序,防止意外之外,并没有下达限制观礼人数的旨意。

  因为,今日的凯旋仪式不仅仅是凯旋仪式而已,他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标儿!”

  “儿臣在!”

  朱元璋朗声道:“咱听说,扶桑虽然土地贫瘠,铁器不多。但是,盛产金银?”

  “确实如此。事实上,儿臣此次出征扶桑,缴获了不少金银财物。”

  “那么,到底有多少金银财物呢?拿来,给咱看看!给天下人看看!看看,尔等开疆拓土的成果!看看,我大明远征将士的荣光!”

  “遵旨!”

  随后,朱标一声令下,一辆辆装着一个个小箱子的大车从远方到了场地正中。

  箱子不大,但是车辙很深,那拉车的挽马也似乎很卖力气,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这车里装着的是什么?”

  “废话,不是金子,也得是银子!其他东西,怎么可能有那么重?一个小箱子,就能让一匹高头大马那么吃力?”

  “原来如此!我原来听评书,说眼尖的盗贼,一打眼就知道,到底拉着多少金银,还有些不信。现在看来,也没那么难啊!”

  “这就叫百闻不如一见!”

  “你说这箱子里面,到底有多少金银?”

  “那谁知道啊?肯定少不了!怕不是有几百万,上千万两!”

  “几百万,上千万两?乖乖!这么多?看来这回征扶桑,朝廷真是发了大财了。”

  ……

  百姓们议论纷纷,紧紧盯着场地正中。

  当然了,那句话是非常准确的:百闻不如一见!

  还有一句话:清酒红人面,财白动人心!

  知道是一回事,亲眼见到是另外一回事!

  嘴里谈论”几十万”可能不当一回事。但是,一叠只有几万的厚厚的钞票摆在面前,都能让人眼晕!

  哗哗哗~~

  一个个箱子被打开了。

  当当当~~

  里面的金银被分门别类的倒了出来。

  白的是银子,渐渐堆成了一座小山。

  黄的是金子,也渐渐堆成了一座小山,

  两座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动诱人的光芒!

  什么叫金山银海?这就叫金山银海?

  “天啊!这到底是多少钱?”

  “朝廷征一次扶桑,可算发达了啊!”

  “废话,那报纸上不是说了吗?扶桑有两座银山、一座金山!另外,扶桑千百年来,积攒了多少金银!”

  “听说,忽必烈征扶桑,为的就是扶桑的金银!没想到,最终却是咱们大明占了这个大便宜!”

  “难怪陛下要将这些金银给咱们看!没办法,他老人家,也觉得这此征扶桑,赚得太多啦!想显摆显摆!哈哈!”

  “这就叫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啊!”

  ……

  不知多少人呼吸急促,不知多少人眼前大亮!不知多少人,努力向前,要仔细瞧瞧这平生所未见的巨额财富!要不是差役们努力维持着秩序,恐怕会当场发生踩踏事件!

  总而言之,现场近百万军民百姓的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

  朱元璋对这些金银的效果非常满意。

  待百姓们的声音渐低,朱元璋朗声道:“众爱卿,我大明的军民百姓们。知道,你们面前,是多少金银吗?”

  “不知道!”

  “请陛下示下!”

  “陛下,您告诉我们吧,这里到底是多少钱?”

  ……

  人们纷纷回应,满脸热切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道:“这里,总共有金四百万两,银一千三百万两!这些还只是我大明东征扶桑,取得的战利品。以后,扶桑的金矿、银矿,不断开采,还会给我大明带来海量的财富!你们说,我大明此次出征扶桑,是不是大有收获?”

  “是!”

  “我大明出征将士们,应不应该重赏?”

  “应该!”

  “那么,诸位爱卿,我大明的臣民们……”

  顿了顿,朱元璋笑眯眯地向四下里看来,道:“你们想不想,分享,远征将士们的荣光?”

  “什么?分享远征将士们的荣光?”

  众百姓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怎么分享远征将士们的荣光?

  难道,不仅仅是名誉上的好处?甚至,不仅仅是有些附带的,潜移默化的好处?

  总不能给大家发钱吧?

  难道,这些金银不仅仅让大家过过眼瘾?

  既没有受灾,又没有为朝廷立下什么功劳,还能有这等好事儿?怎么觉得,那么不可思议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夙志
  2.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3.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4.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5.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6.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7.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8.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9.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0.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1.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2.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3.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4.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5.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6.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7.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8.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9.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0.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1.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2.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3.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4.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