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10章 学文习武,牛刀小试

第10章 学文习武,牛刀小试

  到了朱标三岁四个月的时候,他撒娇卖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结束了。

  这一日,朱标被朱元璋派人叫到了书房。

  书房内除了朱元璋之外,还坐着一个身着青色儒衫,五十来岁,相貌清癯、温文尔雅的男子。

  “儿子拜见父亲大人!”朱标板板正正的行礼。

  “免礼。”

  咱这儿子,才三岁就这么懂礼,别人家的孩子哪个能做到?大多数的孩子,三岁还撒尿和泥吧?

  朱元璋眼中的得色一闪而过,面色一肃,道:“标儿你看,这位就是咱们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儒,宋濂宋先生了。标儿,快给宋先生行礼!”

  “是。”朱标向宋濂躬身,道:“朱标见过宋先生。”

  宋濂早已站起,错开了一步,道:“老朽不过一腐儒尔,当不得世子之礼。”

  “宋先生当得的!”朱元璋正色道:“标儿,你年满三岁,已然不小,理应进学。所以,今天,咱请宋先生来,做你的老师,教你孔圣人传下来的学问。你可要用心学习,莫辜负了咱的希望啊!”

  老朱你讲不讲理啊?

  寻常孩子,最最起码,也得五岁才会开蒙吧?好么,我才三岁刚满四个月,你就给我安排着上学了,这也太着急了吧?

  朱标心中翻了个白眼,暗暗吐槽。

  当然了,朱标对于宋濂做自己的老师,现在就进行学习,也没多少反对之意。

  其一,宋濂是当世,少数几个有资格做朱标老师的人之一。

  宋濂六岁时,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九岁便能作诗,人称“神童”。十五岁时,一周时间,通背四书经传。二十岁时,就名满天下。到了现在,已经是天下有名的儒学大宗师。

  在后世记载中,此人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更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单从学问的角度考虑,宋濂绝对是当世第一人。

  而且,宋濂为人并不古板,并非什么抱残守缺、顽固守旧之辈——除了儒学大宗师之外,宋濂还佛学修为甚深,堪称儒佛并修,人送绰号“宋和尚”。

  既然如此,即便朱标以后说出什么离经叛道之言,想必宋濂也不会马上就严厉斥责,而是会认真思索其中的道理。

  其二,朱标并不排斥学习。

  学习,并不完全是苦差事。

  任何一个人,智力高达180,有过目不忘、一点就通之能,二十来岁就能写出流传千古名篇,都不会厌恶学习的。

  说句不好听的,朱标不跟随宋濂学习,展现强大的文学天赋,简直如同锦衣夜行尔!

  当然了,作为被提前压榨的吴国花骨朵,该提的条件,朱标还是要提的。

  “拜宋先生为师,孩儿没什么意见。但是,请父亲大人,再答应孩儿一个要求。”

  “哦?什么要求,说来听听。”朱元璋有些好奇。

  朱标微微一笑,道:“孩儿是想,我这文的方面有师父了。武的方面,父亲是不是也安排一个师父呢?孩儿为吴国世子,难道不应该文武双全吗?”

  以朱标必成一代武学宗师的天赋,现在不习武,简直是浪费,同样是锦衣夜行!

  “哈哈!好!标儿有心上进,当然是好事!咱一定支持!”

  朱元璋高兴地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了。

  他有意无意地瞥了宋濂一眼,眼见宋濂脸上露出的讶异之色,更是心中如同三伏天吃了一个冰西瓜那么甜。

  “标儿啊,咱的手下里,要说武学最高明的,就得是你的岳父常遇春了。不如,就让常遇春,做你的武学老师?”

  “谢父亲大人!”

  就这样,从三岁四个月开始,朱标就开始,从大儒宋濂学文,从常遇春习武。

  卓绝的天赋,当世数一数二的师父,朱标的进境真是一日千里,惊掉了一地的眼镜!

  ……

  ……

  一年后。

  “妙!妙啊!”宋濂看着眼前的小朱标,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道:“谁能想到,《诗经》上的,“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竟然是错误的!世人又怎能想到,发现这错误的,竟然是你这五岁的孩子,是我宋濂的小徒!上苍待我宋濂不薄,待我华夏不薄啊!”

  说到最后,宋濂眼中竟然已经隐含泪光。

  他之所以如此激动,当能是有原因的。

  宋濂刚一给朱标启蒙,就发现了这孩子的不凡。过目不忘,真真正正的过目不忘,标标准准的神童一枚。

  宋濂自己就是神童,但他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天分,绝对没有朱标强!

  作为过来人,宋濂太知道,神童的思想能达到什么程度了。从那时候开始,宋濂对朱标的教学,就采用的近乎平等的讨论态度,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如此教学,很快就获得了回报。

  远超他想象的回报!看書喇

  在宋濂教授《诗经》时,朱标对“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句话,产生了怀疑:被猫养大的狗,能变成猫?被人养大的猫,能变成人?这也太荒谬了吧?那怎么被蜾蠃养大的螟蛉子,怎么就变成蜾蠃了呢?”

  宋濂说道:“世人皆以为如此,《诗经》又如此所言,想来不会错。”

  朱标问道:“世人皆以为如此,就是对的吗?《诗经》难道就绝对不会错?”

  宋濂道:“但是,即便《诗经》错了,你又如何证明呢?”

  朱标道:“师父不是告诉我,求复本心,可为圣人吗?求复本心之道,您认为是识心、明心。而识心之道,您认为是格物致知。现在,咱们仔细观察螟蛉子变成蜾蠃的过程,进行格物致知,不就行了吗?”

  宋濂微微摇头,道:“不,孩子你误会了。为师所说的格物致知,并非持续观察,而是要对着事物持敬,天人合一,进行冥想……诶!不对!不对啊!”

  朱标刚才对宋濂说的这番话,对于后世之人来讲,是陈词滥调中的陈词滥调。

  但对于宋濂来讲,却有着振聋发聩之功!

  对这个世界来讲,意味着震天动地之变!

  陡然间,宋濂眼前一亮,道:“对啊!所谓格物致知,为什么不能是仔细观察事务变化的过程,而是对着事物冥思苦想呢?孔圣都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孩子,说不定,你刚才所言,才代表着我儒学的真理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