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242章 华夏故土尽复日,朕与吾儿解战袍

第242章 华夏故土尽复日,朕与吾儿解战袍

  蹬蹬蹬~~

  小官的脚步声,急速而响亮。

  哒哒哒~~

  挽马拉着装饰豪华的车辆,在大路上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奔驰。

  “快!快!快!再快些!”

  一声声焦急地催促,从车驾内频频传出。

  ……

  随着大都捷报在应天迅速散布开来,吴国的各级有头有脸的官员们,迅速放下手中的公事,向中书省大殿的方向汇聚。

  废话,这可是取了元大都的大捷啊!

  大都一破,元朝灭亡!

  华夏重新一统!

  朱元璋攻取应天后,在吴国公府门前,立了两面大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不知多少人,因为这两面大旗投奔朱元璋!

  现在攻破元大都了,元朝灭了,华夏兴了。

  从感情上讲,如此重要的时刻,谁还有心思上班啊!大家迫不及待地要前往中书省大殿,与众多志同道合之士一起,抒发现在激动的心情!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考虑,那就更应该前往中书省大殿了

  其一,什么公务,还能比写贺表更为紧要?元朝一灭,吴国就是天下之主。现在不赶紧去中书省大殿,联名向朝廷写道贺的奏章,更待何时?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朱元璋曾经公开表示过,“不恢复中原一统山河,终身不即皇帝之位”。

  何为中原?

  狭义的中原,就是河洛地区,也就是河南。

  再广义一点说,河南、山东、河北都算上,怎么也能称中原了吧?要知道,吴国向北在古北口长城一线驻防,从那再往北就是茫茫草原了!

  现在不赶紧劝朱元璋登基,更待何时?

  说不定,现在中书省大殿内,正在以相国李善长为首,写联名劝进表了!如果这联名劝进表上没有自己的名字,那可是一辈子的污点啊!

  非但如此!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真正的重头戏才会开始!

  什么重头戏?

  评定功臣!

  西汉麒麟阁有十一功臣,东汉光武帝有云台二十八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宋朝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朱元璋做了皇帝,也不能亏待了大伙吧?

  朝廷上早有风声传出,朱元璋开恩,加大名额,准备评一个三十六功臣!

  但再加大名额,也只有三十六个啊!

  谁上谁不上?

  谁高谁低?

  那可意味着千秋美名啊!

  最令人头疼的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武将们好说了,斩敌杀将,擒王灭国,一笔一笔的功劳都在功劳簿上记得清清楚楚,相对公平。

  文臣们的功劳,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文臣们对身后名的渴望,也比武将大多了!

  有影响舆论的机会,大家谁肯错过啊?

  而现在,朝臣齐聚中书省大殿,议论北伐之事,正是影响舆论的绝佳机会!

  什么?

  小官怎么也排不上号,用不着关心此事?

  拉倒吧!

  小官们需要大佬提拔啊,小官派系大佬的前途好了,他们才能水涨船高!再说了,为大佬们冲锋陷阵,不正是这些小官们的本分吗?

  哗~~

  吴国朝廷的文武官员议论纷纷。

  功夫不大,整个中书省大殿,就如同开了锅一样,喧哗无比!

  ……

  ……

  如果说,北伐胜利的消息,如同一只小蝴蝶,在应天城卷起了一场台风。

  那么,这场台风的暴风眼,就是中书省大殿后面的白虎殿了。

  看似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却蕴含着极为恐怖的力量!

  朱元璋静静地坐在白虎殿内,微微闭上了眼睛,一幕幕景象从脑海中迅速闪过。

  初闻得子的喜悦,“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初见孩子的惊喜,体生暗香,不染凡尘!

  小小年纪,就被宋濂誉为半圣之姿,连大儒刘伯温都收服了!

  龙湾之战,墙式冲锋!

  鄱阳湖大战,射瞎张定边一只眼!

  平张士诚,灭方国珍!

  到了今天,连元大都都领军攻破了!

  如此战绩,恐怕唐太宗李世民都得相形见绌!

  而且,朱标和他的感情,不知比李世民和李渊,强到哪里去了!

  “上苍待咱至厚矣!有子如此,夫复何求?”朱元璋心中暗暗想着。

  蹬蹬蹬~~

  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马仲良走入了殿内,微微躬身,道:“启禀王上,世子的报捷使者,王璞到了!”

  “带他进来。”

  “是。”

  功夫不大,王璞抖擞精神,走入白虎殿:“臣王璞,参见王上!王上千岁千千岁!”

  “王璞,世子派你来,到底所为何事呢?”朱元璋淡淡地问道。

  他当然知道,王璞是来干什么的。但是,这内容他爱听啊,不介意多听一遍。

  王璞道:“启禀王上,世子已与八月初四,攻破元大都!特要微臣,向王上报捷,献一份《平元都捷表》。另外,《大统历》世子也已拟好,请王上御览。”

  朱元璋现在却不关心什么《大统历》,道:“你先将那《平元都捷表》念来。”

  “是。”

  王璞轻咳一声,朗声念道:“五百年而王者兴,仰圣人之在,御大一统而天下治;际景命之维新,尽驱胡虏之膻腥,诞布幅员之声教,乾坤清肃,日月光明……所以聿彰鸿裂,耆定武功,东沧海而西昆仑,南雕题而北穷发……玉帛会,车书同,兴太平之礼乐,人纪修,风俗变,正万世之纲常。”

  最后,又道:“待儿臣平定山陕,收河西之地,尽复华夏故土,再朝天阙,拥父王即皇帝位,创万世之基业!”

  “嗯?”

  朱元璋微微一愣,道:“待尽复华夏故土,再朝天阙?最后这句,果是标儿写的?”

  “确实是世子写的。”王璞道:“这篇《平元都捷表表》的前文,乃是微臣和张杰等人草拟,世子稍微润色。唯最后一句,完全是世子所拟。而起,世子特意交待。这份《平元都捷表》,王上仅把前面公示天下即可。后面几句,请王上暂为保密。”

  “这样啊……”

  按说,河南、河北、山东已复,中原就算平定了。朱标就应该班师回朝,拥朱元璋称帝。朱标本人,也该大婚了。

  即便朱元璋都没想到,朱标还要全取了山西、陕西以及河西走廊之后,才肯回军!

  山西、陕西,可不是人口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

  更有王保保这个硬茬子!

  是那么好收复的吗?

  更别提,还有华夏丢失六百年之久的河西走廊了!

  如果换成别人领军,朱元璋都要怀疑他不是要拥兵自重,以此为借口不肯交回兵权了。

  但是,这话是朱标说的!

  以朱标和朱元璋之间的感情,以朱标出生以来立的一个个功劳。朱元璋只会认为,朱标确确实实,是想尽复华夏故土再回军,拥护他做华夏的皇帝。

  尽复华夏故土后,再登基为帝啊!

  那是何等的风光?

  那是何等的得国之正!

  而且,朱标恐怕还真有这个能力!

  恐怕,还真用不了多长时间!

  “待尽复华夏故土,再朝天阙么……”朱元璋稍微点头,道:“你回去告诉标儿:待他尽复华夏故土,凯旋归来,咱亲自去郊迎,为他接风洗尘!”

  “遵旨!”王璞高声答应。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