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 第五百四十八章 祖训

第五百四十八章 祖训

  孙修对着刘宗泉轻蔑一笑,又对李泰道:“皇上,为君者,当亲贤臣,远小人,这才是治世明君的为君之道。”

  刘宗泉大怒,“信国公,你说谁是小人。”

  “谁答腔,就是谁。这种井底之蛙之言,皇上还是要明辩是非,多听,多想,少说话,不可轻易信了小人。”

  刘宗泉身为内阁阁员,从没有人敢当面指责他为小人。今孙修当面侮辱他,让他顿时血压升高。

  他手捂胸口,喘着粗气,“你……,你……。”,眼前一黑,身体也摇晃了起来。

  边上的乐淡马上扶住刘宗泉,“刘阁老,静气,不要急,快请太医。”

  值班太医马上进殿,施以针灸,喂了几粒成药,这才让刘宗泉的气息调匀。

  “皇上,刘阁老急火攻心,还需去皇家医院静养。”

  李泰铁青着脸,挥手让人将刘宗泉抬出去。他的心里极为愤怒,孙修说的让他多听,多想,不说话,不可轻易相信小人。

  这里的意思,不就是说他太过年轻吗?以后再在朝堂中少说话,当个傀儡吗??

  魏勋见皇上脸色铁青,马上道:“信国公,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轻信小人吗?”

  “难道不是吗?兰格王国舰队之精锐,各个大陆都畏惧三分。

  领土比我们大,统治的人口也比我们多,皇上是从谁听说他是蕞尔小国的?

  这种谬论,随便找个远海商人问问就能知道,所以说皇上还是要多读书为好。

  要不然,皇上要是真信了小人之言,国家的战略就会判断错误。到那时候,情况好一点,就是错失了统一华章的机会

  要是情况糜烂,我宁朝甚至有倾覆之危,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李泰被孙修最后的喊声,震的心中发慌,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个……。”

  魏勋见李泰作为皇上,竟也被孙修压制住了。

  “大胆,信国公,你竟然敢质问皇上,你要知道,皇帝金口玉言,是不会错的,你听说过古人说的那句话吗?,只有臣错无主错。”

  孙修冷笑,“只有臣错无主错这句话,是几百年前一个姓洪的人在造反期间,僭越当了皇帝才说的话吧!

  这种造反之人说的话,你也相信,难道你也想造反?。

  再说了,要是皇帝从来没有错,史上的罪已诏又是怎么回事?”

  魏勋见孙修给他扣上了想造反的帽子,慌忙辩解。

  “信国公,不可污蔑。奴才是皇上的家奴,又是残缺之人,怎会造反?”

  孙修冷冷的说了一句,“史上又不是没有太监造反过。”

  李泰见魏勋也说不过孙修,只得认栽,但他为了皇帝的尊严,还是没有开口。

  孙修心中叹了口气,这外甥啊!对于政治,还是太年轻。

  这个时候,你怎么也得服个软,让群臣认为你有个知错能改的样子。

  可你这样死撑着不说话,岂不是让人觉得你不听谏言,固执己见。

  张嗣成见皇上与孙修僵住了,只得打圆场道:“皇上刚亲政,有些事鲁莽了一些,我等臣公要理解一些。

  至于小人,刘阁老对外事不太了解,一时判断失误,信国公你要理解,说他是小人有些过了。”

  群臣马上和稀泥,纷纷附和。

  这样才将僵化的气氛缓和下来。

  接着就开始讨论战略方向的转移,孙修的每一次的战略计划,都能让宁朝获得先机。

  这一次,他认为要先海后陆,群臣都对孙修的战略是毫无保留的认同。

  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军备竞赛,海军要大力发展,争取在大海战时,能获得更大的优势。

  制定好后,魏勋依照规矩喊了一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人正要行礼退朝时。

  许兴站了出来,“臣有本。”

  李泰这次心里受伤了,正要回宫中疗伤,见有人还有本,心中不快,沉着脸,“准奏。”

  “皇上,高祖有祖训,并在宫中立碑,宦官不得干政。

  可今日,秉笔太监魏勋,竟敢在这朝堂之上,参与国事,还敢与大臣辩论朝政。

  自我朝建立以来,有哪个太监能在这勤政殿中放肆。故臣以为,魏勋违反祖训,应于严惩。”

  群臣一愣,对啊!刚才太监竟然在朝上和信国公互辩,这明显就是参与朝政了。

  这可不行,朝堂之上,岂能让竖阉擅权,一定要将这种风气压下去。

  不然的话,前朝的太监的权倾朝野,擅杀大臣的事搞不好要在宁朝重演。

  于是,纷纷要求将严惩魏勋,汹汹气势让柏良平想帮一把都不敢动嘴。

  魏勋一看情况不妙,今天大意了,说不定要人头落地,马上跪下,磕头如捣蒜,向李泰求其饶命。

  李泰咬紧着牙,他知道,这不是魏勋干政的问题了,这关系到他的威严。

  要是他让魏勋被群臣以违反祖训为由斩杀,自己的面子里子就会一起丢掉。以后见了群臣,也就没有了底气。

  魏勋的额头已经磕出血来,染得地面金砖上一片血红。

  李泰看着地下磕头的魏勋,又看向孙修,孙修微闭双目不说话,他又望向其余几位辅政。

  那几位辅政都是文臣,对太监是深恶痛绝,就是想帮皇上一把的人,看见朝上的气氛,也不敢说话了。

  他们可不想为了一个太监,把自己的名声给弄臭了。

  李泰又看向最后一位辅政周王了。

  周王是宗人府宗正,又是辅政,见李泰的眼光有些哀求之意,心中一软。

  他知道,他要是说了话,勾结太监的罪名他就要背上了。可看着皇上的恳求的眼神,他还是决定要帮一把。

  毕竟血脉至亲啊!群臣这样逼皇帝杀了他的贴身太监,他心中也有些不忿。

  他站了出来,李泰眼光中露出了惊喜。群臣也静了下来。

  “皇上,宦官不许干政,这条祖训还是要遵守的。魏公公确实是僭越了,应该严惩。”

  李泰见周王也不帮他,眼神也淡了下来。

  “但是,魏公公并不是参于朝政,他只是对信国公劝谏皇上的话有所不满。

  这应该不算是朝政吧!但他毕竟还是在勤政殿中与大臣互辩,违反了祖训,所以他还是要被惩罚的。

  太监身为皇帝家奴,还是让皇上处理为好,毕竟打狗也是要看主人的。”

  最后这一句话很有份量,群臣心中道,确实,这条狗后面还是皇上呢!

  要是将皇上逼急了,让他记住了,估计自己全家都要完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