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 第532章“医疗制度”

第532章“医疗制度”

  寒冬腊月,十二月里,赵津南依旧还在忙碌,虽然说很多权力都放给了赵新锐,但是事情汇总后,赵津南还是要看的,毕竟很多制度和规矩都是赵津南定下的,可以使帝国少走很多的弯路。

  “小德子,最近递上来的奏章以及太子处理的大事都是可圈可点的,看来朕该考虑考虑把这皇位让给这小子了,真是不错。”

  赵津南话一出,小德子感到一丝的危机。

  “皇爷,此事就不要难为奴才了。”小德子苦笑一声,这种涉及皇位的事情,他可是不敢多说什么。

  “你不要怕,这事是早晚而已,若是可以,早一点把担子交给皇儿也是很不错的,人的一生,活的就是一个无拘无束,幸福美满,这皇位就是一个枷锁,锁的朕不得不每日忙碌啊。

  朕本想仗剑走天涯,奈何被这皇位给拖住了脚步,这个位置,无限的权力,太容易让人走向歧途了,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位置代表的更多的是责任。”

  赵津南盯着大殿外飘落的雪花,不断的感慨道。

  “皇爷的圣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根据各地送上来的奏报,也就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帝国境内就会如大同世界一样,百姓再无苦难。”

  小德子急忙谄媚的吹捧起来。

  “现在下结论还是有些太早了,朕的有生之年里能够达到你说的这样那便是上天眷顾了。”赵津南摆了摆手,有些无奈的说道,最终他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社畜零零七,失去了自由。

  “嗒嗒嗒。”一阵急促的声音从处理政事的大殿外面响起。

  小康子急忙起身走出去查探,只见殿外一个小太监手捧着几份奏章在殿外等候,小康子急忙训斥了几句,顺手便是接过奏章。

  “皇爷,倭省那边的研究有了眉目了。”小康子恭敬的把奏章递到了赵津南的身前。

  赵津南顺手拿起奏章翻看了起来,脸上很快便是挂满了笑容,这个时代的人聪明的很啊,连治疗鼠疫的链霉素都能发现,简直是厉害无比。

  “真不愧是炎黄帝国的人,就是厉害,小德子,朕记得这研究的负责人叫李成然,是李时珍的后人是吧。”

  赵津南感慨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可不能让它蒙尘。看書溂

  “皇爷,这个没错,当时他把那医典拿出来,您还给他封了个伯爵呢?这事小的到现在还有印象。”小德子肯定的点了点头。

  “嗯,本草纲目,这可是医学的典范啊,小德子,拟旨,封李时珍为药圣,赏赐规格就按国公的规制赏赐吧,这李成然就先赏个侯爵吧,让礼部的人为这位药圣著书立传吧,顺带着把李成然的名字也加上,这项发现可是能活人万万计,跟牛痘预防天花是一样的,若是单论功绩的话,这功绩不亚于杨超他们一众家丁派。”

  赵津南很快便是决定了下来,这样的人才必须得加以重视。

  “对了,这在倭国的研究划为一级机密,谁若是敢散布谣言,直接灭九族,朕不能让为帝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背负不好的名声,所有骂名就由朕来背吧。

  还有,小康子,这送上来的研究数据你送到太医院去,让他们抓紧去试验确定一番,然后推广,这显微镜加大制造速度,配合诊断,别出现误诊什么的。”

  赵津南又看向小康子,小康子急忙把桌上的奏章和数据小心翼翼的拿在手上。

  “对了,小康子,顺道给刘会长去个电话,朕在这里等他。”看着要离去的小康子,赵津南又吩咐了一句。

  趁着年前,早日把一些制度和政策给制定出来,毕竟皇家的财富是用不完的,大小商人基本上都在归一商会的控制之下,已经循环了起来,并且还在不断的掠夺当中。

  半个时辰后,刘会长急急忙忙的赶到皇宫,内心还有些紧张,莫不是什么事情处理的不当,要来问罪?

  刘会长行礼过后,赵津南抬头看了一眼,开口便是说了个坐。

  待到赵津南批示完桌上的奏章,才缓缓的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刘爱卿,如今归一商会的发展如何了?”赵津南开口询问道。

  “回万岁爷,一切皆是按部就班的在发展,各地的商业行为以及工厂建设等等都有商会的投资,而且钱庄各项业务也已经在各地非常成熟了。”

  刘会长简单的说了一下。

  “嗯,理应如此,朕现在有个大胆的想法,由帝国朝廷牵头,成立慈善组织,百姓们生病由帝国报销个七八成,让百姓们再无看病难的问题,你看如何?”赵津南点了点头,随即抛出了他的想法。

  “皇爷,此事干系太大了,若是如此,其他方面的发展可就容易被限制了,这可不是一城一地的事情。”刘会长简单的盘算了一下,便是露出为难的表情。

  “这方面你最为精通,而这件事亦是得提上日程的,赚那么多钱总得要回馈百姓的。”赵津南已经确定下来此事必须要推进的,也只有归一商会有这个财力。

  刘会长沉默了下来,帝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当中,各方面都是要钱的,这件事情,药材的价格亦是有高有低,盘算下来绝不是个小数目。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赵津南开口问道。

  “万岁爷,若此制度势必要推行的话,恐怕得从报销三成两成开始做起,而且还要当地的富户士绅纳捐,得需要不少时间去推广。”

  刘会长定了定神,给出了计划。

  “那就先从三成开始,根据以后帝国发展的情况再进行调整,这个制度是必须要推广下去的,这几天你先派人统计一下这南京城的情况,看看各地得出多少的预算。”

  赵津南定了下来,这项制度是必须得进行推广的,不过赵津南也没有把话说死,毕竟科学研究以及各地工厂建设以及军费、武器制造都是需要大量钱财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