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月笙一早起来就掀开盖在竹筐上的布瞧了瞧, 麦芽已经有小指高,偏黄白色,又细又嫩。

  “哟, 这麦芽可以剪了做糖了, 再长就不好了。”陈秀云也偏头瞧了一眼。

  月笙拿了水瓢, 给麦芽撒了一点水,“成, 我先去把糯米给泡上,蒸糯米时再来剪。”

  过了小年, 月笙就没去镇上摆摊儿了, 都是李重山和李乔两个在看顾, 李轻舟时不时地去瞧一瞧。月笙则在家和陈秀云专心忙年,这麦芽就是四五天前发来做麦芽糖的。

  糯米泡了两个多时辰已经微微发胀,月笙生了火, 把糯米全部用甑子蒸上, 陈秀云则把麦芽一一剪下来后剁碎。

  糯米香味越来越浓, 月笙拿了木铲子试了下, 很容易就碾破了,“好了, 娘, 不用再添火了,可以盛出来了。”

  盛出来的糯米饭稍微晾了晾, 就和切碎的麦芽混合在了一起, 用大瓦罐装好, 放在灶上等它发酵。

  等这些忙完, 就到了准备午饭的时候。早上蒸的玉米粑粑还有剩, 午饭就没太费心思, 只另炒了盘肉丝,煮了钵菘菜汤。

  正煮着汤时,李轻舟和李重山就回来了。

  “麦芽糖做好了?”李轻舟进了灶房帮忙,就发现发麦芽的竹筐已经收起来了。

  “哪那么快,还得发酵呢,少说也还要两个时辰。”月笙指了指在灶上温着的瓦罐。

  李轻舟挠了挠头,家里好些年没做这东西了,都是大伯母他们做了给送些,他还真记不太清了。“要我帮忙不?”

  “还早呢,没什么要帮忙的,而且也不怎么费劲儿。你要是没什么事儿,等会儿吃饭了称几斤黄豆,去吴婶娘那儿定板豆腐吧,免得过两天人家不接活儿了。”

  吴婶娘家就是专门做豆腐的,平日里买豆腐都是一文钱一块。但若是要的多,也可以拿黄豆去请她加工,出个几文钱的加工费就好。临近过年这几天,就多是提了黄豆去请他们帮忙打豆腐的。

  “成,我吃了饭就去。不过称几斤合适?”

  “称个七八斤吧,稍微多做些,到时候炸豆腐丸子,再做些霉豆腐。”

  “要不要留豆腐脑?”

  “唔,留个几小碗就行,那个只能吃个鲜,放久了就不好吃了。”

  吃了午饭,李轻舟就去称了七斤黄豆,送到了吴婶娘家。

  “吴婶娘说了,要明天下午才能去拿豆腐。”豆腐作坊果然忙得很,李轻舟去时,吴婶娘一家人还在忙着推磨磨豆子,屋檐下靠墙摆了好几个麻袋,估计都是装的黄豆。

  瓦罐里麦芽和糯米从上午到下午,一共发酵了三个多时辰,已经出了许多水,能够准备熬糖了。

  几人用干净的棉布把麦芽水全部挤出来,残渣则留着喂鸡鸭。

  麦芽水在瓦罐里“咕嘟咕嘟”开着,月笙拿着木铲子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搅拌。麦芽水越来越粘稠,直到瓦罐里冒出许多泡泡,月笙才把瓦罐端下来。

  他倒了一小部分糖浆装进小瓦罐里,等晾凉了就可以拿筷子搅着吃。

  剩下的则趁着还热时,不停地拉扯,直到发白变硬。然后就可以切成小块,裹上炒熟的糯米粉,做成麦芽糖块。

  第二天下午,李轻舟就去吴婶娘家把豆腐背了回来。七斤豆腐,最后拿回来十六块豆腐,一罐子豆腐脑,还有些豆渣。

  豆腐脑虽然已经凉了,但直接吃滋味也不错。家里除了李轻舟兄弟俩喜欢吃咸豆腐脑,其他人都偏爱甜的。

  当天月笙就取了四块豆腐,上锅蒸了一小会儿后,全部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摆在竹筐子里,拿棉布盖上,放在了角落阴凉处。等过个三四天,豆腐块就会长一层白毛,到时候在用白酒、盐、胡椒粉调碗汁儿,沾湿豆腐后裹上一层辣椒面就可以装进坛子里。霉豆腐配稀饭馒头或者拌饭吃正好,放几个月都没问题。

  之后月笙又拿了几块豆腐剁碎了,混着肉末和面粉,炸了许多丸子。至于剩下的豆腐,则用竹篮子装了,吊在土灶上方,这样就不容易酸。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年三十越来越近,家里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为过年做准备。

  炒瓜子、炒花生、打年糕、剪窗花、大扫除、杀鸡……每天都有不同的事儿做。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

  一大早,家里人就都起来了,忙着把院门贴上新的桃符,每个窗子都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走廊上也挂起大红灯笼。

  今天的重头戏是晚上的团圆饭,早中两顿便都吃的简单。

  过了中午就要开始准备团圆饭了。

  最先准备的就是包饺子,和面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一家五口人都围在桌子前忙活,连嫣嫣都做的像模像样。因着过年,饺子馅儿也准备的比较丰富,有韭菜鸡蛋、猪肉大葱、猪肉白菜、韭菜猪肉的。

  陈秀云洗了个铜板包进面皮里,“我今儿也包个铜板,讨个彩头,就看你们谁运气好了。”

  “那我今儿可要多吃点饺子,说不定就能碰着了。”月笙打趣道。

  李轻舟笑了笑, “那你肯定没有我和重山吃得多。”

  “吃得多也不如正正好。”

  ———————

  月上树梢时,团圆饭终于备好了。这是这么多年以来,李轻舟他们吃的最丰盛的一次团圆饭。饭菜摆了满满一桌子,最中间是一钵黄豆炖猪脚和一条清蒸鱼,除此之外,还有珍珠丸子、粉蒸肉、炸酥肉、白切鸡、凉拌猪耳和白菜豆腐,主食则是大白米饭和饺子。

  烧纸焚香,祭过祖先之后,李轻舟去院里燃了炮竹,一家人才上桌吃饭。

  每人面前都是一碗饺子,煮过的饺子长的都差不多,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哪个里面有铜板。

  月笙一碗饺子快见了底,也没见着铜板。他夹起最后一个饺子喂进嘴里,咬了一口就发现了不对。拿出来一看,果然是个铜板,上面还裹着猪肉白菜,只露了一半在外面。

  “呀,还是我们月笙运气好,这就吃到铜板了!明年定能财源滚滚,好运连连了。”哪怕不是自己吃到了,陈秀云依然十分高兴。

  “嫂嫂真厉害!”

  “那我可要沾沾月笙的光,也争取多赚些钱。”

  “都好都好,我们一家人都要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说说笑笑,这顿饭吃得就格外久……

  吃了团圆饭,就该发压岁钱了。重山和嫣嫣都收了三份压岁钱,月笙没想到李轻舟和陈秀云还给他也准备了压岁钱,虽然不多,但这种被人珍视的感觉更难得。

  大年三十,除旧迎新,按照习俗今夜要守岁,以期祛除邪祟、家人安康、父母长寿,是不能早睡的。

  屋里屋外都点着灯,堂屋里燃了泥炉,上面温着热水,旁边的凳子上放着瓜子、花生、柿子片、柿饼、麦芽糖等各种小零嘴。

  汤圆在院子里时不时地吠叫,有小孩子们吵吵嚷嚷的人。守岁时小孩子们都不太能静下来,便会成群结队地上各家敲门,说上几句吉利话,讨些零嘴吃。这样的日子,哪怕平日里再小气的人家,也不会吝啬,或多或少都会给一些。

  嫣嫣也被李萍萍和几个小伙伴叫了出去,在外面跑了一阵儿,才兜着各种各样的干果炒货回了家。

  嫣嫣到底年纪小,在外面跑了一圈儿就累了,回来没多久就歪在陈秀云怀里睡着了。立香燃了几根,天已经不早了,陈秀云和李重山j都被劝回房休息了,只留了月笙和轻舟两人继续守岁。

  “坐过来点儿,靠着我要舒服些。”李轻舟拍了拍自己的肩。

  坐了这么久,月笙确实觉得脖子有些酸了,也没矫情,就把椅子挪过去,歪头靠在了李轻舟肩上。

  “累不累,要不要也去睡会儿。”李轻舟把月笙的手抓在手里揉了揉。

  “有点儿累,”从早上起床就一直在忙,不可能不累,“但我想陪着你一起守岁。”

  李轻舟把月笙的手抓得更紧了些, “好,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泥炉里的柴火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堂屋里隐隐传来低低的说笑声,直到第一声鸡鸣响起……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又是新的一年开始。

  --------------------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李世民《守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2.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3.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4.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6.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8.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9.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0.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1.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12.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13.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14.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16.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
  17. [古代言情] 听说那个Omega是个神经病【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图谋不轨:病娇徒弟别过来【完结番外】
  19. [古代言情] 暗卫他退休去种田了【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今朝如旧【完结】
  21. [古代言情] 剧情总在安排我惨死【完结】
  22. [古代言情] 岛主的旅行日记【完结】
  23. [古代言情] 成为虫族那些事【完结】
  24. [古代言情] 国师竟是顶流主播【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