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52章 形势危殆,谁主沉浮

第52章 形势危殆,谁主沉浮

  一刻钟以后。

  “还……还能这样?”

  中书省大殿,乃是吴国朝廷议论军政大事的场所,朱标不知来过多少次。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竟在朱元璋座位背后的屏风后面,有条密道,通往吴国公府书房附近的一间小屋。

  朱标和朱元璋一起,从那间小屋出发,出了密道,已经来到中书省大殿的御座后面。但见三个中年男子,已经拿好了笔墨纸砚,在御座后面等着记录了。

  “杨原杲、侯原善、阮弘道,见过上位,见过世子!”

  “免礼。”

  朱标满面古怪之色,向朱元璋看来,道:“这几个人,一直在后面,偷……偷听?”

  朱元璋不以为然地道:“中书省大殿,堂堂真正正议事的地方,咱只是找几个人记录而已。怎么能算偷听呢?”

  “那咱们现在……”

  “咱们现在等着陈友谅攻汉阳的事情发酵。然后……就在这里,听听咱那些臣子的肝胆忠肠!”

  好吧,还是偷听。

  不过,和父亲一起,干这种灰色事情,朱标还是感觉……挺爽的!

  当即,他和朱元璋搬了条小矮凳,坐在杨原杲、侯原善、阮弘道的旁边,静静地等着群臣的到来。

  且看,群臣得知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来袭的消息后,会如何反应。

  ……

  ……

  与此同时,刘府内。

  咚咚咚~~

  刘伯温还在睡梦之中,就被儿子刘琏的一阵敲门声惊醒了。

  “爹爹,醒醒啊!您快醒醒啊!出大事了!大……大……大事不好了啊!

  “出什么事了?”刘伯温一边穿衣,一边教训道;“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吗?凡成大事者,无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你都二十了,还整日了毛毛躁躁,大惊小怪的,成什么样子?”

  “但是,确实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啊!关系到咱们身家性命的大……大事!”

  “到底出什么事了?”

  刘伯温终于把卧房的门打开,看到了院中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儿子。

  “洪都守将朱文正派麾下千户张子明急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已经兵围洪都近两个月,危在旦夕啊!”

  “胡说!”刘伯温摇头。道:“陈友谅就剩下一个胡广行省了,哪来的百万大军?撑死了,也就是三十万!”

  “不……不是啊!爹爹您听我说!”刘琏道:“陈友谅这次,不是仅仅带着大军主力出战。他……他在地方上,就留了三万大军防备夏国的明玉珍。剩下的兵马,连衙门里的巡捕都没留。甚至,他把自己的文武百官,嫔妃、儿子都……带上了啊!”

  “啊!”

  这回连刘伯温都面色大变,道:“这么说,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是个实数?”

  “只……只多不少啊!”

  “真是没想到啊,陈友谅还有这种手段!”刘伯温只觉一盆凉水斗头而下,从头顶凉到了脚底,道:“陈友谅这不是来打仗,而是要跟咱们吴国玩命啊!”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吴国,危矣!

  的确,现在已经到了吴国最危险的时候。其危险程度,还胜于当初的龙湾之战之前!

  两个月前,朱元璋发十五万大军救安丰。打着如意算盘,吴军还没到,刘福通和小明王韩林儿已经战死,自己既丢了烫手山芋,还没有见死不救的名声。

  然而,朱元璋有自己的张良计,张士诚也有他的过墙梯!

  朱元璋的大军到了的时候,张士诚的大军的确破了安奉城,也杀了刘福通,但是韩林儿却不知为何,顺利逃出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朱元璋能怎么办?只能接了韩林儿这个烫手山芋,把他发往滁州居住。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回军的路上,朱元璋的十五万大军,又受到庐州军阀左良弼的疯狂骚扰,行军速度甚慢。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常遇春、徐达率十五大军围攻庐州。

  数日后,朱元璋仅率少数兵马回了应天城主持大局。

  这时候,又一件祸事又来了。

  谢再兴反了!

  谢再兴是谁?朱元璋起家的老兄弟,东线名城诸暨的守将,负责对付张士诚的关键人物。与此同时,他还是朱文正和徐达共同的岳父——谢再兴的长女嫁给了朱文正,次女嫁给了徐达!

  那么,谢再兴为什么反呢?

  当然朱元璋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谢再兴的心腹石总管和縻万户,在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地盘之间,做走私贸易谋取巨利。朱元璋知道了之后,命人斩了这两个人的脑袋挂在了谢再兴的衙门正堂。不久之后,命参军李梦庚主持诸暨城,把谢再兴召回了应天,好生申斥。

  过了一段时间,看在谢再兴既是老兄弟又是亲戚的份儿上,朱元璋又把他放回诸暨去了,只是位在李梦庚之下。

  谢再兴权力大跌,越想越憋屈。又想起当初,朱元璋没提前通知自己,就做主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徐达,那就更憋屈了。

  于是乎,在张士诚秘谍的鼓动之下,谢再兴率领旧部造反,杀了李梦庚,投奔了张士诚。

  朱元璋得到谢再兴造反的消息之后,当然大怒,命令李文忠攻打张士诚,狠狠给张士诚一个教训。

  现在问题来了,吴国现在的军队总数是三十七万,洪都有四万,庐州有十五万,李文忠麾下负责防御和攻打张士诚的有八万,再刨去各地零零散散的驻军以及防备方国珍和陈友定的兵马共计七万,应天还剩多少兵马?

  四万!

  只剩下四万之众!

  如果陈友谅破了洪都,六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以泰山压顶之势而来,四万之众能抵挡得住吗?

  而且,陈友谅破洪都简直是一定的!洪都在六十万大军的围攻下,坚守两个月之久,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怎么可能朱文正坚持更多的时间?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吴国,身处四战之地,从地利上来讲太吃亏了!

  现在,稍一不慎,就是亡国的局面!

  “不行!不行!我得赶快去见上位,拿个章程出来。”

  刘伯温也慌了手脚,急匆匆命人备了车,前往中书省。

  ……

  ……

  红日刚刚露出了半边脸,吴国负责调动全国兵马的中书省,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大殿内,平章邵荣在左上位就坐,面沉似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参知政事李善长在右上位就坐,拿了一把白羽扇,似乎那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在强装着镇定。

  当然是强装镇定。

  李善长早不装诸葛亮,晚不装诸葛亮,偏偏现在装诸葛亮干啥?还不是要借着羽扇的遮掩,挡住自己面上的惊慌之色?

  事实上,李善长还是好的呢。

  徐达、常遇春、邓愈这三个大佬不在,邵荣不言语,老好人汤和都有些镇不住局面了。

  “听说陈友谅的口号了吗?重演垓下之战,以汉吞吴!好威风,好霸气啊!”

  “就是啊!谁能想到,这厮竟然如此疯狂,把全国的兵马都带上了,来和咱们拼命?这就是个疯子!就是个不要命的烂赌鬼啊!”

  “确实是个不要命的烂赌鬼!有个词叫什么来着?对,孤注一掷!陈友谅现在,就是孤注一掷啊!”

  “问题是,咱们怎么办?六十万大军,可不是十万二十万。咱们就是再英勇,也根本就不可能重演龙湾之战!”

  “怕什么?大不了,咱们和陈友谅拼个你死我活!拼一个够本,拼俩赚一个!”

  “还没到那个程度。要不,咱们想办法,和陈友谅商量商量?讲和?”

  “拉倒吧!要是你是陈友谅,你肯讲和吗?要我说,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可以……投……投降。别误会,我的意思是诈降!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人吃马喂的,需要多少粮草?只要能再拖上两三个月,必有转机!”

  “陈友谅就是个疯子!咱们要投降,他能同意吗?依我看,向张士诚那边示好,把李文忠的八万大军调回来,才是正经!”

  “张士诚也不靠谱。我觉得吧,庐州的左良弼、山东的王保保,都可以考虑一下。”

  ……

  好么,诸将议论纷纷,局面已经从谈和,到诈降,再向着不知真降还是假降的局面迅速滑落。

  刘伯温见不是事,赶紧搬了条凳子,来到李善成身边坐了下来。

  他低声问道:“上位呢?眼下这局面,人心惶惶,上位得赶紧出来,主持大局,安定人心啊!”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问题是……”李善长用羽扇遮住了半边脸,低声道:“早就派人去请了,一直没到啊!”

  刘伯温道:“那李相你先说两句?”

  “我说什么?”李善长苦笑道:“事情都是明摆着的。我要是睁眼说瞎话,军心肯定更加动荡。要不……伯温你学问大,你说几句?”

  “我……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局势糜烂至此,刘伯温也不知如何是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甚至有些后悔,为什么今天自己不也带上一把折扇?说什么“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现在这局面,连他刘伯温都做不到啊!

  “嗯?”

  正当刘伯温束手无策之际,眼角的余光,忽然注意到了一点异常!

  原本中书省大殿最靠近御座的位置,是邵荣、李善长这等朝廷顶尖大佬位置。以刘伯温的身份地位,还坐不到这里来。

  但是,现在,他搬了条凳子过来,就坐在了李善长的前面。也就是,之前从没有到过的位置。从这个位置,他突然发现了,屏风旁边出现了一个有如人形的黑色影子。

  这屏风后面,有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夙志
  2.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3.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4.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5.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6.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7.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8.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9.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0.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1.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2.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3.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4.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5.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6.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7.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8.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9.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0.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1.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2.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3.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4.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