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第135章 源头,良心,会痛否

第135章 源头,良心,会痛否

是夜,

幽暗的天空闪烁着点点繁星。

谷口数百步外,架设起了一个个火堆。

一个个将军和士卒,相互间隔一段距离,围坐各处火堆周围,默默啃着手里的干粮大饼。

不远处,则是一座座支起的军帐。

干粮和帐篷物资,都是让大营送来的。

远远的传令,远远的放下,再前去取回。

麻烦是麻烦了点,但瘟疫事大,必须谨慎一点。

否则,万一有个好歹被染上,军营密密麻麻的几十万人……

其中一座火堆旁,坐着秦侯爷和两位军师,外加一群将领。

所有人毫无例外,不时抬目瞅了眼贾诩。

一众将军身份稍低,不好说什么,只是满脸的郁闷。

诸葛亮也是如此,地位同等,没法出言怪罪,只能每隔一会儿就叹息一声。

秦侯爷倒没有任何顾忌,时不时的瞪上一眼,来宣泄心中的郁结。

被目光集中盯着的贾诩,几乎如坐针毡,不得不第多少次开口苦涩道:

“主公,诸位将军,还有孔明兄,大家都尽可放心,诩可拿项上人头作保,大家绝不会染上疫症,那名军卒属于前期,前期!!诩反复观察了几十例,还从未有在前期隔空传染的先例,不然诩也不会如此大胆的把主公和诸位带到此处。”

“……”

秦侯爷翻了个白眼。

假如都染上了,你拿脑袋担保还有个鸡毛用?

反正等同致死绝症,左右都是个死。

沉默了一会儿,坐在右手的宇文剑突然好奇问道:“军师,今日那名染疫兵卒是哪里来的?”

闻言,一个个将领再次将目光集中了过去。

秦侯爷目不斜视,心中已有了猜测。

雷豹一边盯着眼前的火堆,一边眼角微微颤动吃着干粮。

诸葛亮或许也猜到了什么,眉头皱了皱,似有不忍。

“来源?”

贾诩看了眼秦侯爷,随口道:“前段时日,诩前来东平的路途,经过一偏僻村落,村中的村民都患此瘟疾,几十口人几近死绝,为防外传,诩只得令人焚烧了此村,却不料随行的一批军卒还是染上了,不过都已被隔开到人迹罕至地带,不会造成传染风险。”

“那个……”

雷豹有点坐不住了。

瞥了眼贾诩,脸色颤了颤,快速吃完干粮,告罪道:“侯爷,卑职困乏,就先去休息了。”

“嗯,去吧。”

秦天回应一声,又向众人摆手安慰道:“天色不早了,诸位也都去休息吧,不必紧张,隔离只是预防措施,按照军师所说,若有感染,到这个点儿应该已有了一点症状,既然没有,那就代表无事,三天时间,权且当做休整,都放松放松。”

“喏!”

“喏!!”

一众将军得令纷纷随着雷豹离开。

诸葛亮叹了口气,也随之起身入帐。

很快,火堆旁只剩下秦侯爷和对面的贾诩两人。

“说吧,瘟疫的来源……是不是困杀53万俘虏之地?”秦天开口问道。

“是的,主公。”

“果然!”

秦天了然点头。

对此,他并不奇怪,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俘虏之事,诸葛亮到了东平,可能心知肚明,却没有开口询问。

其余众将都没被告知,也没这个必要。

总之,具体内幕细节就只有经手的贾诩和雷豹清楚。

就是他,也只知道一个大概。

当初见雷豹回来后,病倒卧床。

其后自东礁岛登岸,又见雷豹畏惧贾诩犹如虎狼,没忍住问了贾诩一句,却还是没让其讲述详细过程。

但不管贾诩用了何种方法,几十万俘虏最终肯定都免不了一死。

而如此庞大规模的人数挤在四面高墙之内,大批量的相继死亡,集中在一起,可想而知会形成何等恐怖的场景。

活人混合着越来越多没去处理渐渐腐烂的尸山,就很容易滋生出瘟疫疾病。

所以,一场战斗下来,为何胜利一方通常要掩埋战场中敌我双方的尸首?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瘟疫的产生。

“那处地方安全么?有无外传的风险?”秦天沉声道。

“主公放心,对于瘟疫之事,诩绝不敢大意,此地的方圆数里外,诩命人又修建了一圈围墙,将其完全封禁,并且派遣了大量人马驻守,外人绝对进不去,今日那个兵卒,是最近派进去查看高墙内状况的人之一,不慎被传染上的,前面一些染上瘟疫死亡的士卒,也都被焚烧埋葬。”

贾诩连忙保证。

想了下,他又不死心的继续劝道:“主公,此地在冀州西南,位于清河郡与黄河河道之间,当初诩将困杀俘虏之地专门设在这个位置,为的就是便于今日的这道计策,这段黄河处在冀州最西侧,此地以东的黄河河道,一直到出海口的南岸一带,都是皇帝大军的驻扎地,若是从此处抛下染疫的俘虏尸首,轻而易举……”

“我说文和啊,你行事做人……就不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仁德吗?干这种事儿,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你就不怕遭雷劈吗?本侯杀那几十万俘虏,是逼不得已,而且他们是兵,现在呢?不是几十万人,也不是几百万几千万,更不是敌对的士兵,而是大乾足足几个亿的平民百姓,你让本侯如何去下手?”

秦天摇头站了起来,道:

“为防生变瘟疫外传,这件事不能拖。”

“等回了军营,你就立刻命人前去处理掉。”

“烧光高墙内的所有染疫尸体,将那片区域彻底化为一片灰烬!”

……

三天后,

秦侯爷带着两位军师和一众将领,外加一群士卒骑着战马奔向大营。

幸运的是,无一人感染。

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

亦如贾诩所言,敢带着他们前来,就定然做了大量论证以确保安全,而不是头脑发热下的一时冲动。

作为三国时代着名的谋士,智慧不必多说,也不可能做出如此莽撞失常之事。

刚来到军营大门,

一名似在等候的镇北副将就快步迎了上来。

“禀侯爷,一支倭国使者队伍求见。”

“来使让末将转告侯爷,他们可以举国之力,相助侯爷消灭大乾皇帝,并辅佐侯爷登基称帝!”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