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 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战

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战

  那位邓姓大汉道:‘你想报仇,就得去找耿大哥,他是穷人的队伍,手下有一千多人。’

  张家老大道:‘可听说,那个耿大哥是叛匪。’

  ‘人都活不去了,当叛匪又如何?记清楚一句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你们去不去,反正我是活不了了,我反了。’

  周围的百姓是看着张家家破人亡的,又想到税吏说的,明天还要来,打了一个冷颤。

  明天,张家的遭遇就是自己的遭遇,反正都要死,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大家一致同意反了。

  大家收拾好,进入云雾山区,投奔了耿齐。

  在云雾山区,耿齐接待了这些百姓,这不是他接他第一批了。

  他知道了西川的百姓已经被压榨到顶点,他们已经就要爆了。但要爆之前,就要点燃了。

  于是,他带着人就攻占玉山县县城,救张小妹,杀了贪官及税吏,并开仓放粮。

  一时,西川的震动,这个是第一个被攻占的县城,朝廷马上调集人马,要扑灭这股火焰。

  他们也知道,百姓的心中都压着一股火,如果不马上扑灭,这股火一定会成为燎原之势,烧遍全西川。

  一万军队浩浩荡荡的向着玉山县扑来,敌进我退,耿齐马上放弃了玉山县,带领愿意跟着他的人,进入云雾山区,又打起了游击。

  这让带队的西川将领尴尬了,云雾山区幅员广大,要想从中将这几千多人找出来,并剿灭,那是不可能的。

  可又不能走,一走,他就回来,今天杀几个下乡税吏,明天杀几个土豪劣绅,让他是不甚其扰。

  没办法,只得把守几个主要路口,尽量堵住他们出山的路。

  耿齐在山中,宁海商会的商人通过小道,源源不断的给他送补给,再加上自己开荒种地,日子过的很是不错,

  他在山中,将青壮挑了出来,由常绪训练,等军队练成,敌疲我打,就杀出去。

  …………

  一段时间后,在锦官城,盐价已经涨到到了四十倍,这时盐已经不是盐了,已经变成卓良吉他们的炒作工具了。

  他不光囤集宁朝的盐,也贿赂西川的盐道官员,将远道运来的西厦湖盐也囤集了一批,造成了西川缺盐的恐慌。

  因为收的盐过多,连宁朝的盐价也开始涨了起来。

  卓良吉大为得意,他估计了一下,通过此次行情,他们能在西川收割到五百万两白银。

  期间,王望舒在巨阙旬报上,大声疾呼,宁朝不缺盐,是某些奸商囤集,才造成了盐价上升,矛头直指卓良吉一伙。

  还要求官府也要出手,打击奸商,将盐价降下来,批发市场市场的盐不能卖给奸商。看書溂

  这下,卓良吉急了,批发市场就是期货市场,他在市场中已经下了大量的买单,连盐场未生产的盐都买了。

  要是巡抚许兴同意了王望舒的意见,其实也是孙修的意见,真的将他踢出批发市场。

  那宁海商会就会得到大批的盐,来平抑盐价,那他手中高价买来的盐岂不是压在手中,会赔的一干二净的。

  他也找了几个笔杆子,在巨阙旬报上反驳王望舒。

  并通知背后的程家,让他们给许兴施压,不得干预市场行为,断绝了孙修想通过官府平抑盐价。

  卓良吉还派人盯住宁海商会控制下的盐场,确保这些盐没有运到西川。

  可他不知道的是,王望舒已经通过海军,秘密的从于济、彭金的私盐场,运了大批的盐囤积到了宁海商行。

  一天后,就要打压卓良吉炒起来的盐价。由桑纵赶到锦官城,亲自坐镇。

  锦官城,清晨,各大盐铺均排着长长的队,大家知道,盐的价格是越涨越厉害。

  今天不买,明天就是另一个价了。这玩意还是人必须的,不吃不行。

  可今天,宁海商会下的盐铺都贴出了告示,本店货源充足,全西川统一价一斤一百十文。

  这价格,整个锦官城沸腾了,以前是一斤十文,现在的盐价已经涨了五十倍,一斤五百文了。

  宁海商会卖一百文一斤,真是良心价。于是,疯狂抢购,生怕买少了。

  这下,卓良吉一伙惊了,为了拉回价格,也派人去宁海商会大批买货。

  宁海商会手中有盐,根本不慌,你要买,就卖给你。

  一天后,宁海商会又降价了,一斤九十文。二天后,一斤八十文。

  这时,卓良吉等炒家已将全部资金都投入了这场投机中。

  他们商量之后决定,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价格拉回去。

  不然要是让宁海商会将盐价打压下去,大家都得倾家荡产。

  于是,先放出消息,宁朝沿海又遭风灾,盐场受灾,在百姓中造成恐慌。

  让西川百姓和他们一起去买盐,好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

  又疯狂的调集资金,并抵押房产,店铺等不动产,把资金全拿出来囤货。

  只要将宁海商会的盐买光了,那这价格就能又拉上去。

  三天后,价格持续下跌,一斤七十文。四天后,一斤六十文。

  这下,西川人买的少了。因为,有些聪明的人心想,已经连降三天了,那我能不能明天去买?

  说不定明天还会降呢!要知道,一斤可是差个十文呢!

  宁海商会连降四天,让卓良吉一伙中有人慌了。连续买了四天了,宁海商会的还是有盐。

  还不如趁价格还有一斤六十文这个点时,将盐卖掉,应样还能赚点毛利。

  要是还是降价,降到五十文,那自己就会赔钱,因为自己买盐的价位就是五十文。

  四十文,元气大伤。三十文,就会破产。

  二十文,倾家荡产。降到十文,价格回到从前,那自己就得流落街头了。

  于是,卓良吉一伙就有人偷偷的将他的盐出货了。

  这个时候,桑纵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他们没想到,卓良吉他们竟然有这么大的资金!

  囤的盐每天就像流水一样减少,按这速度,两天后,就没盐了。

  到时,宁海商会没有了盐,价格又得涨上去。这场经济战,就只是挣了钱,没有达到报复程泰的目的。

  好在,西川人缓过神来,买盐的人少了许多,这样减轻了货源压力。

  扭转乾坤的一点是,卓良吉那一批人中,他们顶不住了,偷偷的卖了他手中的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