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屠皇> 第335章 李遇知绝对赚到了

第335章 李遇知绝对赚到了

  线膛枪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子弹因为膛线凸起,填装不易,造成了射击速度缓慢的问题,这个问题绝对是致命的,没有线膛的火枪,一分钟射击六七发,可是有了线膛,火枪射击速度降低到一分钟一两发,这在战场上是不可想象!

  线膛枪射程远、命中率高的优势完全被射击速度慢的劣势给抵消了!

  怎么解决?

  朱慈烺想到了米尼弹,朱慈烺不是军事专家,可是他好歹也是一位军医,而且还是差点就去了特种大队的军医,对于热武器的研究绝对是达到了发烧友的水平,甚至更高。

  米尼弹!

  这是十九世纪一个法国人发明的,专门为了解决线膛枪射速慢的问题,其实这个难题解决起来并不复杂,也不是什么多么高精尖的科技问题,而是人的发散思维问题,就是能不能想得到的问题,甚至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将米尼弹的原理应用到兵器上了。

  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

  这有什么难的?唯一的难点,就在于,制作子弹的弹头金属必须要有良好的弹性,不能太脆,不能太硬,最好是用铅合金,用手都可以随意捏动的铅来制作,这样才能保证木塞将子弹的尾端给撑开,完成子弹跟线膛枪的闭合。

  当然,这个问题就不是有朱慈烺来解决的了,而是让他汤若望来解决,若是汤若望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就成废物了。

  朱慈烺细心的描绘着弹头的图纸,对于尺寸必须要把握精准,特别是线膛枪的口径跟子弹的直径不能一样,必须略小,否则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至于激发之后的旋转,则是有子弹尾部与线膛闭合来完成的。

  毫无疑问,这个玩意儿难不住朱慈烺,很快,朱慈烺就将图纸设计好,扔在了一边。

  “殿下!殿下!”

  董泉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道:“启禀殿下,吏部尚书李遇知大人派人求见!”

  李遇知?

  朱慈烺眉头微皱,这个李遇知跟张维贤一样,可是三朝老臣了,如今已经七十多岁,身体状态很差,自从自己返回京城以来,李遇知一直称病告假,吏部的事情都甩给了两个侍郎,今夜,怎么李遇知突然派人来见自己?

  “让他进来!”

  朱慈烺沉声道。

  时间不长,李府的总管李青弓着身子走了进来,跪在地上,叫道:“小人李青,奉我家大人所差,给殿下低上折子……”

  朱慈烺接过了奏章,问道:“李青?本宫听说李大人最近身体欠佳,一直想去探望,因为公务繁忙耽搁了下来,你们大人的身体最近如何了?”

  李青苦笑着摇摇头,答道:“殿下,这一次我们大人送上奏章,就是向朝廷请辞的奏章,我们大人已经年过古稀,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能是勉力支撑,他说国事艰难,自己身体已经无法承担重任,是以向朝廷请辞,准备告老还乡,还请殿下与皇上恩准!”

  朱慈烺心头微震,没想到李遇知的身体已经坏到了如此地步,告老还乡,不到最后关头,只怕无论是谁都不愿意将吏部天官的位置上出来啊,论名望,礼部是六部之首,可是论权势,吏部方才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毕竟稽查、考核、举荐、升降,朝中官员任免的权力都在吏部呢!

  朱慈烺将奏章缓缓打开,李遇知在奏章中说的倒是简单,就是自己年老多病,如今下床都已经成问题了,依旧还窃据吏部尚书高位,属实惭愧,特意请旨,准备告老还乡,请皇上与殿下恩准。看書溂

  老得走下不了地儿了,不走不行了啊。

  朱慈烺将奏章合上,缓缓说道:“奏章本宫接下了,明日就进宫面圣请求父皇旨意,内阁讨论,明日散朝之后,本宫当亲自前往府上探望李大人,老大人为国效劳四五十年,兢兢业业,即便是要告老还乡,那也当荣归故里。”

  送走了李青。

  朱慈烺带上奏章,一路来到了乾清宫。

  “烺儿,深夜来此,是有什么事情吗?”

  崇祯依旧躺在床榻之上,哑声问道。

  “父皇,”

  朱慈烺低声道:“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遇知递上辞呈,请求告老还乡,李大人乃是父皇重臣,儿臣不敢私自决定,请父皇示下。”

  崇祯点点头,露出了一丝赞赏,答道:“李遇知在朕出征之前,就已经缠绵病榻了,如今称病告假已经有三四个月了,他已经年过古稀,想来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可能好起来了,罢了,既然他请求荣归乡梓,那就准了吧,具体的你看着办。”

  朱慈烺笑道:“李大人多年来深受皇上器重,如今请辞,说不得,总的嘉勉一番,儿臣的意思,给他太子太保的虚衔,赐金一万,以彰显皇上恩典,另外,儿臣想要代替父皇前往李府一趟,探望一下李大人,也算是儿臣带父皇尽了君臣之谊了!”

  崇祯脸色一滞,加太子太保,赐金一万,毫无疑问,十几年来,还没有哪一个大臣得到过如此的殊荣呢,儿子这是要千金市马骨,用李遇知来结纳朝野群臣的忠心啊!

  “嗯,就这样吧,朕这里没有什么事情了,你去见过母后跟黄伯母后,就会东宫去吧!”

  朱慈烺提议,皇上恩准,这样的事情,内阁没有阻拦的道理,好端端的跟人家李遇知结这个死仇干什么?

  朱慈烺跪地告退,返回了东宫。

  转过天来,朝堂之上,朱慈烺直接命人拟旨,加李遇知太子太保,赐金一万,准许其告老还乡!

  所有人都惊呆了!

  一万两白银啊!

  这绝对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啊,皇上过惯了苦日子,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太子太保,加上赏赐万两黄金,李遇知绝对赚到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2.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3.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4.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5.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6.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8.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9.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0.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11.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12.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13.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14.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15.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16.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7.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8.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9.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20.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21.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22. [历史军事] 夙志
  23.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