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皇太子> 528章:拨云见雾的李孝恭

528章:拨云见雾的李孝恭

  招人?

  皇帝这话让几人纷纷呆住。

  这又不是市坊酒肆,缺人手了在店门口挂个牌子,实在不行了还能去街上吆喝几嗓子。

  哪怕是个芝麻绿豆的官,那也是朝廷官吏。

  难不成,还要在皇宫门口挂个招聘布告?

  内阁和枢密院几人大眼瞪小眼,不解其意。

  李承乾解释道:“朕的意思,是加开恩科。”

  又是个新鲜名词,谁也不懂这恩科是个什么玩意。

  见他们懵懵懂懂一头雾水,李承乾直白道:“恩科,便是加开公试,提高录取率,朕看了往年的公试人数,录取人数提高至八成,人手也就差不多了。”

  嘶..八成。

  这么高的比率,基本上算是送官了。

  李承乾这一出接一出的,也太能折腾了。

  这不是小事,一时之间,谁也轻易不敢表态。

  静等几息,眼瞅着没人吱声,李承乾淡淡道:“此事重大,内阁回去好生商议商议,尽早拿出个章程出来。”

  “诺。”

  内阁几人齐应一声,等了几息,见皇帝再无下文,魏征弯腰道:“那臣等,先告退了。”

  四人行了一礼,缓缓向后退去。

  枢密院三人跟着也要走,但却被李承乾开口留下。

  “王叔。”

  “臣在。”李孝恭态度恭敬。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三人坐下后:“安北军神武军作乱,按照军规,自此革去他们的番号,永不复设。”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孝恭自无二话。

  “另,即日起,将飞熊军、神策军、玄甲军,归入朝廷统辖。”

  这三军先前算是私军,如今李承乾上下嘴唇一碰,他们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军了。

  “诺。”应了一声后,李孝恭问道:“陛下,飞熊军和神策军可是留守京城?”

  “不。”李承乾果断道:“飞熊军调去云中都护府,神策军调去幽州。”

  李孝恭点点头,将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敲定之后,李承乾转而道:“我大唐疆域之广,仅凭这点兵马是守不住的,枢密院主掌天下诸军日久,对于各地情况你们也都了解,依枢密院看,若是扩军,扩多少合适?”

  一句话又将这三人的心给拱热了。

  扩军之事,枢密院年年都有推算,李孝恭稍显激动道:“目前我军一军人数在两万余人左右,按照估算,若想自保有余,起码还需二十万人,若是震慑四方的话,得需六十万左右。”

  六十余万,加上现有的二十一部军四十多万人。

  也就是说,起码得需要百万军士。

  以现有的军饷俸银,再加上装备更换人吃马嚼,这每年开销起码一千万打底。

  平均下来的话,一个士卒每天的开销在十银元。

  这不算多,甚至还有点底。

  但饶是如此,李承乾还是后槽牙一凉。

  朝廷去年的税收,也不过才两千多万两,抛掉各处开销,盈余不过才一百多万银元。

  看来,目前是养不了这么多人的。

  李承乾莫名的摇了摇头,看的枢密院这三人心里立马一紧。

  “陛下。”李勣匆忙道:“其实也不用一下子就扩这么多,可以暂时先扩十个军左右。”

  说着,瞥了眼李承乾的眼色,声音又弱了几分道:“其实..五个军,也勉强够用。”

  柴绍突然叹口气,紧接着道:“陛下啊,高句丽不停的在北边挑衅,草原方向的室韦和靺鞨,因为草场之争,在安北都护府和咱们也多有摩擦。”

  “这哪天一不小心擦枪走火了,说打起来可就打起来了,凭如今这点兵力,臣真怕无法应对,到时让他们长驱直下,杀入我大唐腹地,到时,陷万民与水生火热之中,我大唐将士吃穿用度皆来自民脂民膏,臣一想到这,那就...”

  说着说着,竟还流起了泪,这位姑父也是个有趣的人。

  李承乾一笑道:“行了,朕知道这几年你们这些武将都受了些委屈,这样吧,先扩十军二十余万人,这钱朕出。”

  “眼泪没白流。”柴绍心中暗道一声,脸色眨眼间从苦变成乐。

  甜枣给了,下面就该大棒了。

  李承乾敛去笑意,正色道:“枢密院直管各军,朕觉得有点不妥。”

  “各军分布天南海北,山高皇帝远的,枢密院对他们也是鞭长莫及,底下的独立性太强了,王叔觉得呢?”

  李孝恭立马正襟危坐,毫不犹豫道:“陛下说的是,这的确是军制的一个弊端。”

  李承乾点点头,又看了余下二人一眼道:“所以啊,朕准备划设镇南,镇北,镇西,镇东,直隶,共五个行军道,每道各设一行军大总管,统率底下各军。”

  李孝恭脑子比李勣和柴绍灵活。

  他现在总算明白李承乾前前后后为什么折腾这么多了。

  皇帝不知不觉间,这是下了盘棋啊。

  假如一个小吏,二十岁入仕,那他的起始官级便为最低的四级科员。

  按新官制,三年为一年限,到了年限之后,官级自动晋升一级。

  若是顺风顺水干二十五年,在四十五岁致仕的话,他的官级便到了三级司员,这等同于从六品下的官员了。

  也就是说,哪怕这个小吏,一辈子没有升官,干了一辈子的小吏,在致仕的时候,他的待遇也可等同于从六品下的官员。

  这笔开销可不小。

  如今取消了新官制,那小吏干一辈子,依旧还是小吏,官吏分明,对财政是个极大的减重。

  要新设乡一级,便需要新召大量的官吏,取消新官制便是为此铺路,若不然,财政无法负担。

  而军衔制和新官制一样,每隔两年便主动递增一级。

  也就是说,一个小兵哪怕一点军功都没有,只要年限混的久,一路升到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取消军衔制,既可省钱,也可杜绝底下的人用虚报军龄的方式来大肆提拔自己的亲信,如此可预防官军不知不觉间变为私军。

  这一手只是开胃小菜。

  不论是取消新官制还是取消军衔制,都是在为最后一步铺路。

  废除道州制,新设布政使司,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影响力,也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掌控力。

  设立五大行军道,则是将军权进一步收拢。

  政权,军权,最后直系于君权。

  如此便大大加强了皇权。

  直掌军政,这才是真正的君临天下。

  如果一切顺风顺水。

  到时,天下便真的就在李承乾的股掌之间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3.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4.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5.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6.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7.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8.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9. [历史军事] 夙志
  10.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1.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2.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3.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4.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5.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6.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7.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8.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9.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0.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1.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2.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24.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