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 第三百七十章 乐大人很冤枉

第三百七十章 乐大人很冤枉

  这时,几封信报从玉京城中陆续传来,将孙修的好心情打断了。

  第一封是张若拿给他的,是他大舅子张羽的,信中的意思是,是鸿胪寺少卿宋奉想请巨阙报社,扭转仕林中对寺卿乐淡的非议。

  关羽还写道,这几月,宁凉两朝互换俘虏,在玉京城中传出了宁凉两国谈判时,乐奉对换俘虏的态度。

  他宁可让凉朝俘虏去做苦工,也不愿换取被俘去的百姓。

  还是凉朝一向爱护士兵,以两人换一人的代价才让宋淡勉强同意。

  这个消息传开后,仕林大哗,清流更是对乐淡是口诛笔伐。堂堂泱泱天朝,文明国度焉能不如那个蛮夷国度的凉朝?

  乐淡为了那些苦工,竟不顾沦落在凉朝中的宁朝百姓。

  这些天鸿胪寺的压力非常大,经常有士子去鸿胪寺抗议,让乐淡致仕。宋奉无法,才找上了巨阙旬报。

  张羽做为巨阙旬报在玉京城主编,这件事太大了,他不敢做主,所以写信问问妹夫有什么看法?

  孙修也在考虑,扭转仕林的舆论,这个事非常大。

  现在舆论已经在清流的鼓动下起来了,要是强行为鸿胪寺辩护,效果不一定好,说不定也会把报社给赔进去。

  现在清流也开了一间报社玉京旬报,来和巨阙旬报对抗,他们的审稿人和第一撰稿人是都察院的吴涛。

  这个是自己人,要是自己铁定想保下乐淡,也是可以的,但为了保下他,就有可能暴露这个卧底,这划不来。

  “这群清流不知道是真的傻,还是假的傻。根据谈判的成果看,这分明就是乐大人的谈判策略。

  凉朝一向爱护自己的士兵?这也不知是谁脑子抽了说出这种话,凉朝是几个部族合在一起的。

  用自己的奴隶去换回了别族的士兵,你认为他们真有那么高大上吗?”

  “相公,那凉朝为什么要换回这些俘虏?”

  “这些俘虏都是精锐士兵,如果没有了,部族就没有足够兵力对抗皇族了,估计是他们一起联手逼着大可汗交换的。

  乐淡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尽可能的让这些士兵换出来更多的百姓。

  这次谈判让凉朝吃了大亏,所以他们把谈判经过有选择的爆出来一点,想恶心恶心乐淡。

  可是他们歪打正着,这个事确实不符合我华族的道德观,那些个清流道德人士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体现一下他们的存在感。”

  “那乐大人不是很冤枉吗?”

  “是冤枉,你以为内阁,六部,皇上不知道吗?

  他们知道,但他们不敢出手,要是被那些清流缠住了,你就会惹得一身骚。

  你要知道高层政治人物是不能用道德去衡量的,也不能用道德去绑架他们,他们考虑的是整个国家。

  他们估计也就是装着不知道,想让事情自然凉下来。

  他们只要不出手,那些清流们也就闹一闹,乐大人是不会被问罪的。不过,以后想升宫那就别想了。”

  “相公,我们不能插手吗?”

  “道德旗帜已经让清流们挑起来了,我们就不好出手了。

  如果宋奉早点说,我们还是能在有苗头的时候压下去,现在晚了,乐大人可惜了。

  毕竟他年纪还轻,才四十多就到了三品,这次谈判让皇上非常满意,有很大的机会还是能升上去的。”

  两人摇了摇头,对乐淡的遭遇也只能表示同情了。

  第二天,又来了一封信,这是关雷送过来的密信。

  孙修看了一下暗记,是吴涛发过来的。以前孙修已经交代过他,没有生死攸关的大事不用通知。

  这次他发出了信,就证明是有大事发生了。

  孙修拿出信观看,心中一沉,信上说,程泰和柏良平召集心腹,针对宁皇的多疑性格写了一封奏折。

  吴涛将奏折抄了一份,交给孙修,奏折上将孙修拥有的势力一一列了出来,西川,南越,南方军,海军,巨阙旬报加上玉京城中关系。

  但奏折中并没有说孙修想造反,只是认为很忧虑。现在华族一统,天下太平,为了将来君臣和睦,认为也该将孙修调回京城。

  孙修一看,这不就是莫须有,这份奏折给宁皇的意思就是,虽然我没有证据证明乐安侯想造反。看書喇

  但乐安侯也这么大的势力,万一被下属所蛊惑,就会有可能造反。

  所以,为了社稷,还是将乐安侯调回京中,给他一个闲职。

  孙修认为这封奏折抓住了宁皇的多疑的心理,对他十分不利。

  几天后,汪公公也送来一封信,信中说,宁皇看了都察院的奏折后。

  召集首辅程泰,都察院柏良平还有宫卫首领王公公商议了一天,内容是想将孙修调回京城。

  好在他做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凭着在宫中的地位,还是打听到了,所以立刻通知他。

  孙修叹了口气,他的势力已经大了,已经威胁到皇帝的地位了。就再离皇帝远,也躲不住了。

  孙修并不想造反,他也没有资本造反,虽然他手下人别的都能听他的,但让他们造反,他们也是绝对不愿意的。

  造反都是要将大义名份拿在手中,再加上金钱,人才,军队才行,最后的三样他都有,但最主要的还是大义名份。

  宁朝在宁皇励精图治下,灭南越,征西川,一统华族,在仕林百姓眼中都是一个好皇帝,伟大的皇帝。

  大义名分被他紧紧的握在手中,孙修要是造反,百姓是不会拥护的,

  那时宁皇不用出兵,只要一道圣旨,孙修不说乖乖投降,最少也得远走海外,再也不能回返故土。

  孙修考虑了半天,他又笑了,我考虑这造反的问题干嘛?

  我本来就不想当皇帝,只是不想一生就这么平淡的过去,这样也太对不起穿越者了。

  皇帝要召我回去,我就回去,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但要是皇帝,我的姐夫要是不能保护住华族?

  那大义名份就会被我抢过来,那时我登高一呼,我的手下就会重聚于我的麾下,华族我保了。

  那时四方胡虏,敢称兵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孙修想到这里,顿时念头通达,心中也是一松,既然自己想通了,那我就自己回去吧!省得他们胡思乱想,认为我要造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