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334章 纳哈出,踌躇满志

第334章 纳哈出,踌躇满志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一直说纳哈出占据了东北。但是,这只是个非常笼统的说法。

  从后世的地理观念来看,纳哈出真正控制的,也就是大半个辽宁,以及半个吉林。

  部分辽宁,掌握在明军的手里。

  其他地区,一部分在高丽人的手里,一部分掌握在各种纳哈出都搞不大清楚族属的,五花八门的部落里。

  对于这些部落来说,纳哈出的大军来了,他们当然会听命。但是,纳哈出不出动大军,就想让他们听命,那是不可能的。简单来说,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一暴力就合作”。

  纳哈出对这些部落的控制,是非常松散的。

  事实上,就是对于手下真正的地盘,纳哈出的控制也没那么如臂指使。纳哈出是木华黎的后人,木华黎家族在东北根基颇深。所以,纳哈出没费什么力气,就成了控制东北的大军阀。

  但是,毕竟不是亲手打下来的地盘,这些手下,也大部分不是纳哈出提拔起来的,纳哈出只是靠着关系让这些人不反对他的统治。

  这就形成了类似近代华夏的场面:军阀下面还有军阀。

  纳哈出这个大军阀下面,还有不少军阀。比如辽阳行省平章高家奴,驻扎在沈阳的知院哈剌张,驻扎在开元的丞相也先不花……这些人既是纳哈出的手下,也没有和大元朝廷不相往来。

  好死不死的是,朱元璋这个大渣男,每年都要写信,给纳哈以及纳哈出手下的军阀,把每个人都比作马援、窦融什么的,说他们归顺大明之后必获重用。尽管大家表面上不屑一顾,但是,谁知道,真应了景儿会做什么选择呢?

  所以,纳哈出的真正实力,比表现上看起来,要弱小很多。

  不过,纳哈出却完全丧失了先祖木华黎传下来的敏锐直觉,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对了,现在的纳哈出,已经自封为开元王了。

  金山城(后世的吉林双辽),开元王府。

  “嘿嘿,这可真是天要其亡,必令其狂了!”纳哈出缓缓向麾下诸将看来,傲然道:“本王不过派两万兵,动了朱明的金州。朱标小儿,就不依不饶,一定要和本王拼个你死我活。这可真是,上天要借本王的手,灭掉朱标小儿啊!”看書喇

  “王上英明!”

  纳哈出的军师观童,马上附和,道:“微臣以为,朱标小儿,此次捋王上虎须,必败无疑。”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朱标小儿,不识天时。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冬天啊!天寒地动,大雪封山,大雪封路!我东北地,更是寒冷,屋外滴水成冰,最不利于通行!如果朱标强令明军前进,恐怕他的大军,还没到金山,就冻死个七七八八啊!”

  纳哈出微微点头,道:“军师所言甚是!朱标小儿,此时出征东北,确实是不知天时!呃……还有吗?”

  “还有,朱标没有地利!”

  “此言怎讲?”

  “明军远道而来,我师以逸待劳。明军不熟东北道路,我军了如指掌。我军有坚城深河可仗恃,明军只能强攻。这不是明军没有地利,我军却占尽地利么?”

  纳哈出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道:“接下来,军师是不是要说人和了?”

  “王上英明!明军的人和,更不如我军!我军东面,是北元朝廷。得知我军危险,北元朝廷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丞相王保保更是当世名将,焉能不救?还有,我军西面的高丽,就那么愿意面对强大的大明?所以,咱们只要坚持些时日,北元、高丽大军必定来救。朱标十五万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又有北元、高丽大军来袭,焉有不败之理?还有……”

  “还有?”纳哈出微微一愣。

  观童道:“当然还有了。王上不要忘了,还有女真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当初,女真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大金。后来,金朝虽然被我蒙古所灭。但是,他们重新回到白山黑水之间后,已经渐渐恢复了战力。只要您允许微臣,带着足够的礼物,前往女真部落,咱们就又能多一支出奇不意的精兵!”

  “说得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军师真是本王的张良张子房啊!”

  老实说,之前的纳哈出,还真没考虑到女真这支骑兵。现在,他听了观童的话,更加踌躇满志,胜券在握了。

  当即,纳哈出抖擞精神,命令连发。

  其一,全军戒备,囤积粮草,修缮城池,准备应对明军的进攻。

  其二,命观童带重礼前往女真部落,招募一支女真精兵。

  其三,派使者,分别前往北元和高丽,请这两国出兵适时出兵来援。

  其四,派麾下大将章果,带一万五千精兵,屯驻庆州。庆州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乃是东北通往草原的门户。只要庆州在,草原精兵随时可能支援东北。

  有这四大命令下发,纳哈出认为自己的统治稳如泰山,朱标的十五万大军必定有来无回!

  ……

  ……

  事实上,朱标比纳哈出预料中,来得要快。

  十一月初十,朱标已经率领雄武、天策二卫,来到通州,距离东北地区并不遥远。

  而且,五万常备军,十万屯田军也准备就绪,在通州附近驻扎。

  “将士们!”

  中军帐内,朱标开始了第一场军事会议。

  这里,有这此征北的主要大将,还有朱樉、朱棣、徐辉祖、常茂等前来历练的大明少年英杰。

  他说道:“此次出征东北的第一仗,必须要打好!打个开门红!你们以为,咱们的第一仗,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5.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6.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7.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8.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9.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0.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1.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2.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3.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4.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