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承明之治> 第104章 御骑军

第104章 御骑军

当夜,李承乾就带着长乐四姐妹在官厅住了下来。李承乾也不是白吃的,该给的钱还是要给,李承乾自己给他们肯定不会要,因此李承乾让官厅去办。

翌日,二凤陛下坐在立政殿,看着殿外。捧着茶也不喝,脚底不断拍打地面,貌似在等什么。

“陛下,有消息了。殿下昨日带着四位公主殿下,去了咸阳县的农庄玩耍,在那里吃了一顿便饭。”

二凤询问道:“那小子啥时候回来?”

“呃...殿下没说。”

“没说那你问个寂寞啊?!快!去把那小子给老子抓回来!”

一旁的黄安窘迫道:“陛下,在咸阳县抓太子殿下...怕不是不合适吧?”

而李承乾呢,此时此刻正在检阅新组建的‘御骑军’!李承乾叫来了柴哲威陪着他一起检阅,李承乾也全程一脸满意。看看,看看!这尼玛是什么?这就是古代的高达啊!

人手一把又长又大的马槊、腰间看起来就很酷的横刀、全身上下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银色重甲、胯下高大雄伟的银甲战马,只能说,泰裤辣!!!不枉李承乾从贞观九年筹备至今,耗时整整三年!!

这里面最耗费时间和耗资最恐怖的就是马槊了,详细的之前提过,这里不多赘述了。

李承乾说道:“柴哲威,这支三千劲旅,可谓是东宫砸了黄金血本的。直属参军司,由你亲自节制统御!给孤好好训练,将来御骑军便是我军对外作战无往不利的一柄利剑。”

柴哲威大喜过望,欣喜领命:“末将遵令!!”

李承乾:“孤授你为‘御骑中郎将’,直属参军司下辖,你的头上只有孤和仁贵二人。其余的人,胆敢贸然插手御骑军军务的,直接严词拒绝,不必理会,若有必要,直接拿下。”

柴哲威郑重点头:“末将绝不辜负殿下厚望!!”

唐代,中郎将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在正四品下,为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从三品的将军,大将军多虚职,所以中郎将是十六卫军的统兵主力。

柴哲威,唐朝初年名将,唐高祖的外孙,唐太宗的外甥,柴绍和平阳昭公主的长子。历任右屯营将军,安西都护,袭爵谯国公。柴哲威,相貌英俊,身材魁梧,气质沉稳,酷肖其父柴绍。他后来承袭了柴绍的爵位,曾任安西都护,与其父柴绍一样是员勇将。本来柴哲威可以在西域这个舞台上大展身手,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功勋。但因受柴令武谋反案牵连,他被流放到岭南。

柴哲威属于是一个可用之人,但他弟弟柴令武有些坑哥。因此,目前柴令武还是在东宫官厅右春坊担任主事一职。李承乾也没打算搭理他,能用则用。

二凤正在头疼找不着人商议高句丽战略,李恪这就跑来送枕头了。

“儿臣参见父皇!”

“恪儿啊,你怎的跑来了?”

“父皇,儿臣是来报喜的。”

“哦?喜从何来?”

“洛阳的所得税也落实了,本月税收八万两!”

二凤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多少?”

“八万两啊。”

二凤倒吸一口冷气:“嘶——这么多?!不是,恪儿,这所得税是什么东西啊?能收这么多钱?!”

李恪笑道:“父皇,这不算什么。洛阳毕竟比咸阳大,人口多,而且还有咸阳的对接指导布局,前期的落实收益肯定高。咸阳如今也和洛阳对接了,两地市场中间还捎带了长安市场,咸阳一月至少都是二十万两税收了。”

二凤一脸震惊,表示无法理解。

李恪笑道:“父皇,儿臣此来也是想要求得父皇批准,儿臣打算仿效咸阳扩建城池,吸纳周围散落村落,把他们迁移到洛阳周边形成一个个区,方便管理和部署各类新的产业,扩大生产。”

二凤一脸震惊:“你们兄弟俩诚心想把长安围起来是吧?”

李恪一愣,连忙解释道:“父皇您误会了,大哥与儿臣绝无此意,这也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嘛。洛阳的财政负担相较于咸阳要小得多,因为没有供养东宫还有五军等,各类开销比较小,儿臣以为好钢用在刀刃上,加速对洛阳布局扩建,进一步为将来的长安、咸阳、洛阳三地市场内循环的大市场构建更好的基础。”

二凤思虑良久:“恪儿,你说长安能不能也搞这什么市场产业规划啊?”

李恪老实巴交的回道:“当然可以了,大哥本来就是把长安作为三地的市场中心规划的,因此才把咸阳和洛阳算进来的。”

二凤咂吧了一下嘴:“洛阳整改这些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啊?”

李恪:“回父皇,儿臣没记错的话,大致是三十七万两之多。”

二凤顿感两眼一黑:“...这么多?”

李恪笑道:“父皇,这算少的了。当初大哥接手咸阳,啥都没有,万事从零开始呢。您看,咸阳的布局和迁移周边村落百姓,还有培养东宫人才,这一系列都是要花钱的。到咸阳实施所得税,儿臣估摸怎么着也花销了七十多万两银子了。洛阳方面,属于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捡到了便宜,官厅直接派遣了官员、投入了资金、合理的布局规划,省下了不知多少。”

二凤也是点头认同:“确实,万事开头难。那你大哥怎么现在都没提过长安的事情?”

李恪一愣,尴尬道:“父皇,长安可是咱们大唐的国都所在,在您脚下,大哥他再怎么着也不敢在您脚下动土啊。”

二凤:“恪儿,你说现在打高句丽能行吗?”

李恪一愣,不是怎么跳的这么快?

“呃...这个啊,儿臣也拿不准。”

二凤沉思着:“主要是破阵军目前在吐蕃境内,这时候调回来也不行。咸阳那里增产晋阳炮还在进行,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列装,到时候还要训练部队。嘶...这怕是要明年才有着落了。”

李恪:“换言之,父皇目前追求的是对高句丽的攻伐。如此,只有将破阵军调回才行了。”

二凤沉思道:“眼下吐蕃统治瓦解,境内我唐军在金川站稳了脚跟。而南方,诸国部队迅速推进,吐蕃也全然丧失了反击的能力。”

二凤都有些抓狂了:“黄安,你亲自去一趟咸阳,把太子叫回来。就说,高句丽的事情该搬上桌面了。”

黄安躬身领命:“奴婢遵旨!”

二凤起身:“恪儿,走,为父带你去你母妃宫殿,咱们爷俩去蹭饭去。”

李恪傻眼,蹭饭不应该去母后的立政殿吗?但,二凤这当老子的这么说,当儿子的李恪能说啥,只能跟着走呗。路上,二凤背着手,心情貌似不错,李恪跟在他身旁跟个乖宝宝一样。果然,在自己爹妈面前,一个个都是乖宝宝。

“恪儿,你可知为何为父比较喜欢你们哥仨?”

李恪摇头不解:“儿臣不知。”

“很简单,因为你们哥仨在为父面前不做作,不做戏。你们大哥,在朕面前很多时候都不在意君臣这关系,你们兄弟俩也或多或少耳熏目染。因此,朕和你们哥仨相处也轻松,可以放下所谓的戒心。”

“但你们的其他兄弟可不一样了,在朕面前多少都抱有一些戒心,与为父耍小心思。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在他们眼里君臣大于父子。皇子争宠便如后宫妃子争宠,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之所以为父会有戒心,也是因为这位置所带来的一切所要求的。”

“你们大哥要说手腕和城府,也不是为父自吹,哪怕是你们母后有时候都反应不过来。当然了,包括朕,他年轻脑子快,而且思维多少与我们这些老人不一样,脑子里的想法天马行空。能追的上他的,也就你们的嫂子丽婉那丫头了。”

“但很可惜,也很欣慰。他们俩有那能力,却不喜欢掺和宫廷内的争斗。因此,你们大哥带着东宫去了咸阳另起炉灶,你们大嫂也是对后宫之事充耳不闻,除却你们母后的立政殿,丽婉几乎没有去过后宫。”

“撇清了所有利益,划清了所有界限,东宫在他们俩手上亦然在皇宫当中脱颖而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即便如此,他们也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布局,让东宫在独立的境地却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和份量。皇城南衙,乃至是三省和九寺十二监都和后宫扯不干净,偏偏和中宫毗邻而居的东宫,却和后宫撇的干干净净。”

“如今,后宫上下也就唯有你和愔儿的母妃,和东宫算得上有些关系,但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而你母妃,也看得透彻,自打你和愔儿上了东宫的船,整日里都清闲了,不走动、不打探、不思索,清心寡欲的享受宁静的生活。要知道,你们母后在立政殿,都做不到这样的宁静。”

听了二凤说了这么一大堆,李恪表示...老头子你到底想要表达啥啊?二凤笑了笑,都不用看李恪的神色表情。

“为父和你说这么多,就是想要打听一下。你大哥,对自己的后宫是何看法?”

李恪一脸无奈,你直说不就完了?非要绕这么大一圈?

“回父皇,儿臣虽然和大哥走的亲近,大哥也经常与儿臣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可...这后苑红颜的,儿臣和大哥也基本聊不到这些啊。”

“你觉得,你大哥好色吗?”

李恪一脸wtF!见鬼了!!你这当爹的好奇儿子好不好色?!

二凤自顾自的说道:“你大哥未来若是继位,这后宫怕是会清闲不少年。”

李恪一愣,他貌似听懂了,但是又感觉有些没听懂。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