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 第151章 杨嗣昌之策带来的明末“房产税”

第151章 杨嗣昌之策带来的明末“房产税”

  赵津南在薛家岛一系列的动作,来发展自己;但是面对不久后的蝗灾他还是有些发怵,面对遮天蔽日的蝗虫,谁能相抗?

  三月初六,杨嗣昌进京,崇祯皇帝接见了他。

  杨嗣昌也知道此时的农民起义军不好对付,就连洪承畴都很难处理;所以这一路上他做足了功课;杨嗣昌很会揣摩上意,很会揣摩崇祯皇帝的意思。看書溂

  面见崇祯皇帝,他把当前形势一分析,此时面对的症结就在于先处理起义军还是先对抗大清;杨嗣昌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攘外必须先安内”;拖着大清,反正他们很难打进来,先专心对付起义军。

  把中原地带起义军收拾完毕后,专心对付外敌那就比较好对付了;崇祯皇帝一听,你这人说话真漂亮,说到我心坎里了;我就是这么想的。

  崇祯皇帝大喜,感叹道:用卿恨晚啊!

  快快快,有什么良策抓紧献上!

  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准备镇压农民起义军,同时主张对大清议和。

  这话简直说到崇祯心坎里去了,该怎么搞你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杨嗣昌提议增兵十二万,这一切都是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服务,把起义军给围起来,这样是剿灭还是招抚就比较稳妥了。

  计策是敲定了,皇上,您给拨款吧;招兵得加军饷,而且还得加赏赐。

  面对这个问题,崇祯皇帝把户部尚书喊了过来,几方一合计,朝廷得出需要二百八十万四千两银子,这个策略才能施行下去。

  这需要的钱也太多了吧!户部有没有钱,掏出来点!

  户部尚书表示穷的紧,入不敷出啊,皇上,您开内帑支援支援吧!

  但是崇祯皇帝表示他也没钱,那怎么办?

  加税加赋吧,我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

  百姓们承担不起啊,要不让朝堂上百官捐一点?

  可是大明朝廷上,脑满肠肥的官员哪个肯支援呢?有钱再去纳几房小妾它不香吗?

  各种困难扑面而来,可是事情必须要解决啊!

  东林党:这种事情不要找我,和我没关系!出门右转,不再见;我谢谢您了!

  最后没招了,总得有出钱的啊,那就京城大商大户出钱吧,每家交个房屋税!这一政策出来,引得百姓们破口大骂,可是该交还得交。

  崇祯下的命令是按户籍交房屋税;可命令一层层的下达后,慢慢的变了,变成每间房子都要交税。

  让一让,我大东林党又活过来了;呵呵,杨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来来来,交“房产税”,别想着躲掉?那个谁谁谁,我认识你,快点交税!

  本来用于镇压起义军的一个政策,成了朝堂上各层官员牟利的工具,朝廷上下其手,官员逮到机会又可以搜刮一笔了。

  荼毒百姓,这口黑锅,崇祯皇帝背的很稳当;随着杨嗣昌的计划慢慢推进,他又开始规划起人才的使用了。

  光有兵没有大将也不行啊,选谁呢?

  他这一计划的执行依靠的是五省总督洪承畴和五省总理王家桢的配合,洪承畴已在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颇建功勋,但王家桢被杨嗣昌认为是个庸才,不堪此任。

  正在他纠结的时候,礼部侍郎姚明恭给他介绍了熊文灿;熊文灿这个人“嘴遁”能力挺强;最厉害的一点是他招降了郑芝龙。

  杨嗣昌一听此人的事迹,此人可以啊,“嘴遁”天下无敌,接下来招抚这一块能用得上,于是杨嗣昌向崇祯皇帝推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接替五省总理。

  一时间杨嗣昌受宠无比,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说什么,崇祯基本上就信什么;而此时,崇祯皇帝派出了太监去考察熊文灿,看他是否能胜任这个位置。

  温体仁当上首辅后就不断地有人弹劾他,但是都没有成功;此时,他的狐狸尾巴已经漏了出来,恰好又有人弹劾温体仁,崇祯帝朱由检就把张汉儒等立即枷死。

  温体仁一看势头不对,就装病在家,以为崇祯帝朱由检肯定要安抚他,挽留他;却不曾想正在吃饭的温体仁,接到了崇祯皇帝下的圣旨,诏令削去温体仁官职,让他回乡。

  朝堂上的消息瞒不住赵津南,此时的温体仁被罢免提早了很长一段时间,赵津南也没有多做思考,反正像温体仁这样的首辅,早晚都是要下台的。

  对于杨嗣昌的上台,赵津南心里有些别扭,这个“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还是可行的,限制起义军的机动性,就有希望消灭他们。

  可是大明朝是整个体制的崩坏,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挽救的。

  赵津南此时最担忧的就是这蝗灾,地里的虫卵除之不尽,蝗灾己经是迫在眉睫,由不得他不谨慎对待,若是处理不当,今年的收成就废了。

  几个月前赵津南就已经开始了他的防御措施,在山东开始收购蝗虫;一斤几个铜板,蝗灾过后粮食肯定减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个收拢人口的好机会,只是究竟能不能承受的住这么多人口带来的压力,他就有些不知道了。

  赵津南在海边看着从南方不断运来的粮食,心中略显宽慰,这个时候没什么比粮食来的实在了。

  “老爷,这段时间买的粮食已经足够二三十万人吃很久的了,差不多可以了;咱们这里百姓还是有很多存粮的。”小六子跟着赵津南在海边统计粮食,根据他的计算,粮食也差不多够用了。

  “那就先这样吧,必须留下一部分的银两用作买粮这一块;小的方面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是谁要是在这粮食上面给我搞事情,我不介意用他的人头祭天,请求神明保佑!”

  赵津南发狠,粮食上面的事情,他眼睛里可揉不得一点沙子。

  正说着,西面、北面天空忽然间遮天蔽日,像是阴天了一样,赵津南脸色难看至极。

  “保护粮食!”赵津南大喊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