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我是崇祯> 第124章 税局

第124章 税局

  “冯贵,在府前立个牌子,闭门谢客。”温体仁端坐在书桌前,一边细品着杯中的香茗,一边对温府管家冯贵吩咐道:“特别是那些拿着礼品登门的,不要跟他们客气,直接给我打发走。”

  “我可不想让廉院的那帮人找上门来问话。”

  “是,我这就去门口守着,一定不会让那些不相干的人打扰了老爷。”

  冯贵手脚麻利地给茶壶里续上水,随即请示道:“老爷,那些只是拿着拜帖来道贺的人也要一并谢绝吗?”

  “一视同仁吧,这几天单单是处理公务上的事情就已经让老爷我忙得是焦头烂额了,这回了府我得自己清净清净,哪还有精力去应酬这些事...........”温体仁放下手中的茶盏,双手在太阳穴的位置轻轻揉了揉:“税局初立,一大堆事等着去做呢,我这回到府中还是得接着处理税局的事情;你就告诉那些拿着拜帖上门的人,就说老爷我近日来公务繁忙,实在是太累了,回府后便歇息了。”

  “是!小人知道该怎么说了。”冯贵续好茶水后,随即躬身退出了书房。

  -------------------------------------

  就在半个月前,被誉为“新政先锋”且在朝廷交办的各项差事中表现尤为出色的温体仁终于迎来了自己为官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朝廷最新成立了一个与六部、科技院同级的重要职能部门——大明税务总局。

  这等于把大明的税务专门归集到了一个独立的部级衙门,它将对全国的税务事宜实行垂直管理,这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这也是朱由检推出的又一改革举措。

  并且,朱由检还御笔亲书了十二个字挂在了大明税务总局衙门的正堂之上:税之源,国之脉,税源足,国兴旺。

  这也足以体现了皇帝对税务问题的重视。

  现如今,随着一系列经济新政的改革与落实,大明的税务制度也越来越趋于完善。

  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明税务总局便应运而生了。

  由于大明税务总局的特殊工作性质和重要性。

  所以,朝廷对税务总局的首任主官人选相当慎重。

  朱由检也特意对税务总局主官人选提出了很多硬性标准。

  最后,内阁与吏部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商讨,最终一致认为:既符合皇帝定下的硬性标准又足以胜任税务总局工作的最合适人选,也就是素有“新政先锋”之称的温体仁了............(据说,廉院也在人选问题上给出了建议。)

  除了在支持新政事务上的显著表现外,不贪不占,没出现过任何经济问题,也是温体仁最显著的标签。

  所以,最终呈到御前的大明税务总局首任主官人选的名字便只有温体仁一人而已。

  -------------------------------------

  从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擢升为正二品的大明税务总局的掌局,这绝对是其官途中的一大跳跃。

  要知道,在全新的框架下,大明税务总局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实权部门。(注:现如今的大明中枢框架为内阁、六部、三院、一局;三院为都察院、廉政监察院及大明科技院,一局便是最新成立的大明税务总局。)

  虽然,温体仁的终极目标是想要入阁。

  但是,成为大明中枢部门的正二品主官,对于现在的温体仁而言也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大跨越了。

  本来,孙承宗等人也向朱由检提过,要不要趁此契机在内阁的名单上加上一个“温”字。

  可朱由检考量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先不让温体仁入阁。

  他的意思是,等温体仁在税务总局的任上做出一些成绩来再入阁也不迟。

  不过,朱由检在单独召见温体仁的时候,话里话外已经向其透露了一个信号:好好干吧,把税务总局的差事干好,内阁自有你温体仁的一席之地!

  -------------------------------------

  咚!咚!咚!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不知不觉间,已至深夜。

  浑身充满干劲的温体仁依旧在书房里掌灯处理着公务。

  “进!”

  “老爷,这么晚了应该不会有人登门拜访了。”冯贵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参汤,轻轻放在了卧榻上的小方桌上:“这是夫人吩咐熬的参汤,让小人给您端过来。”

  “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老爷,已经亥时一刻了。”

  “哦?都亥时了?”温体仁活动了一下脖子,随即起身活动了一下:“真是不觉得啊.........”

  “老爷,您已经连续十多天每天都熬到半宿了,这身体...........”

  “不碍事,尽快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理清,这后面的事情才好铺开。”

  “皇上对税局可是寄予厚望的,我就是天天不睡觉也得把事情给尽快捋顺。”

  “老爷如此勤恳,相信用不了多久,定会成为入阁之选!”

  温体仁活动了一会身体,随后往书房的卧榻上一坐,兴致勃勃地看了看旁边的冯贵,笑了笑:“你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也是迟早的事.........”

  “应该也不会太久了,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内阁之中必有我温体仁一席之地。”

  “你知道现如今想要在朝廷之中出人头地,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温体仁端起方桌上的参汤,轻轻吹着热气,一时间倒是聊兴大发。

  “最重要的?”冯贵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能力?”

  “对喽!”温体仁大加赞赏道:“就是能力。”

  “这些年,老爷我算是看明白了。”

  温体仁深有感触的说道:“想要在新朝得到皇上的认可,什么人脉、资历、关系那些东西在咱们皇上跟前全都不好使。”

  “只有一样:实打实的能力!”

  “你能不能忠君之事,能不能把皇上交给你的差事办好,这就是皇上用人的唯一标准。”

  “所以,老爷我玩了命的在朝廷的新政上尽心尽力,这才有了今日的这个大好局面。”

  “否则,这税务总局的差事也落不到我温体仁的头上。”

  温体仁回想起往事种种,心中也是不由感慨万千。

  他更加庆幸的是自己从一开始便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线,无论得罪多少人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新政改革的第一线。

  这也是温体仁眼光毒辣的地方。

  一开始,他就摸准了皇帝的脉络,知道皇帝推行新政的态度和决心,他也知道如何顺着皇帝的心思去做。

  后来,随着新政改革的深入,他更加确定要想在新朝官场上出人头地,只要把握好两点就一定会成功:一,懂得顺着皇帝的心思去做;二,把事情快速高效的做好做漂亮!

  其实,这两点对于温体仁而言都很简单。

  第一点就是全力支持皇帝推行的新政,这准没错。

  更何况,温体仁还总是可以先人一步的琢磨出圣意来给皇帝想要推行的新政提供先机与理由。

  而第二点,那就是在推行与落实新政的事务中不要瞻前顾后,不要怕得罪人,就是一个字:干!

  在这一点上,温体仁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从最开始,温体仁奉旨追缴逋赋问题,到后来负责清军屯以及推行土地调节税。

  这期间,温体仁以钦差的身份带着户部的标兵营可谓是大杀四方。

  而且,根据皇上的意思,人家杀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理有据,拿着收集上来的罪证,然后当众宣布罪行之后,就地斩首示众。

  据传,直接被温体仁带着标兵斩杀的地主、贪官污吏、地方豪强没有千人也得有个大几百之多!

  而间接被温体仁以钦差大臣身份判了死刑而被杀的抗拒新政之徒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所以,除了“新政先锋”之外,温体仁还有另外一个外号——温剃头!

  温体仁为了把皇上交办的差事办好,那当真是下了死力了。

  也正是在温体仁这个钦差大臣的强硬态度和带头下,后来的清军屯以及推行土地调节税的新政举措才得以这么快速的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开来。

  而且,温体仁确实也够鸡贼的。

  他知道自己这么干得罪的人肯定不会少;故此,在担任钦差带人大杀四方的期间,为了防范被人暗算,他干什么至少都要带着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标兵随同护卫..........

  所以说,温体仁在朝廷推行新政的事情上绝对是功不可没,这个“新政先锋”的称号也确实是实至名归。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