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驸马> 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军入关2

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军入关2

    崇祯帝看过隆武帝所写之信后大怒,但又无可奈何。他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最后只能当作没有看见,没做任何回应。黄得功兵少,袁继咸所招之兵都为新募,短期内也不具有击败隆武军的实力。而隆武帝也并非目前崇祯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暂且罢兵。明面上没说,但实际上崇祯帝却接受了隆武帝的罢兵建议。

    还有就是,为了解决兵员不足的问题。朱聿键以隆武帝的名义下诏,宣告废除天下贱民,准许他们从军。此举不仅让他让他在苏浙得到了近三万士卒,还收获了一个仁义之名。而且这些贱民处于整个大明的最底层,论吃苦耐劳的程度,远超常人。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朱聿键感恩戴德,并愿意为之效死。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朱聿键获取了无与伦比的政治资本。即使忠于崇祯帝某些官吏,也对朱聿键赞赏有加。而普通士民,也多支持于他。其声望如日中天,甚至有人开始私下讨论他和崇祯帝,哪个更适格当大明的皇帝。

    实际上,在乱世,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但这些言论一传来,却可以直接挑战了崇祯帝的正统性,而引得更多人投向隆武帝。这个在乱世,就犹如一个标杆,使更多的有才之人汇集到他的身边。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的日子无疑更加难过。

    临近新年,天气变的越来越冷,却没有一点即将过年的气氛。京师已经全面戒严,外九门中也只有西直门和安定门两门每日开放一个时辰。城墙之上,或坐或站,满是士卒。偶尔传来响鼓之声,传达时间,也提醒士卒小心戒备。

    京师的街道上,拥满了乞丐,都是从各地逃入京师的。每日都不断有人饿死、冻死或者因感染瘟疫而死。衙役每天一大早将一车又一车的死人拉出城,来不及安葬的就直接推进西山的沟壑里,恶臭盈满了整座山谷。

    而活着的人,情况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粮价飞涨,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连朝廷官员中都有人饿死,更不要谈其他的普通人了,老鼠、树皮都成了紧俏物。而且,京师里面的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的事情不断发生,连王侯公卿都招募家丁以求自保。

    崇祯帝站在午门口,近百禁军和锦衣卫卫护周边。看新建伯王先通骑马越行越远,他眼圈微红。心中不禁感叹,疾风识劲草,板荡识忠臣。通州危急,众臣战栗无语,唯有王先通主动请命,要求与鞑子决一死战。而崇祯帝能提供给他的也不过三千京营士卒,连他自己都不确信能否守得住通州。

    李邦华上前微微躬身,“陛下,今日有士卒上报,有少量鞑子游骑出现在安定门外。为了避免出现变故,老臣还需要去那边盯着。”

    崇祯帝点了点头,“你去吧!”

    李邦华拱手退下。

    京营提督吴襄上前,“陛下,那属下也告退了。最近京师比较乱,微臣还要巡防九门。”

    崇祯帝看了吴襄一眼,问道:“吴提督,辛苦了。朕交待你办的那件事事可办好了?”

    吴襄回道:“微臣已写信给犬子,让其领兵来援救京师。但辽东诸军缺饷多日,而又有满虏在东牵制,犬子能调之兵实际上并不多。但请陛下放心,犬子已回信,他会亲自领两万精骑援救京师,大约五六日便能赶到。”

    崇祯帝微微点头,“别的话,朕也就不多说了。你父子都是朝廷的顶梁柱,待将鞑子赶出关后,朕定会重赏你们。”

    吴襄道:“这是微臣父子分内之事,不敢求赏,只愿为陛下效死力。”

    崇祯帝摆了摆手,吴襄带亲卫离开。东侧传来隆隆炮响,大明的将士还在与清军交战。他站在原地,神色愁苦。过了半晌,最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下令道:“回宫吧!”

    文华阁内,侯方域将奏折按轻重缓急分成三叠,依次放在案几上,接着拱手向崇祯帝道:“陛下,微臣已经分好了。”

    崇祯帝点了点头,“你已经看过,可有什么要告于朕的?”自崇祯帝第一次见侯方域后便对他有特有的好感,因为后者没有功名在身,崇祯帝不能对之委以朝廷官职,便留他在宫中担任编修。平素遇事也多询问于他,甚至让他帮助处理各地上传的奏折。侯方域分类之后,他会认真的再看上一遍,从不过夜。但今日他心情不宁,不愿再看。而且各处上呈的奏折,没有一件能让他舒心。

    侯方域侍立在旁,恭恭敬敬的说道:“多是满清肆虐,各地的求援,但也有几件有利于大明的喜事发生。”

    “喜事?你继续说。”

    侯方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满虏拿下昌平之后,向东进攻居庸关,被总兵唐通所击退。天津总督骆养性上书,他已令手下将领熊通率八千精兵北上,现驻扎于香河,并击退了鞑子的进攻。有一队分散的清军在涿州境内被一批乡勇击破,丢下近百具尸首后狼狈逃窜。在房山,当地一伙流贼与鞑子交战。虽然他们被鞑子击破,但鞑子也遭受了一些损失。而之前在京师周边的作乱其他流贼也多痛恨鞑子,不断袭击他们,大折了鞑子的锐气。”

    崇祯帝脸带喜色,“还有这等事?”

    侯方域点了点头,从奏折里取出与之有关的呈给崇祯帝。

    崇祯帝看过,想了一会道:“能否招抚这些流贼为朝廷所用?”

    侯方域摇了摇头,“学生以为不可。这些流贼之所以与鞑子相战,不过是鞑子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朝廷欲要招抚他们,就必要给予其军饷和粮草。而目前朝廷,连禁军都已缺饷,哪里还有多余的来招抚他们?陛下大可以写一封圣旨,传诏四方,号召百姓共抗满虏。至于其他的,学生以为还是暂时不做为好。”

    崇祯帝微微点头,“你说的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2.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3.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4.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5.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6.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8.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9.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0.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11.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12.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13.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14.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15.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16.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7.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8.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9.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20.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21.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22. [历史军事] 夙志
  23.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