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正德崛起> 第九百零五章 未雨绸缪

第九百零五章 未雨绸缪

    弘治皇上看着眼前的两位阁老。</p>

    见到他们那后悔愤怒的神情后。</p>

    没出出言道破事实,反而在一旁不忘记煽风点火的说道:</p>

    “两位阁老,当初的事情你等可还记得?”</p>

    说完这句话之后,弘治皇上就朝着殿下的两位阁老望去。</p>

    要知道在当初,就是这些朝臣,在听闻到刘大夏的作为之后,非但无人站出来斥责与他,反而纷纷拍手叫好,一时之间,刘大夏小小一个车驾清吏司郎中,竟然被吹捧成了仕林楷模,继而这才有了刘大夏后续的仕途通达。</p>

    今日弘治皇上之所以重提此事,除了为消解当初初闻此事的怒气,顺便也想教训这些当初自以为正确的朝臣一番。</p>

    而大殿之下的两位阁老,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话语之后,神情变得越发苦涩起来。</p>

    呆立当场,不言不语。</p>

    弘治皇上看到这般情况,有心想将事情的实情,告知两位阁老。</p>

    可话语到了嘴边,弘治皇上还是停了下来。</p>

    此刻朝中情况如何尚且未知,虽然大半部分朝臣,在听到迩摩郡送回白银的消息之后,一定会转变立场。</p>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现类似刘大夏之类的愚忠之辈。</p>

    而弘治皇上若一旦说出,这海图和造船图纸未曾损毁的消息,想必两位阁老就会顺势询问下去,继而自己和燳儿在天津卫的布置,也有可能暴露的风险。</p>

    此刻诸般事情皆未落到实处之时,弘治皇上也不敢冒着风险。</p>

    所以看着神情苦涩的两位阁老,弘治皇上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将此事暂且隐瞒下来。</p>

    也正好借着迩摩郡白银回来之时,将此旧事重提,让朝臣内部先来上一波,看看有多少朝臣,是站在赞同开海这边的。</p>

    思虑片刻之后,感觉这样可行的弘治皇上,直接对着两位阁老说道:</p>

    “迩摩郡海船已然回航,估计此刻应该已在天津卫海港停靠,朕打算派遣京营前去迎接押送这些白银回京,朝臣这边,两位阁老也可派人前去,即为见证,也为迎接,可好?”</p>

    神情复杂的两位阁老,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话语之后,纷纷躬身应是。</p>

    两人又在朝堂之上站立片刻,见到再无他事之后,请辞退去。</p>

    ……</p>

    刘健李东阳两人,回到了六部班房。</p>

    因为此等事情无法也无须隐瞒的缘故,所以回到内阁之后。</p>

    坐与内阁之中的两人,在商讨一番之后,一个个小吏就被派了出去。</p>

    将户部和工部的主事纷纷传召至内阁班房,开始安排起各自的任务来:</p>

    户部右侍郎陈清,被两位阁老任命,即刻赶去天津卫迎接、清点。</p>

    同时下文整个户部,让所有官员小吏,速速整理手头上的各项事宜,为接下来的清点工作,做好准备。</p>

    工部尚书李鐩,命他速速从各省征调船匠,搜寻有制造海船经验之人。</p>

    顿时,工部和户部,因为两位阁老的命令,而开始忙碌起来。</p>

    与此同时,迩摩郡白银已经回航的消息,也开始在其他几部班房之间传扬起来。</p>

    八百七十万两这个数字,更是像风一般传扬开来。</p>

    所有的朝臣,在听闻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p>

    甚至是当个笑话一般,毫不在意。</p>

    可是随着传播的越来越广,说起这个数字的人越来越多。</p>

    尤其是在得到户部右侍郎陈清和工部尚书李鐩的确认后。</p>

    之前以为是一个玩笑的众人,全部震惊在了当场,所有人一脸呆滞的接受着这个消息。</p>

    迩摩郡开矿肯定会有营收,这在之前,就是众朝臣之间的共识。</p>

    毕竟银矿也并非倭国独有,大明这片浩瀚土地上,也有无数的银矿,在不停的开采熔炼着。</p>

    甚至之前就有好事的朝臣,通过大明这边银矿的营收,推算那迩摩郡的营收,一年也就几十万两罢了。</p>

    毕竟大明现有银矿的例子在这里放着。</p>

    可是让众人想不到的是,此去才不到四个来月,居然就熔炼出这么多的白银!</p>

    八百七十万两!</p>

    一些扔不相信的朝臣,甚至还跑去内阁确认,询问这八百七十万两,是不是银矿石的重量,毕竟那东西十不存一,多一点也说的过去。</p>

    可是在得到两位阁老的否定,并且说出他们已经亲眼看过新宁伯奏章,表示这个数字没有记错后。</p>

    前来问询的朝臣傻眼了。</p>

    八百七十万两,那得有多大的体量啊。</p>

    就当众朝臣一脸震惊,不停惊叹的时候。</p>

    忽然有人发现,两位阁老在召唤过工部和户部后,又有人将兵部尚书刘大夏召唤到了内阁班房。</p>

    召唤兵部尚书干什么?</p>

    所有见到这一幕的朝臣,忍不住一脸疑惑。</p>

    而在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让一众朝臣们皱起了眉头。</p>

    这刘大夏在进入内阁之后,内阁之中就有训斥的声音传来。</p>

    众人虽然不敢近前,可是也大概听到了一些类似‘海图’和‘造船图纸’一类的话语。</p>

    稍一思索之后,在一旁看热闹的众朝臣,顿时明白过来,这应该是在说被刘大夏付之一炬的那些海图和造船图纸了。</p>

    可是此刻提及这件事情干什么,而且听两位阁老的语气,貌似还是训斥居多。</p>

    为何?</p>

    就在一众人疑惑的时候,一个朝臣站在一旁,小声的说道:</p>

    “看方才工部尚书去寻找船匠的命令,我估计,两位阁老这是在训斥刘大人,训斥他当初为何烧掉那些海图吧。”</p>

    这个官员说完之后,四周听闻此话的朝臣,面面相觑一脸疑惑过后,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p>

    陆运行不通,眼下运送这迩摩郡的白银,最好的办法就是海运。</p>

    可大明的海船有数,虽然眼下分布在几处水师当中,可这些东西毕竟也是陈年旧货,总有损坏无法使用的那天。</p>

    而等到那时,新建海船就成了运输这些白银的关键。</p>

    可造海船的图纸,却在成化年间,就被刘大夏烧毁了。</p>

    想到这里的众人,瞪大眼睛不说,眉宇之间更现后悔的神色!</p>

    原本唾手可得的东西,可到了现在。</p>

    众人却不得不为如何运送一事,开始未雨绸缪起来。</p>

    早知如此,当初不烧毁那些海图就好了!</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