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以工代赈

有了阎乐的前车之鉴,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变得鸦雀无声。气氛也变得异常紧张压抑。

百官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忖着,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他们深知嬴政的脾气,如果再说错话。可就没有阎乐这样好的运气。

是真的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百官都谨慎的不敢轻易发言。

此时此刻,胡亥则悄悄地躲在角落里,仿佛与这一切毫无关系一般。

低着头,胡亥的眼睛时不时地瞟向嬴政,看着上方嬴政的脸上慢慢变化。

胡亥心里十分疑惑不解,不知道嬴政为什么,要把自己叫来这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朝堂上依旧一片死寂。

见此情景,嬴政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猛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发出一声冷哼:

“哼!怎么?难道我大秦朝堂之上的满朝文武百策,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给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吗?”

嬴政的声音冰冷而带着威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冯去疾踏前一步,面色凝重地压低声音说道:

“经过老臣近几日全力周旋、积极干预,咸阳城内的粮价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

顿了一顿,冯去疾接着又道:

“待到灾民聚集咸阳,当由朝廷出面大量购入粮食,并将其用于赈济灾民。”

听到冯去疾这番中规中矩的建议,朝堂之上的众多官员纷纷表示赞同,一时间谀声如潮。

然而,正当众人以为此事就此定论之际,内史萧天南却挺身而出,高声驳斥道:

\"冯相啊,您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呀!\"

先声夺人的萧天南,顿了一下之后,苦着脸继续说道::

\"前些日子朝廷下令征召新军,耗费巨资不说,更是直接将咱们的国库给掏空了!”

“而今年的赋税呢,到现在还没收上来呢。您说说看,我们哪里还有钱去买粮食啊?\"

这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众人纷纷交头接耳,面露忧色。

没有足够的钱财,又该如何去赈济那些嗷嗷待哺的灾民呢?

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百官们面面相觑,却谁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危机。

就在这时,李斯看了一眼上方的嬴政一眼,神情有些为难的说道:

“陛下,咱们不是抽调了骊山皇陵的十万民夫吗?”

“不如让这些难民全部去服徭役。一来解决皇陵缺乏的入口。二来可解咸阳灾民之危!”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李斯不愧是李斯,依旧凶狠毒辣!”

而胡亥也忍不住吐槽起来:

[别人灾民好不容易来到咸阳,你却告诉这些人。全部来服从徭役?]

[岂不是一个地狱跳进另外一个地狱?]

嬴政瞥了一眼蜷缩在角落里的胡亥,心中不禁暗骂:

“这方法倒也算得上是一种应对之策。可胡亥这臭小子明明有主意,却偏偏憋在肚子里不肯说出来!”

嬴政越想越气,恨不得立刻冲过去给胡亥两巴掌。

然而,胡亥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依旧默默地待在角落里,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而公子高在听到李斯的提议后,心底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但又无法确切地指出问题所在。

这种莫名的不安让他十分纠结,可任凭他如何苦思冥想,始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就在这时,公子高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灵感。

仿佛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模糊不清的道路。

工智高紧紧抓住这道稍纵即逝的灵光,试图从中琢磨出一些头绪来。

突然间,公子高的脑海里浮现出昨日云中豹劝说他时所举的那个例子。

城外那些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灾民们,被召集进城来建造所谓的公共厕所。

他们通过付出辛勤的劳动,才得以换取那一口果腹之食。

这个场景让公子高不禁联想到了李斯提出的徭役之法。

他开始仔细琢磨其中的关联和奥妙,思维如泉涌般迅速展开。

就在这一刹那,公子高仿佛醍醐灌顶一般,所有的头绪都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公子高赶忙上前几步,对着嬴政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毕恭毕敬地说道:

“儿臣有一个计策,可以有效地解决灾民面临的危机。”

公子高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自信。

嬴政听到公子高的话语后,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微微抬起头。

用冷漠而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下公子高。随后,嬴政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地说道:

“说吧!让朕听听你究竟有何良策?”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嬴政似乎并不在意,但实际上内心却对公子高的提议产生了几分好奇。

其实,嬴政对于这位公子高一直都有着不错的印象。

想当初,如果不是扶苏凭借着长子的身份占据优势。那么嬴政外出巡游。

能代替嬴政,坐镇咸阳监国的人选,恐怕就难以定论了。

毕竟,公子高也是众多皇子中的佼佼者,其才华和能力都不容小觑。

公子高嘴角微扬,眼神坚定且充满自信地说道:

“我们可以雇佣这些灾民来工作,并确保给予他们足够的食物和住所,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他们目前面临的困境,又可为工程提供充足人力资源。”

旁边有人提出质疑道:

“这不就是变相让这些灾民去服徭役吗?只是改了个名字罢了!实际上并无本质区别啊。”

公子高轻轻摇了摇头,微笑着回应说:

“虽然形式相似,但意义却大不相同。以往徭役多为强制性劳动,往往导致民怨沸腾。”

“然而此番举措乃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达成协议——灾民获得生存保障,”

“同时也通过自身努力回报大秦,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公子高顿了顿接着又道:

“况且若善加管理引导,还能培养出一批技艺精湛工人,日后亦对大秦建设,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呢?”

此话一出,在场再次陷入寂静当中。

胡亥听到公子高的话。在心里忍不住惊呼道:

[卧槽,果然不能小瞧人啊。这公子高居然还能想出,这以工代赈的办法。]

嬴政看了一眼角落里的胡亥,瞬间明白过来:

“高说的办法和胡亥说的办法应该差不多。”

“以工代赈 ”

嬴政在嘴里,念叨着四个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