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280章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第280章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没错,就是“上有所好”!

  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还有一句古语说得更明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朱标平时不收礼,但收了胡公庙老和尚的雨前龙井,这就暴露了他的偏好。

  朱标招待沐英、平安、徐司马时,特意拿这雨前龙井待客,就更做实了他的这个偏好。

  那还等什么啊?常凤仪既然知道朱标喜欢,当然得为爱人寻一些好茶叶来。这是纯正的爱情,无可厚非。

  至于那些地方官?当然就是纯正的拍马屁了。

  如此讨好的世子的机会,焉能错过?

  那些地方官,当然会绞尽脑汁,努力思索有什么本地有什么特殊的好茶叶,献给朱标。看書喇

  这就是权势的巨大威力了。只要是人力能做到的,只要他有意无意间露出那么点意思,自然会有人帮着办的妥妥当当。

  幸亏是朱标爆出的,是喜欢喝茶的爱好。

  如果朱标说喜欢书法,恐怕各种古今各种名人书法,疯狂涌入珠朱标的世子府。就是埋着《兰亭集序》的李世民的陵墓,恐怕都有人铤而走险!

  如果朱标说喜欢珍馐美味,恐怕全天下的珍禽异兽都遭了殃。后世的国宝滚滚,到了灭绝的程度也未可知。

  如果朱标说喜欢美人,恐怕献美之人如同过江之鲫,就是高丽和安南都会把本国的美人送来。这就罢了,怕只怕,人们弄什么扬州瘦马,助长了人口贩卖之风。

  ……

  “看来,以后我在外人面前,还是要谨言慎行啊!不要一不注意,弄出什么大乱子。”朱标暗暗告诫着自己。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不对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连后世都无法完全避免,何况万恶的封建社会呢?堵不如疏。是不是能因势利导,化弊为利呢?

  比如那陈宁陈烙铁,不是想留条后路,讨好他吗?

  也好!

  他就让人给陈宁带句话:原来是乱世,粮食是最大的问题。但大乱之后的治世,粮食也就很快不是问题了。比如大唐年间,才贞观四年,斗米就降到了四钱。所以,以后天下的关键,不在于粮食,而是在于其他产业的情况。

  陈宁在江浙行省的表现,朱标不准备看什么粮食产量,更不看税收,只看这“吓煞人香”在洞庭附近推广情况,以及百姓们卖茶获利的情况。如果陈宁把这个差事办好了,以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如果办不好,就别怪哪天应了景儿,朱标要“借人头一用”了。

  对了,“吓煞人香”的名字,太过不雅,朱标可以亲笔给这茶叶改个名字,就叫“洞庭碧螺春”。

  泉州林文广那边,朱标也可以交代,让林文广研究一下,把安溪茶叶发酵成乌龙茶的法子,并且进行推广。

  现在的安溪茶,还是纯正的绿茶。

  但乌龙茶的制作法门,在宋朝就已经被华夏人发明了。宋太宗年间,就已经有了龙凤茶。宋真宗年间,龙凤茶被改造成小团茶,成为了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

  在历史记载中,安溪人正是学习了武夷山人制乌龙茶的法子,并且加以改进,才制成了鼎鼎大名的安溪铁观音。

  朱标也准备亲自赐下“安溪铁观音”这五个字,加速这“安溪铁观音”的诞生。

  可以想见,随着粮食的充足,人们更高层次的要求开始井喷,茶叶贸易会迎来一个爆发期。另外,茶叶一直是海上贸易的重要产品。茶税一直是朝廷的重要税收之一,随着这两种茶叶的风行天下,朝廷的税收也就能大幅增长。

  对了,想到武夷山,朱标又想到了武夷大红袍。在这个时代,大红袍还没被人发现,朱标准备让林文广采摘一些送来。当然了,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这是不可能推广整个天下的,就全是朱标的个人爱好了。

  除了茶叶之外,朱标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高跟鞋。

  没错,就是高跟鞋。看書溂

  朱标一直对裹脚陋习深恶痛绝,是因为这玩意儿不仅仅摧残人的肢体,非常残忍和不人道。更关键的是,造成大量的女子处于半残疾的状态,让国家凭空损失了部分人力。

  原本朱标的打算,是培养公主们成为潮流的风向标,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观念。

  但现在想到“上有所好,因势利导”这八个字,又产生了另外一个思路。

  高跟鞋!

  女子穿了高跟鞋,不仅仅身量高了许多,而且摇曳生姿,凭空多了几分风情和魅力。

  那些裹了小脚的女子,穿平底鞋都走不稳当,可是穿不得高跟鞋的。

  所以,穿高跟鞋和裹脚,两者不可得兼,天然是死对头!

  朱标如果让府中众多女子,穿了高跟鞋,会不会直接就引领风潮?让人们厌弃裹脚了呢!

  对了,还有丝袜。

  虽然后世那种弹力极强的丝袜,得二十世纪发明了尼龙之后才能制出。现在,朱标却是制不出来。

  但是,在距今仅仅两百年的十六世纪,用蚕丝做的没什么弹力的丝袜,就已经风靡整个欧洲上层社会了。

  事实上,华夏古代也是有类似的东西的。

  君不见,曹植对甄宓念念不忘,在《洛水赋》里面,写的那句千古名句吗?“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嗯,高跟鞋再配上丝袜,不愁那些喜欢小脚的变态不转换阵营!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工匠总管王兴宗实施。

  简单把对陈宁和林文广的处置交代给姚广孝,又处置了几件其他的事情,眼看五个管事都没什么说的了,朱标吩咐道:“其他人去忙吧,王兴宗留下。”

  “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