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319章 三年之约,土地但在马上取

第319章 三年之约,土地但在马上取

  这年头的利息,可是相当恐怖的,朱标总不能让亲爹借他的高利贷。

  再者,即便不是高利贷,作为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大明朝廷但凡要点脸,也不能允许皇帝和太子之间,发生借钱给利息的事啊!

  甚至于“借”字,就不应说出口。

  只能说是,朱元璋在朱标面前是完全不设防的,刚才又太过激动,有些口不择言了。

  朱标赶紧摇头道:“别说给利钱了,就是要您还钱,传扬出去,儿子都只能自裁以谢天下了。父皇,您看这样行不行?五百万的金银物资,就算儿子孝敬您的。您如果真的高兴,就多赐儿子一些荒地吧!”

  朱元璋也感到有些不妥,道:“荒地?你那什么集体农庄,真有搞头?”

  “绝对有搞头。”朱标道:“现在的北方,地广人稀。儿臣准备,从山西至少移民两百万出来。两百万人,肯定是按家迁移的,男女老幼都有。按照一家四口来算,每户的平均土地,当在两百亩左右,这就是一亿亩土地。土地有贫有薄,但儿臣以为,平均起来,一亩应该能产两石。扣除五斗的各种费用,再扣除百姓一石的收益,儿臣应该能剩下五斗的收益。父皇您想想,这是多少钱?”

  原来朱标搞的集体农庄的试点,都是上佳的田地。但是,以后大规模铺开来,肯定就没这么高的收益了。

  朱标估计,大概能平均亩产两石左右。

  百姓拿一石,夏尔马、农具、种子、管理人员工资、税收各项开支比去掉五斗,朱标估计他的收入每亩能达到五斗。

  当然了,这说得是各项费用,以十年为周期摊薄的情况下。最初,虽然集体农庄村民的得益不少,但朱标却肯是要大大的亏钱的。

  另外,这些集体农庄,也不可能全种粮食。产粮太多既吃不了,又不大好卖。所以,这些集体农庄,还要种植棉花,种植果树蔬菜,种高粱种苜蓿养猪喂羊做夏尔马的饲料……朱标甚至准备,开始规模化种桑养蚕生产生丝纺织丝绸……现在只是粗略计算,统一算为粮食罢了。

  更是当然,一亿亩地,再是荒地,也不仅仅价值五百万两。五亿两也打不住啊!

  但话说回来,除了朱标,朱元璋肯把这么多荒地卖给谁?有地,有人,有钱粮,那是能直接造反的!另外,除了朱标,谁又能吃下这么多荒地呢?

  所以,对于这一亿亩荒地来说,这对父子就是唯一的卖方和买方。双方之间,完全就是一笔糊涂账,差不多就行了。

  朱元璋稍微一思索,就决定答应朱标的要求,道:“如果标儿你真算着有利可图的话,那些土地就是给你又何妨?只是,真能有这么多收入?一亩地五斗,一亿亩一年的收入,就是五千万石!乖乖,这一百万人创造的利润,这和咱几千万大明子民交的税,差不多了!”

  朱标道:“本来就有这么多。一来,是集体农庄耕者的土地多一些,用了先进的技术,效率肯定比农民单打独斗高多了。另外一个,却是直接和农民打交道,越过了中间的缙绅,能直接获取了大量的利润。”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所以,军屯之事,如果干好了,的确大有可为啊!这样,我大明现在百万大军,如今天下基本太平,已经用不着这么多人不事耕种了。所以,咱准备,汰弱留强,留下三十万精锐为朝廷常备军,不事生产,专司训练备战。剩下七十万军,全部转为屯田兵。”

  朱标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咱们父子答应了,天下太平后,每个人二十亩到五十亩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天下基本太平,咱们也该兑现了。”

  朱元璋道:“咱现在要说的,就是这七十万屯田兵。其中四十万,就按照咱之前答应的兑现……呃……就多不就少,就是每人分五十亩地吧。至于剩余的三十万人,归你掌管,咱再多赐给你三千万亩荒地。三年后,咱再看看,到底是你的集体农庄搞得好,还是朝廷的屯田好。如果是集体农庄好,原来那剩下的四十万屯田兵也给你,建这集体农庄!”

  “再多三十万军士……恐怕儿臣至少三年内,没什么余钱做其他事了。”朱标仔细想了一下,才微微躬身,道:“好吧,儿臣遵旨!以后的三年内,儿臣就专注这集体农庄之事了。”

  “这就对了嘛!”朱元璋高兴地道:“这集体农庄,就是眼下最紧要之事。如果集体农庄果然搞得好,我大明官兵退役,都可以加入这集体农庄!集体农庄越多越强大,咱大明的江山,也就越稳固!”

  朱元璋当然算得过来,既然集体农庄一百万人的利润,就能抵得上全国的税收。那集体农庄,当然是越多越好。

  集体农庄越多,朝廷直接掌握的土地和人口乃至于赋税也就越多。对比天下士绅,占据的优势也就越大。

  什么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啊!

  以后的大明,就是朝廷治天下,跟谁都不共!如果,非要“共一个”的话,那也是与小民共天下!

  “詹同!詹同!”

  朱元璋高声叫道,直接把詹同叫进大殿来拟旨。

  “那个……陛下!”詹同拟完旨后,忍不住提醒道:“虽然现在北方地广人稀,荒地颇多。但是,荒地再多,也有个限度。集体农庄每个人平均的土地太多了……朝廷这么发土地,用不了多久,这土地就不够分的。”

  “那不就更好么?”朱元璋笑眯眯地道:“功名但在马上取!土地,也应在马上取!如果集体农庄,果然获益丰厚。恐怕,三年之后,咱就是不想打东北的纳哈出,将士们也不会答应喽!”

  朱标道:“父皇英明!立功封爵,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获得。但土地,却是每个军人都能有份!只有打仗,打胜仗,我大明军人,才能获得足够的土地!如果集体农庄搞得好,恐怕三年之后,我大明军人人人思战了!”

  “何止是军人啊!”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道:“朝廷能搞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其他人就不能有样学样搞规模的农庄?大家都想搞集体农庄,却没有足够的土地……如果这集体农庄搞得好,恐怕三年后,我大明人人思战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5.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6.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7.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8.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9.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0.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1.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2.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3.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4.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