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244章 韩店之战,胜利的曙光

第244章 韩店之战,胜利的曙光

  第二天一早,朱标在观音奴四女的服侍下起床,吃罢了早饭后,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朱文正、邓愈、汤和、冯胜、朱亮祖、杨璟等诸将招来,商议收复山陕之事。

  朱标一直想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和王保保、关中四军阀,进行决战,一战定西北地区的归属。

  但是,这个完美的计划,一直制定不出来。

  很简单的道理,决战这种事就像是谈恋爱,必须双方都有意思,才能进行。

  比如塔尔湾之战吧。

  朱标手下有五万左右的兵马,脱因帖木儿手下是七万军。朱标觉得自己手下士卒精锐有胜算,脱因帖木儿觉得自己兵力占优势有胜算。双方都觉得自己能赢,这场塔尔湾决战才打起来了。

  如果朱标麾下是三十万军呢?人家脱因帖木儿才七万军,傻了才和他决战?脱因帖木儿要么死守汴梁,要么放弃汴梁逃之夭夭。朱标指望一战灭脱因帖木儿的主力,是不可能的。

  现在难就难在这里了。

  塔尔湾之战,吴军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王保保和关中四军阀,又不是傻的,为什么要和吴军硬碰硬呢?

  事实上,不仅朱标没什么好办法,就是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李文忠、朱文正等天下名将,都没什么好办法。

  商议的最终结果,是探进攻山西,随机应变,尽量寻求决战。

  如果实在没决战的机会,那也没办法。只能像攻打张士诚那样,一个个城池,慢慢磨过去了。

  原本朱标进攻大都的军队是二十三万,经过杨璟的补充,达到了二十八万之众。

  不过,古北口长城要留一万五千军,防备草原。燕山一线留三万军,防备东北军阀纳哈出。

  北平也得留两万军啊!

  整个河北地区各城池,再留三万军,不过分吧?

  算来算去,朱标用来进攻山陕的兵马,也就二十万左右。

  没办法,这个时代军民百姓南北之分的执念太浓了。朱标率军打张士诚的时候,降军稍加整训就能用,部队越打越多。

  现在,那些北方降军却是并不可靠。他们能够两不相帮,已经是朱标政治手段足够高明的结果了。

  不可避免的,尽管朱元璋都调了两次援军了,朱标手中能用来进攻的部队还是二十万左右。

  不管怎么说吧,三日后,朱标命朱文正率两万军守北平(大都)。

  他自己亲率二十万吴军主力,出北平,向着山西方向开去。

  二十万大军的前锋,是冯胜、汤和、杨璟率领的五万军。其中,步卒三万五千,骑兵一万五千。

  这二十万大军的骑兵,总共才五万左右。分配给前锋一万五千骑兵,算是极为重视了。

  刚开始,前锋军破碗子城,取泽州,也能称得上势如劈竹。不过,很快的,在韩店,他们遭遇了王保保大军的围攻。

  王保保派骑兵,将这一万五千骑兵诱离了本阵。

  然后,突然派手下精骑杀出,强杀了吴国骑兵八千人,大获全胜。

  冯胜等三人,咬碎了钢牙,用三万多步卒保护着剩余的骑兵撤退。一路上,不断被王保保的骑兵袭扰,又损失了三千人左右。

  直到接近吴军主力,王保保的骑兵才不甘心地退走。

  综合算起来,韩店之战,吴军损失过万,还有八千多珍贵的骑兵,堪称吴军北伐以来,最大的一场败仗!

  还有最关键的!

  五万军都能被王保保击败,那吴军还敢分兵吗?

  不敢分兵的话,岂不是进攻的速度更慢?一座座城池,一条线,慢慢打过去,要破山西,得何年何月啊?

  一时间,元军士气大涨。

  元顺帝更是高兴得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因韩店之战的缘故,封王保保为齐王,赐金印,并令王保保收复大都。

  ……

  ……

  吴国中军帐内。

  “什么?王保保昨夜破了居庸关,二十万大军,攻向了北平?好!真是太好了!”

  听了军士报来的紧急军情后,朱标向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汤和等大将看来,面色不惊反喜!

  事实上,何止是朱标啊?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汤和等大将,全是不惊反喜!

  担心个毛啊?

  王保保破了居庸关就破居庸关吧,他能破北平吗?

  王保保麾下都是骑兵,本来就不擅长攻城。

  朱文正,却曾经在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围攻下,坚守了洪都八十多天!

  王保保的二十万骑兵,能把北平怎么样?

  更可喜的是,王保保率领二十万大军,破居庸关,攻打大都。。说明什么?说明韩店之战后,他狂了!他骄傲了!他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

  王保保骄傲到如此程度,吴军才有和王保保决战,并且一战灭之的机会!

  上苍欲让人灭亡,必先让人疯狂!

  “北平咱们不用担心。”邓愈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吃下王保保这二十万大军呢?咱们到底是回师北平,寻机包围王保保?还是继续攻打太原?”

  徐达道:“回军恐怕不行。王保保都是骑兵,咱们的主力却是步兵。到了北平,王保保不跟咱们决战,直接逃跑,咱们也无可奈何。他如果趁机袭扰我军粮道,更是能让咱们大感头疼。”

  “那就进攻!他率二十万骑兵,偷袭咱们的北平!咱们就率四万骑兵,偷袭他的老家太原,来个围魏救赵!”朱标道:“咱们就算丢了大都,也没什么。但我就不信了,王保保敢不救他的老巢!“

  常遇春阴恻恻的一笑,道:“就算王保保能下那个狠心,他手下的骑兵,也舍不得太原城里面的家眷啊!这个闷亏,王保保吃定了!”

  不得不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吴军趁着王保保攻北平(大都),去山西太原偷王保保的老家。就相当于当初朱元璋出兵去救韩林儿,陈友谅趁机出兵不是攻打洪都而是应天了。如果应天被攻破,朱元璋麾下主要将校的家眷全部成为陈友谅的人质,那朱元璋还玩个毛啊?

  还可以打个比方,就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是吕蒙白衣渡江破荆州。关羽麾下将士的家眷,都落在了吕蒙手里,关羽也只能走麦城。

  此计一出,真是一拳打在了王保保的七寸上!

  李文忠道:“世子英明!王保保若是回军,咱们整好可以在太原城外列阵,以逸待劳,和王保保决战!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如果我军的步卒不能及时赶到,那就是四万骑兵对王保保的二十万骑兵了。即便有定远军,即便我军以逸待劳,能……行吗?”

  还是那句话,吴军厉害的是步卒。

  骑兵却不比王保保高明到哪里去。

  朱标微微一笑,向蓝玉看来,道:“蓝玉,能行吗?”

  蓝玉脖子一梗,毫不犹豫地道:“行!”

  自从龙湾之战后,蓝玉的定远军一直被雪藏。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建功立业的时候了,蓝玉怎么能说不行?

  朱标又向冯胜看来,道:“冯将军,你说呢?”

  “行!”

  韩店之战,是冯胜平生的奇耻大辱,他做梦都想报复!事到如今,怎么能说不行?

  当然了,除了定远军和吴国士气旺盛、以逸待劳外,朱标还有其他后手,现在却不必说出来了。

  他面色一肃,道:“本将军也以为可行。诸将听令!”

  “在!”

  “徐达、邓愈、李文忠、杨璟,你们率领步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向太原方向开进!”

  “是!”

  “常遇春、汤和、冯胜、朱亮祖!”

  “在!”

  “你们随本将军,率四万精骑,现在就直扑太原!”

  “末将领命!”

  ……

  ……

  三日后,朱标率领四万骑兵主力,抵达太原城下。

  再三日后,王保保得了消息,紧急率二十万骑兵从大都城下返回。

  又七日后,王保保率二十万骑兵到达太原城外。

  吴军一方是精骑四万,以逸待劳达十日之久。还有十余万步卒,随时可能赶到增援。

  元军一方是二十万大军,取得了韩店之胜后,士气甚旺。

  双方都以为,自己胜券在握!

  一场关系山西归属的决战,即将在太原城外打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2.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3.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4.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5.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6. [历史军事] 夙志
  7.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8.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9.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0.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1.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2.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3.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4.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5.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6.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7.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8.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9.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0.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21.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22.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23.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24.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