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221.为什么要用盐

221.为什么要用盐

  “小王爷,胡远山、唐年他们三个县试都过关了。”

  朱由崧眼眉一挑:“这倒是个好消息,张师辛苦了,接下来就该是府试了吧?”

  张桂沁应道:“是,府试是在四月初二,于今天不如两个月的时间。”

  “那让他们趁着不多的时间再好好复习一下。”朱由崧交代道。“鱼、肉之类的也多给他们补一补。”

  张桂沁笑了笑:“一日三餐,每日都有荤腥,这已经足够了,过则不及。”

  朱由崧点了点头:“那就依着张师的意思办吧,对了张师,如果胡远山他们都中了茂才,接下来洛河书院是不是要分舍了?”

  “小王爷说的是,”张桂沁报告道。“接下来书院要实施三舍制,那些从管墨艺塾升上来的孩子进的是外舍,外舍学制三年,若三年内不能考入内舎或中了童生,便只能劝其离开书院了;内舎学制也三年,若三年内不能考入上舍或中了秀才,便一样只能请其离开书院了;至于升入上舍之后,学制两年,届时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离舍。”看書溂

  朱由崧算了算,若是从管墨艺塾的基础班开始读起,到离开洛河书院,一共是十一年。

  那么,花十一年培养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中举的秀才到底值不值得呢?

  或许是值得的,毕竟,明代晚期,秀才可是地方上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若是其中还有一两个能中举,甚至出了进士,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甚至那些中途淘汰的学生们也并非是不可用的,《毬报》的撰笔人、各处商号和工场的管事,等等等等,都是需要真正的“自己人”去填充的。

  所以朱由崧笑道:“那如果胡远山他们几个今次就中了秀才,是入内舎还是入上舍呢?”

  张桂沁正色道:“以他们的制艺水平,中了秀才也是侥幸,所以,仍只能是内舎。”

  朱由崧若有所思:“看起来,张师是把胡远山他们几个当成开山大弟子了,有优待啊!”

  张桂沁叹息一声:“小王爷说笑了,桂沁也只是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

  张桂沁怎么想的,朱由崧并不在意,所以既然张桂沁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朱由崧便岔开道:“行了三舍法,再加上管墨艺塾这边的学生会源源不断的分流到书院,是不是需要立刻就招募新的讲郎、教导了。”

  朱由崧说起了正事,张桂沁也正色起来:“目前书院里有一名讲郎负责外舍,若是学员增加,恐怕要增加至两至三人,内舎这边目前可以由桂沁暂代,但最好还是能先找一名讲郎,待日后,桂沁可以主要负责上舍学子的教导。”

  朱由崧同意道:“那就今年先再招收一名外舍讲郎、一名内舎讲郎,张师对两位讲郎有什么要求吗?”

  张桂沁说道:“外舍讲郎必须是秀才出身,最好是增生或廪生,附生总还差了点;内舎如果能请来举人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举人难请,实在不行选贡生也行。”

  选贡生是监生中仅次于举监生的存在,原本是有优先授予教谕、主薄这样低品官员的资格的,但眼下大把进士、举人都没有实缺,又怎么可能轮到选贡生去当官呢,所以,不少选贡生只能在国子监里熬日子,也因此,如果可以提供足够的束脩的话,是不难请来任教的。

  朱由崧也不敢保证能为洛河书院找来举人老师----毕竟不是给自己找老师,提供的束脩也不能太过超标了----所以便道:“一事不烦二主,就拜托张师辛苦一下了。”

  张桂沁应道:“那桂沁就跟几个老朋友写信问一下,看他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张桂沁走了,朱由崧扭头吩咐道:“让姚力来一趟!”

  已经回到朱由崧身边的赵山立刻出去传话,不过姚力现在调到福庆号去了,所以一时半会是没办法出现在朱由崧面前的,因此趁着姚力没来之前,朱由崧便让面前使唤的宦官们在燕居殿的回廊上摆上箭靶,供他练习射箭!

  是的,朱由崧很清楚,他根本无法在当前条件下寻找到合适的抗生素,也无法合成各类有效的专门药品,所以,维持健康及长寿的关键就是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以强健自己的体魄,抵御可能出现的病魔。

  整整两壶箭射完了,朱由崧的双臂都有些酸软了,但朱由崧觉得还没有训练到位,便不顾还比较寒冷的天气,穿过重重庭院,来到王城马场。

  提前得到紧急通知的马官们已经替朱由崧准备好了他的坐骑,一匹两岁口的蒙古小马。

  朱由崧先手抓大麦喂了这匹名叫踏月的小母马,等小马把他手中的精麦舔食干净后,朱由崧亲自替小马安上马鞍,然后由边上的马官代为束紧后,这才翻身上马,驱使着踏月围绕着已经铲平了积雪的马场缓步绕行起来。

  等踏月的身子活动开了,朱由崧在马官的护卫下慢慢加速,让踏月小跑起来,只是朱由崧目前还不敢让踏月跑的太快了,毕竟,他和踏月的年龄都还太小了,显然无法驾驭彼此。

  骑着踏月在马场上绕行了十几圈后,朱由崧心满意足的下了马,又抓起精麦喂了两口,这才让马官把踏月牵下去洗漱,而他本人又耍了一会石锁,这才回燕居殿沐浴。

  朱由崧沐浴完出来,便一眼看到了从椅子上站起来的姚力,于是问道:“等了一会了?”

  “没有,刚刚才到,倒是让小王爷久等了?”

  朱由崧不想多说废话,便径直问道:“年后接手福庆号到现在有什么问题吗?”

  姚力回应道:“小的查了查账目,发现用了很多的盐,虽然,对于王府来说,花不了多少钱,但盐本身就是钱,与其用来降低香皂的成本,倒不如直接卖盐为好。”

  朱由崧反问道:“你是听俞义说的,香皂其实可以用碱来制作吧?”

  “是!”姚力承认道。“用口碱的话,其实没多几个钱!”

  朱由崧摇头道:“用口碱或草木灰的确也能实现皂化反应,但做出来的就是香胰子,而不是香皂了,卖香胰子的,天下有的是,人家凭什么要买福庆号的呢;另外,盐的确是钱,但徽商不是没长眼睛的,若是王府拿盐去私卖了,王府手中的盐引就不值钱了,所以,市面上不允许多出这部分盐来,倒是用在制皂上,两淮方面才好近乎白送。”

  姚力明白了:“是小的想糊涂了。”

  “没事,你也是不清楚其中关节。”朱由崧摆摆手。“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