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我是崇祯> 第121章 人才计划

第121章 人才计划

  乾清宫——东暖阁。

  孙承宗、徐光启等六位内阁大臣正坐在暖阁内参加御前议事。

  “好啊,新朝对海外之地的第一次战争便不战而屈人之兵!”朱由检看着福建传来的捷报,连声叫好:“看来,我大明的远洋舰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在海上牛气哄哄的西班牙人在咱们的远洋舰队面前连交战的勇气都没有,这足以说明咱们的海军发展之路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高效之路上!”

  “大明就是要打造一支足以碾压天下万国的强大海军,朕要让那些西夷睁开眼睛好好看看,我大明的底蕴不是他们这些泰西小国可以比拟的。”

  朱由检兴高采烈地看着坐在不远处的孙承宗等人,继续言道:“对了,关于吕宋宣威使司衙门的首位宣威使人选,内阁和吏部要好好的斟酌出最合适的人选。”

  根据朱由检的意思,大明接管吕宋以后将在马尼拉设立大明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管理机构——吕宋宣威使司衙门。

  以后,每新开辟一块海外之地,便在当地设立一处宣威使司衙门来作为明廷在海外的最高管理机构。

  “是,对于此事,内阁和吏部早就有所准备。”内阁首辅孙承宗回禀道:“吏部正在拟定最合适的人选,明日差不多就能把人选名单确定下来。”

  “嗯,好!还有吕宋驻军的规模问题,这涉及到了军事问题。孙阁老,这可是你的强项。”朱由检笑了笑:“你和兵部好好商议一下,看看在吕宋保持多少军力比较合适。”

  朱由检想了想,随即又补充道:“除了常备的威慑性武力之外,还要特别加强吕宋巡防舰队的规模。”

  “西班牙人主政吕宋的时候,就没有很好的为吕宋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通商环境。”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做好!在吕宋驻扎的巡防舰队规模一定要足够,我们要给吕宋营造一个安全的通商环境。”

  “毕竟,拥有一个安全的通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商人来创造更大的长远利益。”

  “是!请皇上放心,我们会让所有人都看到,吕宋在大明的治下与西班牙主政时期的巨大差别。”孙承宗点头道:“西班牙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在吕宋设立了很多不合理的商税。我们接管吕宋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重新制定一套合理的税制,且公平公正的保障各国远洋商人的合法权益。”

  朱由检赞许道:“嗯,不错。目光一定要放长远,只有这样才能让吕宋成为一个受各国认可的国际化经济重地。”

  “吕宋的各项事务,内阁抓紧交办即可。”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折子,正色言道:“今日召诸位阁臣入宫议事,吕宋的事情只不过是顺带一提。”

  “朕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与诸位好好商议一下。”

  “这件事情做好了,才是我大明的万世之福!”

  “还是关于培养新学人才的问题。”

  朱由检看了看认真聆听的六位阁臣,继续而言:“朕决定要在我大明设立一批专门培养顶级新学人才的高等学府。”

  “这些学府将广招天下万国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作为教学团队...........”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处于落后的状态了。”朱由检煞有深意的将目光转向了内阁次辅徐光启:“徐阁老是新学方面的全才,对泰西诸国的情况和文化比较了解。”

  “但是,有些事情,朕估摸着徐阁老可能也是不知道的。”

  “不知皇上所说的是何事?”提到与新学相关的话题,徐光启立时来了兴趣。

  “泰西诸国的大学。”朱由检笑了笑:“就比如刚刚被我们在吕宋“收拾”了的西班牙人。”

  “早在几百年前,西班牙人就建立了一所名为萨拉曼卡的大学,西班牙的许多著名学者、文人和政治家都是从这所大学脱颖而出的。”

  “泰西的新学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成果,也与他们设立的大学体系息息相关。”

  “所以,大明也一定要建立起一批高等学府,借此让那些优秀的新学人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求学环境、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面。”

  如果朱由检没记错的话,与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以及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并称为欧洲四大古老名校的博洛尼亚大学早在十一世纪便已经诞生了。

  所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也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拥有完整大学体系并发展至今的大学。

  -------------------------------------

  “徐阁老,你对这方面比较在行,接触的泰西人也比较多。”朱由检看着陷入沉思的徐光启,又道:“而且,这件事本来也属于你们科技院的范围内。”

  “就将此命名为“国家重点新学人才培养计划”吧,争取在五年之内建成十所高等学府。”

  “让户部拿出一笔钱,派人去泰西诸国的大学专门挖掘他们的新学人才。”

  “只要是优秀的人才,愿意到大明任事的,可以将他们的家人一并接来,以优厚的待遇全部安排妥当。”

  “这些泰西人还是比较务实的。只要价钱开的足够到位,我想一定有不少新学人才愿意来我们大明发展的。”看書喇

  听明白皇帝用意的徐光启两眼直冒光,随即激动地站起身来,躬身施礼:“皇上圣明!如此一来,我大明的新学学子便会拥有更好的进修之所。”

  “我大明在发展新学的道路上定当事半功倍。”

  “臣替天下的新学学子拜谢皇恩!”

  “孙阁老这话可就说错了!”朱由检摆了摆手:“是朕应该好好谢谢这些为大明做出贡献的莘莘学子才对。”

  “是他们让大明的科技之路稳步前行。”

  “现在朝廷手里有钱了,自然不能亏待天下的有学之士。”

  “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也是为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这种钱花的再多也不亏!”

  -------------------------------------

  自从第一次“技考”圆满完成之后,大明全力推行新学的进程也随之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为了鼓励和开发大明新学人才的创新和创造力,朱由检还特意让大明科技院设立了一个创造基金,专门用来奖励那些鼓捣出实用且富有新意发明的勇于创新的人才。

  朱由检也想看到随着新学的普及,大明可以涌现出诸如像爱迪生等出色的发明家。

  而刺激大家积极投入到某件事情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最实际的金钱激励法。

  朱由检认为:如果可以用金钱将一个族群变成一个积极进取、富有创造和创新力的群体,这必将是一项惠及万世子孙的大计!

  而且,朱由检还特意将大明的新学教学模式定为了“实用为王”的模式。

  他可不想朝廷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培养出了一批缺乏创新力的刻板书呆子。

  大明需要的是一群拥有活力、创新力和真才实学的新学人才来稳步推进大明的科技之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