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 第731章 专门提供太监的倭国

第731章 专门提供太监的倭国

  “胡总管,回头你统计一下在职的太监数量,以后每年便以四分之一的数量增加,就让这倭国专门提供太监吧,此事,小康子,回头你配合胡总管把这件事情先做好。”

  赵津南思考了一下,又看向了小康子。

  “胡总管,调教这倭国奴才的事情朕可就交给你了。”赵津南笑呵呵的说道。

  “皇爷放心,奴才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这种小事还是能处理好的。”胡总管急忙行礼回应。

  “嗯,下去吧。”赵津南摆了摆手,示意胡总管下去。

  此事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也不算小了,毕竟是服侍皇家高层的存在。

  “小康子,先把事情交代下去吧,在倭省的官员虽然贪财好色等等有各种毛病,但是这种人的威胁很小,去交代吧。”

  赵津南又交代给小康子一通事情。

  而随着赵津南决定下来,消息很快送到倭省总督赵谦的手上,赵谦一看消息顿时有些犯愁,这倭省的人口逐年递减,还想要培养小太监?

  我特么太难了。

  “大人,看来得让这倭省的奴才多多生孩子了,要不然用不了几十年这倭省怕是就要成为一片死地了。”赵谦身旁的师爷略作担忧的说道,这个差事可不好做啊。

  “说的简单,现在这倭省人口减少了一大半,有那么容易吗?”赵谦有些不快,面色铁青。br>
  “想想办法吧,幸好也不是什么特别急的事情,不过皇爷交代的事情怎么也得做好,先挑选一批吧,按照皇爷的意思先培训一批吧,其他的容本官想一想该如何长久。”

  赵谦摆了摆手,示意师爷先去安排。

  赵谦自然而然的把南京城发来的任务交代了下去,倭省各地方的官员顿时感觉此事可是一件极好的差事,若是皇爷高兴了,那高官厚禄,金银财宝那不是唾手可得嘛!

  ...

  南京城中,五军都督府中,对各地战区将士们的调动还在不断的进行着,一批批的将士们调动了起来,与此同时,地盘的赏赐也逐渐的确定了下来,同时裁撤的兵马也是极多,年龄到了,很多士卒便卸甲归田了。

  “这以后就是年轻人的世界了。”杨超盯着手上的文件,笑着摇了摇头,颇显无奈。

  “该放手便放手吧,半生飘摇,以后的日子怎么也得获得滋润一些啊。”周旗亦是手中一份文件,在挑选合适的人选。

  “三月中旬前把事情处理完毕吧,中原地区问题不大,主要是海外,得抓紧把海军基地和内陆的基地给完善好才行,这才是重点,”乔鑫则是一脸的凝重,似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嗯,是得抓紧完善好了,以后帝国境内就三年一轮换,海外地盘三到五年一轮换,这样就能够稳妥了。

  西南方向,乔明远那边得重点照顾一下,这福寿膏得控制好,不能流窜到中原这边来。”

  杨超点了点头,顿时深表同意。

  “这方面咱们就先别插手了,先把这战区弄好吧,福寿膏只能是作为辅助控制手段。”章秋不急不慢的走进大殿当中,身后还跟着几个搬抬资料的官员。

  “还有这么些,抓紧筛选,然后调查吧。”章秋指了指地上成摞的资料,大殿内众人顿时感觉到头疼。

  ...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方面兵马的调动也逐渐成型,一个个的将领被严格筛选和调查后领了新的职位,开始坐镇一方。

  二月中旬,各方算是勉强的稳定了下来,规矩逐渐的确定好,春暖花开,也到了春耕的时候了,赵津南又组织官员们宣传农耕,组织开垦。

  此时炎黄帝国境内的耕牛逐渐的多了起来,是以前的十多倍,不论是从北方运送过来的牛羊还是马匹等都是应有尽有,而工部发明出来的耕种机器也派上了用场,十分的便捷,石油的重要性逐渐的突起。

  随着种子一代代的改良,化肥不断量产,肥沃的土地勉强能达到五百斤,已经是很不错了。

  大朝议上,赵津南十分凝重的安排起春耕的事宜,粮食是基础,自然是越多越好。

  “各地官员一定要把春耕的事情放在心上,现在各种作物的种子都有,而且很多都是改良过的,根据各地土地的肥沃程度选择,化肥方面,科学院得抓紧研究,不可懈怠,争取早日达到亩产千斤以上。”

  赵津南不断的安排着,粮食他有大用处,帝国境内产量过剩的话完全可以运往海军基地,若还是过剩,到时候让听话的奴才们吃饱饭,收买一波听话的奴才也是挺不错的选择。

  “再过不久,这战区就能稳定下来了,也是得益于火车的通车才能这么迅速,可见这火车是得继续搞的,铁路署的人继续规划、建造,先把各地主要的地方串联起来,至少要到附近。”

  赵津南又看向了铁路署的官员,认真的叮嘱了一番。

  “各地的工厂、养殖场等等各方面差不多就批了吧,朕要让百姓们不仅吃饱还要吃好,如此一来,百姓们拥戴朝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固力。

  对了,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帝国人口的事情,为了促进帝国人口的增长,进而控制世界各地的地盘,户部,把多生孩子的家庭再增加一倍的赏赐,帝国子民,朕来养。”

  赵津南霸气的看着户部的官员们,户部的官员们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应承下来。

  “帝国的强盛需要诸位携手,接下来有的忙了,望诸位爱卿勤勉一些。”

  赵津南简单的客套了几句便示意小德子退朝。

  回到勤政殿,赵津南便看起了奏本。

  “这将士们卸甲归田实在是太浪费了,即便是年岁大了一些,但依旧比年轻人要厉害,看来得重新安置一下他们了。”

  赵津南看着五军都督府汇报上来的名单和数据,心底顿时有了想法,这些将士们维护地方稳定平安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