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 第二百六十六章盐价不能长太多

第二百六十六章盐价不能长太多

  西川盐井已炸毁,他就没有了生产盐的能力,这可是发财的好时候啊!

  孙修早已让王望舒调集了大批的海盐。准备卖给西川,好小发一笔,顺便打击他们的国力。

  锦官城,西川国也在商议盐的问题。

  西川国国君刘余有些慌乱的道:“各位爱卿,盐井已毁,如之奈何?”

  有人道:“国君,这都枢密直学士蒋盂办事不利,致使盐井被毁,应于严惩。”

  朝中众人也纷纷附和,枢密院当然是大声反对,蒋学士只是去谈判的,盐井被毁当然不应怪他。

  经过一阵讨论后,蒋盂只是被训诉。倒霉的只是陆新城的守将,他是武官,盐井被毁,他当然是第一责任人,结果是斩立决。

  要是那守将在此,肯定会大呼冤枉。因为蒋盂一来,就接管了陆新城的防务,他是文官,谁敢反对?这就是文贵武贱啊!

  处理好盐井被毁责任的问题,就要处理缺盐的问题了。

  左相道:“国君,现在只有从西厦和宁朝买盐了,这盐井一定是宁朝毁的,逼着我们向他们买盐,他们会狮子大开口的。

  但我们不能只从宁朝买,还得从西厦买上一批湖盐。”

  右相道:“可西厦制盐工艺差,湖盐质量一般,恐怕百姓们会反对的。

  而且,西厦路途遥远,经过长途运输,价格会相当贵,说不定比宁朝的海盐要贵的多。”

  “差点就差点,贵点也就贵点吧,总比被宁朝掐住脖子好吧!只要坚持半年,盐井重新打通,就好了。”

  “哎!只是这半年,盐税可就不能收了,要是再加上盐税,百姓搞不好会反的。”

  “也只有如此了!”

  国君刘余道:“为什么不只从宁朝进海盐?”

  左相叹了口气,似乎在为国军的智商捉急。“国君,要是全从宁朝进,货源被他们掌握,他只要断盐,那我们就会和南越一样了。”

  …………

  西川国盐井被毁,宁朝盐商一片欢腾,这下发财啦,准备大发一番。不说别的,先把价格涨上五倍再说。

  因为据他们计算,这价格就和从西厦进来的湖盐价格差不多了,但宁朝工艺成熟,质量可比湖盐好多了,不愁没有销量。

  最近风头正劲的宁海商会的会长发出邀请,请各大盐商前去赴会。

  大家都知道,宁海商会的后台就是乐安侯,谁敢不给他面子。

  会上,王望舒笑道:“各位前辈,西川缺盐,大家是不是想大发一笔。”

  众人都面带微笑不语。心想,这不是明摆着吗?

  “可是盐不能涨太多,我认为最多只能涨一倍。”

  下面的盐商哗然。

  大盐商卓良吉道:“王会长,听说你在批发市场上赚了不少,你是赚够了。可也不能挡住我们发财啊!”

  盐商们也纷纷议论,脸上都带有不悦之色。

  王望舒道:“各位,听我一言。我们是商人,别的什么涨多少,那都是市场行为,我还不至于不让各位发财。

  但有些生活必备之物,比如盐,精食等物,还是不要涨太多为好。

  西川也是华族,盐涨太多的话,会让西川百姓对我朝有所不满,会影响我朝对西川的政策。”

  商人又议论起来。

  “王会长这是什么意思?是官府不让我们涨价吗?”

  “不知道啊,好像没听说过!”

  “难道是乐安侯不想让我涨价?”

  “王会长是乐安侯的夫人,说不定正是这样。”

  “乐安侯发了话,看来盐价是涨不上去了。”

  大盐商卓良吉道:“我是商人,商人自然是逐利的,哪里能赚钱我们就去哪里!

  西川这时缺盐,我运过去,涨点价也是应该的,我不同意王会长的说法。

  什么影响朝廷的政策,我怎么不知道?王会长你也知道,我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莫非你让我们不涨价,自己却想涨价大发一笔,我可知道你们商会可是进了一大批盐啊!”

  大家也知道,卓良吉的后台是程家,他都没有消息,难道是乐安侯只想自己发财。不愿我们发财吗?

  王望舒微微一笑,“商人是逐利的,可有些钱能赚,有些钱是不能赚的。商人的档次就在如此。

  只想赚大钱,不顾朝中大势,哪怕成为第一富商,那也只是一流商人。后果你们也知道,想想历史上大富商的结局。

  钱赚的多不多,那是次要的。但却能带动经济,懂得政治,能配合朝廷完成他们想完成的事,这才是绝顶商人。

  我话已至此,大家各自参悟。同意我说的,欢迎加入宁海商会。不同意的,就当我没说。”

  卓良吉道:“什么一流,绝顶,莫名其妙。能赚钱才是好商人,恕我不能苟同王会长的话。告辞。”

  说罢,扬长而去,也带走了一批盐商。

  留下的商人,要不就是格局大的,认为王望舒说得有理。

  要不就是胆子小的,对乐安侯的名声畏之如虎,不敢有违乐安侯。

  在孙修的安排下,一批批的盐从绵江水路运入西川,以比平时贵一倍的价格占领了西川市场,让宁海商会的盐商小赚了一笔。

  至于卓良吉那批商人,以孙修的睚眦必报的性格,怎么会让他们好过。

  绵江上,水军出动,协助官府开展缉私活动,还专门对着卓良吉那伙的盐。

  宁海商会的,拿着凌南州的公文就能顺利的通过,而没有手续,可就惨了。

  即便是有从官府拿的正规盐,也要仔细的检查手续,检查过程中状况频出。

  今天,缉私官吏说,这是禹杭州盐厂发的盐,我们是凌南州,所以要去禹杭州去核实,时间大概要一个月。

  明天,缉私官员说,这手续不对,字已经模糊了,看不清楚,回去重开。

  后天,水军说,这船有些陈旧,怕是要沉,为了防止阻塞江道,必须换船。

  特别是最后一个理由,让那些盐商目瞪口呆,这样无稽的理由也行?

  盐商当场反驳,“你知道绵江多大吗?你知道我的船有多大吗?就是几千条像我这么大船同时沉了,也不会堵塞江道。”

  水军军官道:“话不能这么说,今天你沉一艘,明天他沉一艘,长此以往,绵江不就堵住啦?所以,要从源头抓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