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 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榜

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榜

  翌日,中原六州,六位解元来到信国公府上,南方四州,四位解元也到了信国公府上。

  这十位解元在各自州中都有很大名望,只有说服了他们,南北榜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

  “参见信国公。”

  “最近发生的事,你们都知道了。你们都是各州学问最好的一批人,你们觉的如何!”

  凌南州解元宋思愤愤不平道:“信国公,这是污蔑,我等何曾用那种龌龊的事来取得功名?

  这考卷都公开了,天下人大可以去查,看一下到底有没有猫腻?不能把这屎盆子扣在我等头上。”

  北方的几位解元也知道这事干的有点不地道,但也不能认怂。

  温参道:“我也承认我的文章比不上宋兄,但也不至于我们中原举子一个都上不了榜吧!这难免令人有些猜想。”

  …………

  双方都辩了起来。

  他们都明白,让中原举子一个都上不了榜这是不可能的了,朝廷肯定要妥协。

  但他们要为名额争一争,温参他们自然是越多越好,宋思为了南方的利益,让出来的名额当然是越少越好。

  一时,双方吵的是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孙修道:“好了,好了,静一静。”

  双方静了下来。

  “你们的意见我都知道了,温参。”

  “学生在。”

  “这次科考,中原举子无一人上榜,你说是什么原因?”

  “这个……。”

  “你不说,我说。俗话说得好,北方出将,南方出将。北方比文风,历来是比不上南方的,这你们可承认?”

  温参他们本想想辩两句,但想到历朝的成绩,也没有了底气。

  “承认,但也不至于一个都没上榜。”

  “承认就好,那为什么这次比例竟然如此悬殊呢?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

  “去年大战,都集中在北方,让我们无法备考,所以才无一人中榜。”

  “还有呢?”

  “还有……。”

  孙修道:“南方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只要想读书的,都可以免费进入私塾读书,学费由官府负责。

  你说,南方读书人有这么多。选出来的举人自然是优中选优,你们考不过他们也是正常的。”

  “这怎么可能?读书是要花钱的,南方的官府有那么多钱吗?”

  “书用最便宜的,笔也是炭笔,其实费用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最大的开销也就是老师的束脩。

  也只是教启蒙读物,但要是有好人才,老师也会推荐到府中,在府学那继续读书,让人才不至于埋没。”

  北方的举子听了之后,喃喃自语道:“怪不得我们中榜的名额越来越少,到如今一个都没上榜。”

  宋思道:“这都是信国公主政南方施行的政策,我就是通过义务教育才能读上书,直至当上解元。”

  温参等又叹了一口气。

  “你们还认为金大人舞弊了吗?”

  “信国公,我们无话可说。”

  “你们也不要沮丧,这以分数定名额也是有些不妥。

  有些地方文风不盛,要是长久没有人中榜,就会文风尽丧,不利于社稷。

  所以我准备设立南北榜,把名额分配下去,雨露均沾。所以找你们商议一下,看能不能实行。”

  温参一行抬起头来,满脸惊喜。

  宋思一行则大吃一惊,“信国公,这样不太公平啊!”

  “我会请朝廷加大进士的人数,以后选官就不在举人中挑选了,全在进士中挑选,这样也不会减少南方的名额。

  进士共六百名,按南六北四处理,你们觉得如何?”

  宋思一行心中一算,名额增加了,也就欣然同意了。

  温参一行更是高兴,以前一个名额都没,现在有了二百多名,就好像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

  至于举人们三次不中,经过挑选,可以进入官场的利益,都被他们忽略了。

  反正他们都是解元,还怕考不上进士吗?

  他们同意了,给各地举子解释的事就交给他们了。

  孙修起草了南北榜的方案,交于朝廷核准,并准备北方举子再考一场,决出北榜名额。

  中原举子见一下多出了二百多个名额,喜不自胜,纷纷来到太平宫门前谢恩。

  南方举子也觉得名额多了,在宋思等人的安抚下,也都同意了。

  南北榜的推出,成功的解决了北方和南方举子的矛盾。

  又一次科考,北方决出了二百多名额。然后,经过殿试,全国上下一共取了六百名进士。

  但落榜的举人还是绝大多数,孙修也借此推出了军校考试。

  军校学员来源有三种,一是勋贵子弟,二是甄选的士兵,三就是民间招募。

  孙修规定军校学员,毕业后就是排尉,但要是秀才进入军中,毕业后为连尉。举人就为营尉。

  孙修明白,以后作战,技术兵器越来越多,特别是海军,要是没有学历,战斗力会大大降低。

  现在有这么多的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他怎能放过。

  在巨阙旬报上,孙修以投笔从戎为题材,写了两首诗,鼓励文人投笔从戎。

  一首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一首是南园十三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两首诗一出,轰动玉京城,让那些文人都心驰神往。

  南赐长和许兴也以帝师的身份大加赞叹,“恨不能年轻三十岁。”

  这二首诗一出,许多文人都报名军校,秀才,举人,甚至进士也报名了,温参就是其中之一。

  他认为,自己作为排名三百多位的进士,到老能升上四品就是祖宗保佑。

  要是参军,自己作为第一届军校生,又是进士出身,毕业最少都是营尉,相当于五品。

  如果自己干的好,退役了起码也是个提督,相当于三品,那可比自己从文官上晋升道路上可快多了。

  当然不是他一人是这么想的,许多文人见不能中榜,也都想从另一条路拼一拼。

  如果不是军校有体检和年龄限制,估计军校的都被这些人挤垮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