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我是崇祯> 第272章 断绝口实

第272章 断绝口实

  乾清宫——东暖阁。

  内阁首辅孙承宗与兵部尚书阎鸣泰正在向朱由检面禀对倭战事的最新进展。

  对倭战事采取信鸽加急递的方式每五天向京师汇报一次。

  所以,朝廷对征倭兵团在倭国本土的最新战事了解可以说是非常的及时。

  朱由检一边看着手中的奏本,一边开口问道:“听说征倭统帅部已经向在倭作战的军队下达了无差别作战的军令?”

  “是!德川幕府以明正女天皇的名义宣布了“神风决死令”,号召倭国进入全民皆兵的状态,并大肆鼓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宗旨。”

  兵部尚书阎鸣泰率先回禀道:“此令宣布后,征倭兵团的将士们在占领区遭受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每日都有将士被以平民身份为掩护所实施的自杀式袭击下而产生伤亡。”

  “幕府已经开始向倭国百姓发放武器,并且还将大批特制的炸药包投放入倭国民间,让倭国百姓成为颇具杀伤力的自杀式袭击者。”

  “水源投毒、制造火灾、破坏我军的后勤补给线等等事件层出不穷。”

  “所以,征倭统帅部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在倭国战场实施“焦土战略”............”

  “这么说黄俊宗对倭国人的判断还是相当准确的。”朱由检皱眉道:“看来,倭国人骨子里的疯狂特性随着“神风决死令”的宣布已经快速被激发了出来。”

  “这其中,泰西人恐怕也是“功不可没”吧?”

  “皇上圣明,泰西人在倭国本土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抹黑我军,他们不遗余力地配合德川幕府挑起倭国百姓对我军的仇视心理。”

  内阁首辅孙承宗点头回道:“以明正女天皇的名义宣布“神风决死令”也是泰西人的建议。”

  “倭国人的这种疯狂状态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激发,泰西人出力不少。”

  “而且,德川幕府向倭国民间发放的特制炸药包也是因为泰西十一国对倭国提供了大量的火药。”

  “泰西十一国在倭国身上的投入可一点也不比当年在建奴皇太极身上投入的少............”

  “这泰西十一国还是够舍得下血本的。”朱由检笑了笑:“每次只要我大明一动兵,这泰西十一国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免费的“物资运输大使”,既出钱又出力还出人!”

  “因此而产生的经济负担也定然不小。”

  “要不是这些费用由泰西十一国平摊,恐怕早就有泰西之国吃不消了。”

  “这辛辛苦苦在海外积累的财富,却要平白拿出来送给别人,这其中的滋味肯定也是极为难受的。”

  “可他们却不得不拿钱买心安。”孙承宗笑道:“近年来,泰西十一国被我们成功拖入了高速竞争的状态,特别是火炮领域的竞争,更是让泰西十一国耗费了惊人的人力和财力。”

  “现在他们又开始在倭国战场上对德川幕府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财力的消耗定然再次加剧。”

  “泰西十一国自认为自己的手段很高明,却殊不知他们现在所做的都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局面而已。”

  原来,利用大明对周边地区发动战争而迫使泰西十一国对战争国进行不计成本的各种援助,也是大明快速消耗泰西十一国联盟财力的一种手段。

  这也是明廷明明知道泰西十一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德川幕府提供海量军事援助而没有像之前征伐建奴皇太极的时候那般对泰西十一国发出强力照会的原因。

  大明现在是财大气粗,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他们有足够的本钱与泰西十一国在财力上来个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所以,朱由检借用后世二战时期m国对老毛子所采用的消耗策略,来想尽各种办法让泰西十一国“花钱”。

  因此,实际上泰西十一国在倭国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明廷的故意放纵下所进行的。

  另外,在大明的征倭之战正式打响之前,朱由检曾经单独会见了征倭主帅陶立人与征倭兵团首席战略顾问黄俊宗。

  因为“对倭专家”黄俊宗的观点,也使得朱由检改变了对倭之战的看法。

  于是,基于黄俊宗的观点之上,朱由检在会见陶立人与黄俊宗的时候,对二人秘密做了一番交代。

  这番交代的重点便是:如果倭国真的进入到了全国皆兵且正如黄俊宗预料的那般,一旦倭国人骨子里的疯狂特性被激发出来而致使征倭兵团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之下。

  那么,征倭兵团应当机立断于倭国战场上实行焦土战略,以减少明军将士们的无谓伤亡。(除此之外,朱由检还向陶立人与黄俊宗言明:如果倭国人一味的冥顽不灵,征倭兵团可将焦土之策推行至极致!不必顾忌倭人的伤亡,即使战争结束后,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倭国人都被焦土策略所消耗掉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故此,征倭统帅部在倭国本土所推行的焦土之策,实际上是朱由检最先提出来的。

  而且,具体的这些执行细节也是朱由检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所总结出来的。

  只不过,陶立人与黄俊宗在征倭兵团的军事会议上并没有向众人表明:这焦土之策其实是皇帝向他们提出的后备预案。

  毕竟,这种命令传扬出去总归有对皇帝形象不利的风险。

  与其说这是圣意,还不如以征倭统帅部的名义来传达这个决定。

  这样一来,这个决定便成为了征倭兵团的高层将领们根据战事的实际情况所讨论出来的最终决策。

  更何况,朝廷早就授予了征倭统帅部可以根据征倭战事的实际情况全权做出任何军事决定的权限。

  日后,怎么掰扯也掰扯不到皇帝的身上。

  自然也就从根源上断绝了有人会借此来抹黑朱由检的口实!

  到时候,待征倭军团全面征服倭国本土之后,皇帝再站出来宣布一系列的优抚政策对倭国百姓实行汉化也就更加有公信度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