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盛世大柱国> 第56章 偏偏文武不济

第56章 偏偏文武不济

何乐为 将骆宾王推出去顶缸,显然无法让李世民感到满意。

“你身为我李氏皇族子弟,又是堂堂河间郡王之子,竟然混迹于市井斗殴,我皇家颜面何存?”

想到若真被送入国子监,恐怕会吃尽苦头,何乐为 当即鼓足勇气辩解道:

“皇上曾言,民为国本,本固邦宁,而且皇上常微服出行,正是为了体察民瘼,我留在民间,同样是在为皇上聚拢民心呐……”

李世民含笑回应:“嗯?那你不妨说说,怎样助朕稳固民心?”

“这个嘛,正如您曾经训导过,农耕为根基,饮食乃民生之本,建国之初,万事待兴,首要保障民众温饱,而今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目标已然从基本的温饱升级至追求更好的饮食质量。”

“我在李记食铺尽职,正是为了确保长安城的百姓都能享受到美食,您曾说过,倘若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即便自己不亲闻丝竹之音,内心也会充满喜悦;百姓吃得满意,您自然也就欢喜。”

何乐为口中所述句句皆引述李世民对群臣的教诲,李世民自然无法反驳自身言论。

然而,身为皇帝,李世民岂会被何乐为的巧言令色所蒙蔽,尽管他看似深记皇上的教诲,实则不过是些小聪明,怎能让其轻易达成目的?

“你莫不是还研习过朕的兵书战策?倒是很擅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过此事并非与你协商,要么随同张德出使吐谷浑,要么去国子监求学,文或武,你择其一。”

李孝恭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厉声道:“皇上亲自为你指明前程,这是天大的恩赐,你这逆子若再挑挑拣拣,腿都要打折!”

何乐为却撇了撇嘴:“当初你能狠心将我抛在市井之中多年,如今打断我一条腿又算得了什么?早年是你将我置于民间,现在却又想让我远离民间,那我岂不就是个可以任意摆布的玩物吗?”

李孝恭扬起的手在半空中停滞,微微颤抖,面上满是挣扎,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李世民喝止道:“何乐为,适可而止!”

“我大唐以孝道为重,无论你多么机敏,胆敢再对父亲无礼,朕第一个不容!”

何乐为心中一紧,他之所以敢提及李建成,是因为深知李世民对此早有考量,但李渊退位传位之举,对李世民而言亦是一处阴影,因此他始终强调孝道,无人可以违逆,这是绝对的大忌。

想到这里,何乐为立刻表示悔改以求安宁:“皇上训斥的是,奴才知错……”

李世民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你在民间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心性也因此得到了锤炼,真金不怕烈火,也许这反而是你的福分,看在这一点上,这次暂且饶恕你,下不为例。”

何乐为露出笑容:“感谢皇上,只是皇上……正如您所言,我在民间生活习惯了,真要我转换生活方式,恐怕我会无所适从……”

“您曾教导,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用人不当,则难以达到天下大治,您对人才如饥似渴,视若珍宝,但也要做到物尽其用,人才只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而我的价值,并不在文学,也不在军事,而是在人间烟火、商贾之道中体现,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意愿,恳请皇上明察。”

李世民陷入沉思,因为何乐为言辞恳切,且合乎情理,他引用李世民的话并非只是为了奉承,而是真正领悟并接受了其中的道理。

目睹李世民神色中流露出犹豫,何乐为趁机进一步提议:“圣上,请您移步至齐遂良府邸,有一物件想请您过目,望您恩准……”

“齐遂良府邸?”李世民侧首看向齐遂良,后者则佯装不知情,一副懵懂的样子。

李世民沉吟少许,最终微微颔首指向何乐为:“你是想避开国子监的环境吧?”

何乐为被精准识破,却嬉笑着回应:“圣上明察秋毫,的确如此,但恳请圣上先行观看,若看过之后仍坚持原先决定,无论是赴西北抑或入驻国子监,我都欣然接受。”

“嘿,小小年纪,口气倒是不小。”李世民虽嘴上责备,却难掩唇边的微笑。

“启程,前往齐遂良府邸。”

孔颖达心头暗忖:“不是说好要把他送进国子监吗?圣上您……”

内心近乎崩溃。

何乐为乘坐了李孝恭的马车,待河间郡王上车后,整个人仿佛虚脱般瘫软下来,擦拭着额上的冷汗,好似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

“以后在圣上面前讲话还需谨慎些,换成别人,恐怕早已脑袋落地多次了。”

何乐为对此毫不在意,反而是微眯着眼睛调笑起来:“河间王这是在影射我大唐皇帝性情不定、暴虐无道吗?”

原本想要训斥何乐为的李孝恭,此刻脸色都吓得发白。

“别说话了,我求你了……”

何乐为心满意足地闭目养神,心中却在默默筹划接下来的步骤。

从李世民同意前往齐遂良府邸一事来看,他已经表露出了某种态度,可以说此事已取得一半的成功。

或许他真心希望培养何乐为,故而令其修习文韬武略;单凭何乐为能洞察其心意,并勇敢成为第一个提出恢复李建成太子名位之人,李世民便对他充满感激之情。

毕竟,若群臣反对,李世民定会严惩何乐为,但结局终究圆满,何乐为的贡献自然无人能及。

同时,何乐为在国子监歌颂功德,那些士人学子们本就服务于皇帝,不出半日,何乐为所言之美谈必将传遍整个长安城。

尽管何乐为的名字可能不会被广泛提及,国子监众人对他咬牙切齿,也不会积极宣扬他的声誉,关键在于传播皇上圣明仁爱的形象。

然而,无论怎样,李世民已深深记住了何乐为这次的表现。

随着李世民下令恢复李建成名誉,关于何乐为是李建成私生子的传闻也已不再构成威胁和阻碍。

加之河间郡王刚才间接确认了他的身份地位,给予他正式名分也只是早晚之事。

看似大部分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何乐为仍然无法安然处之。

因为费听阿勒和张真胤仍在他的食铺内匿藏,而乔洮阳和宋筠萱利用他作为棋子的真相,尚待查明。

在慕容顺之死真相揭晓之前,对于何乐为来说,并非核心焦点,然而,此事一日未能水落石出,他的内心便无法获得平静。他不愿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尤其不容许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无论是来自乔洮阳、宋筠萱或其他任何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2.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3. [历史军事] 夙志
  4.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5.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6.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7.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8.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9.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0.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1.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2.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3.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5.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6.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7.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8.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9.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20.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21.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2.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3.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4.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