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从阴谋论的角度讲,孙承宗这个时候再三辞职,除了被阉党组织的言官、扒干净老底、羞于见人外,还有甩锅的意图----袭击耀州的行为已打破了辽东战场上的相持局面,明军所面临的将是后金疯狂的报复,而新败过后的明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形势堪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担任辽东督师的职务,就相当于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

  所以说,天启帝和阉党的政治经验还弱了一点,看到孙承宗主动放弃兵权以及一年六七百万两银子的军饷控制权,便不明就里的坠入了毂中,轻易的就让孙承宗金蝉脱壳了。

  然而,捅下了娄子的孙承宗走了之后,他留下的烂摊子由谁来收拾呢?

  天启便寻朝堂后,思来想去,最终选择的是高第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经略蓟辽。

  高第,字登之,滦州(唐山滦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为官清正廉洁,颇受人民爱戴,曾任临颍(今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县令,大开官仓赈灾救荒,“医活数万人”,在巡抚大同期间,更有掏个人腰包助边将抚赏的光辉行为,军中口碑极佳,天启四年(1624)一度致仕,然而不足一年又复出,任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也算是文臣中比较知兵的。

  作为忠君爱国的臣子,高第自然是不能拒绝国家的任命的,便在危难中接过了重任。

  然而,知兵的高第到任后,很快发现了孙承宗刻意隐瞒的窘境----兵马溃散、人心不齐----很显然,以现在辽西明军的情况,根本不可以与后金主力会战。

  高第有些晕了,此时兵科给事中李鲁生给他支了一招:赶快收缩兵力,撤离没有城防设施的右屯、锦义等地,归并坚城宁远,坚壁清野,深沟固垒,做好迎战准备,如此或可以“遏贼不得西突。”

  高第此前已经觉察到宁远以东的锦州、松山、杏山、右屯等城不是“大而朽坏”就是“小而低薄”----孙承宗几年下来花了近千万两银子的筑城费用,结果是筑下的城池根本没用,真是没什么可以说的了----而这些地方又全是“前锋游哨之地”,他本来的预案也是“夏秋无事防护屯种,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

  如今一听李鲁生的提醒,顿感形势紧迫,于是紧急向关外发出严谕:“昨日边衅已开,敌人寻思报仇,将大举来犯,此何等时也,犹不思护内而防外乎?”

  于是高第便严令前线各级将领迅速撤离右屯、锦义等没有城防设施的地区,集结在坚城宁远“共图防守之策。”

  但高第的命令被那位民科军事专家给硬顶了回去:“据锦右粮屯通判金启倧呈照,锦、右、大凌河三城皆前锋要冲······兵法有进无退,锦、右一带既安设兵将、藏卸粮料、部署厅官,安有不守而撤之?万万无是理······锦、右动摇,宁前震惊,关门失障······必如阁部言之又让,至于无可让而止,今只择能守之人左辅守大凌河,樊应龙等守右屯,更令一将守锦州······三城屹立,死守不移,且守且前,恢复必可······则听之能者,本道说一声明白便去也。”

  不过有个问题是,关于阉党干将李鲁生提出的“收散兵归并宁远坚守,坚壁清野(坚壁清野就包括收走或销毁右屯粮料);吊死扶伤,严惩柳河败军之罪魁,鼓舞士气;要毛文龙提兵牵制,使老奴首尾不得相顾”三项主张是走的公开讨论途经,而这位民科军事专家却是以揭帖的方式宣布绝不执行的。

  揭帖不是上疏,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传单,这位民科专家拿来在军中广为散布,鼓动舆论,却不正儿八经的跟上级探讨,不跟朝廷争辩,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暗搓搓的自行其是,就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了?

  有人肯定会说,既然这位民科专家如此跋扈,拿下他的职位就得了,可问题是,这位民科专家一贯见风使舵,如今更是对魏忠贤吹捧有加,所以,阉党高层拿他当自己人来看,以至于不久之后的天启五年十二月,在当时辽东官员大批被处理的情况下,此人还高升了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仍管宁前道,实属异数。

  为此,后来抚宁侯朱国弼在上疏中专门做了揭露,即所谓“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既然这位民科专家已经公然的拜在魏忠贤的门下,那么即便高第这边有李鲁生的协助,依旧是奈何不了这位的。

  既然高第奈何不了这位的阳奉阴违,那么来年大战的开始阶段明军的被动也就可想而知了······

  “世子爷,谢舍人急报!”

  朱由崧一边把玩着手中的小零件,一边头也不抬的对裴渡说道:“念!”

  裴渡这才大致报告道:“谢舍人说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土人攻我乙字庄未果,宁总教头率民团随后反击,一举击破十七个土人村寨,斩杀土人精壮八百余,虏获土人二千七百百余口,以上多为老少妇孺,请示如此处置。”

  朱由崧眨了眨眼:“这土人倒是不禁打呀,民团才训练了几个月,兵力又不多,居然能横扫一片,收获还这么大,真是不可思议,对了,收获这么大,我们损失多少人呢?”

  “战死者五十七人,重伤者七十余人,其余轻伤,”裴渡又看了一眼报告后,向朱由崧说明道。“重伤者中有几十名是普通的屯户,应该是到后来上阵的人手不够了,紧急拉上去充数的。”

  朱由崧搁下手中物件,想了想,决定道:“战死者查一下有没有亲戚在河口的,把许诺的地分给他,若是没有亲戚的,我们给他们建祠堂,保证香火血食不绝,人不做孤魂野鬼;至于重伤者或其他有功人员,按约定赏赐就是了,不能让人流血又流泪。”看書喇

  说完这些,朱由崧接着宣布土人的处理方式:“土人妇女,先安排给这次有功人员为妻妾,其余的和小童一起看管起来,做些清闲活计,不要让人死了,日后逐一分配给那些表现较好的屯户,至于土人男丁,我们现在的移民还很少,有些前期的苦活累活就让他们做吧,其中干活卖力的、愿意归化的,三五年后可以一样视作移民,分配土地给他们耕作,日后一样授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