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63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63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廖永忠仔细解释道:“郭兄弟没注意吧?陈汉的战舰,是在外面包了一层铁皮后才涂的红漆。咱们烧陈汉的战船,必须得从船楼开始,而不是直接烧船舱。你用小船上装满了柴草,根本就引燃不了人家陈汉的战船。”

  “好叫郭将军得知……”宋濂对郭兴这个主意也相当不以为然,道:“自从赤壁之战后,火攻已经对付不了铁锁连舟了。南宋和蒙古的崖山之战,郭将军听说过没有?那时候,南宋的战船也是铁锁连舟。但是,宋军在战船外表涂抹了淤泥,蒙古人用火攻无可奈何,最后只能选择强攻。”

  郭兴却不服气地道:“宋先生,你别瞧不起人啊,俺当然也听说过崖山之战!还有邵平章、俞大哥,俺今天又不是没参战,能不知道陈友谅的战船外面包裹了铁皮?不过,话说回来,当年的周瑜用的是普通的火攻,咱们就一定用普通的火攻吗?”

  “什么意思?”

  “的确,小船上装满柴草,奈何不了陈友谅的战船。但是,如果,小船上装满了火药呢?”

  “什么?火……火药?用火药烧陈友谅的战船?”廖永忠眼前一亮。

  不过,他眼中的神采很快就黯淡了下去,摇头苦笑道:“没那么容易。船上装火药少了,肯定不行。但如果装的太多,人家陈汉也是有火器的。恐怕咱们的小船还没到跟前,就被人家陈汉用火器引燃了,白白让将士们送死。”

  邵荣也反对道:“咱们今天白天用了不少‘没柰何’,火药已经剩的不多了。如果十船火药,只有一艘船奏效,那还不如不用呢。毕竟,无论是‘没柰何’,还是咱们的普通火器,都需要大量的火药补充。”

  郭兴还是有些不服气,道:“那如果,咱们参照着赤壁之战的故事,派一个类似黄盖的人诈降陈友谅呢?不就可以冲到陈友谅战船的近前了吗?”

  “还是那句话,就你郭兴知道赤壁之战?”俞通海有些不耐烦地道:“忘了赤壁之战吧!陈友谅生性多疑,明日战事一起,不管来将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他都不可能允许降将的小船靠近自己的舰队。”

  “诶!通海兄,别把话说得那么绝对嘛……我倒是觉得,郭老弟的话,有几分道理。”常遇春忽然插话,道:“虽然明天白天,不大可能成功诈降,但是今天晚上呢?咱们招募敢死之士,今晚乘坐一些小船,诈降陈友谅。明日决战的关键时刻,那些敢死之士在陈汉军中突然反水,发动火攻,这就跟赤壁之战不一样了。陈友谅会不会上当?有没有几分成功的可能?”

  “纵没有五六分可能,也有两三分了!”

  常遇春话音刚落,丁普郎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向着朱元璋深深一躬,道:“如果上位要招募敢死之士诈降陈友谅,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

  张志雄、王胜、张兴祖、赵庸……好么,一下子十来员战将站了出来,要求参与这场诈降行动。

  莫误会,这里面绝大多数不是为了吴国,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陈汉降将。

  换言之,他们是徐寿辉、赵普胜、倪文俊的旧部。、

  这些人甘冒奇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原来的主君或者朋友,报那血海深仇。

  “诸位爱卿真是忠勇可嘉,不过么……”

  朱元璋有些犹豫。

  他倒不是害怕失去这些战将,而是觉得未必如丁普郎所言,此事有两三分成功的可能。

  陈友谅别的方面不大行,但论起阴人来可是行家。这些陈汉旧将前去诈降,恐怕一成成功的可能都没有!

  要不要用十几员大将的性命,赌那个极为微小的胜利可能呢?似乎不大划算啊!

  最终,朱元璋还是向朱标看来,问道:“标儿,你怎么看?”

  “我以为…”朱标朗声道:“陈友谅狡诈凶残,诈降之计,绝不可行。但是,明天用火药,对陈友谅行火攻之计,还是可以考虑的。”

  俞通海道:“但是,咱们的火药船,靠近不了陈汉战舰怎么办?”

  “这有何难?”朱标眉毛一挑,道:“没有了诈降之计,这不是还有……东北风么?”

  确实,东北风才是关键!

  后世之人对赤壁之战的几个故事简直耳熟能详,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庞统巧献连环计、借东风、黄盖诈降、华容道……等等。

  但这些故事,有些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有些是《三国演义》编的。

  比如,黄盖诈降、周瑜火烧赤壁,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

  借东风、连环计、草船借箭,就都是罗贯中杜撰的。

  而现在,罗贯中还在张士诚那边当幕僚呢,《三国演义》当然也就没有问世。

  这些吴国大将,听人说书讲古,很容易就想到了黄盖诈降,以及火攻之计,却忘记了赤壁之战中,那场至关重要的东南风!

  吴国的文臣们呢?

  他们倒是能想到东风。

  但是,现在鄱阳湖正处于秋夏之交,风向太乱了。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刮什么方向的风的可能都有,一日数变!

  而要想成功利用风力加快船只速度,达到尽快接近陈友谅战船的目的,必须得刮东北风。而且,这风还必须得足够大!

  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儿啊?

  如此军国大事,刘基等人岂敢信口开河?

  事实上,在历史上的鄱阳湖之战中,根本就没人提出什么利用东北风破敌之策。

  朱元璋最终采取的计策,是命王胜率领三百四十多名死士,诈降陈友谅,打算火用攻破敌。最终王胜等人的诈降当然没有成功。战后论功行赏,王胜名列鄱阳湖之战战死功臣第三名。

  至于历史上,吴军确实利用了东北风火烧陈汉战船那就是朱元璋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而与群臣的献计无关了。

  至于现在嘛……

  “什么?东北风?”

  “东北风?”

  “东北风?”

  ……

  众文武臣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双目中浓重的兴奋之色!

  因为,这话是世子朱标说的!

  出生之时拨云见日,出生之后体生暗香,不染凡尘。发明了墙式冲锋,献计了土地改革。年不到十岁,就凭一手连珠快箭,把陈汉第一战将张定兵撵地跟狗一样的吴国世子!

  别人说有风,哪怕是什么国师刘基,铁冠道人张中亲口所言,大家都会深表将疑。

  但世子朱标说有风,恐怕,真的有风!

  如果真的有风的话……周瑜利用了东南风,在赤壁破曹操。吴军照样可以利用东北风,在鄱阳湖大破陈友谅!

  朱元璋眼前大亮,道:“标儿,你确定,明天会东北风甚急?”

  朱标毫不犹豫地道:“儿臣以为,自古成大事者,必有天助。得天助者,必有天德!我吴国天命所归,明日之战,当有天助!”

  朱标这么说,当然不是因为,他真的相信什么“天命所归,当有天助”。

  而是他七岁开礼包,得到的奖励,天神御令。

  天神御令:消耗宿主一定的气运,对一定范围内的天象进行改变。

  由于这一年来,吴国实力疯狂膨胀,朱标意识海中的气运金蛋也达到了去年前的三倍以上。

  朱标也不确定,这些气运,够不够造成如历史记载中那样,一场蔓延至整个战场的东北风,只能看形势而定了。

  如果明日战到关键时刻,有东北风起,当然是最好。如果明日没有什么东北风的话,朱标也只能动用这张最后的底牌!

  “好!好一个我吴国天命所归,当有天助!”

  朱元璋惊人的战争嗅觉,告诉他诈降之计是一个馊主意,不过是白白损失将士的性命罢了。如果没有别的办法,他也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但是,现在,朱标表示,明日很可能有东北风,他当即就放弃了诈降之计。

  朱元璋面色一肃,沉声道:“咱心意已决,明日就以火攻破敌!诸位爱卿,这场鄱阳湖之战,将决定吾等之荣华富贵,决定华夏之归属!吾等当戮力死战,以待天时!”

  哗啦啦!

  众将齐齐跪倒在地,以手抚额,高声宣誓:“我吴国天命所归,当有天助!明日吾等定当戮力死战,以待天时!”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2.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3.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4.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5.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6.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7.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8.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9.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0.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1.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2.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4.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5.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6.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7.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8.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9.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0.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1.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2.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3.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4.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