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第81章 朝廷、百姓、商人皆可获利,唯有官员不满?

第81章 朝廷、百姓、商人皆可获利,唯有官员不满?

陈寒说完这番话,全体官员无不震惊。

有些人甚至感到头皮发麻,仿佛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了,因为每个毛孔都在为这震撼的消息而颤动。

陈寒的话就像天方夜谭,像神话一般。

他怎敢保证他的商会能赚得比国库一年的税收还多?

甚至在十年内,他竟敢承诺比国库税收高出五倍。

也就是说,单凭他一个大明商会就能养活整个大明王朝。

你怎敢如此夸口?

难道吹牛就能骗过所有人?

待众人冷静下来,有官员反驳:“你这是空头支票,若是想用这些甜言蜜语哄骗我们,你确已成功。”

“我们的确惊讶,但我们不是傻子。”

“大明王朝能为你提供多少发展前景,我们并非无法预见。”

“现在大明王朝的税收仅有一千万两白银。”

“而这还是在当前如此稳定的状态下。”

“也就是说,我们大明王朝的潜力已经到顶了。”

“你怎么敢保证五年后,大明王朝的市场还能提供如此多的收入?”

“这不是危言耸听和空头支票吗?”

听完官员的话,陈寒开始阐述他的商业理念:“大人所言不差,但你们只看到了农业的收益。”

“我提出发展商业的原因就在这里。”

陈寒示意夏荷给他倒杯茶,喝了一口后继续说:“大人,在此之前,我已经规划了一个为期三年的修路计划。”

“在这三年中,我计划将所有重要道路改造成水泥路。”

“在此过程中,无需征召劳役,百姓可以作为工人领取工资。”

这话一出,立刻有官员反对:“陈寒,你知不知道这样会消耗多少银两?”

“仅是砂石和工匠的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如此,如何盈利?”

“你这是拿国家的财政收入来博取个人声望。”

陈寒斥责道:“你们这些迂腐的书生,简直是荒唐!没听完我的计划就瞎嚷嚷什么呢?”

“我提出这个计划的前提是提高商业税。”

“商业税将比以前提高十到二十倍,我敢这么做是因为我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机会。”

“就像在募捐活动上,我已经展示了商业的潜力,让他们赚得更多。”

“他们现在相信,只要没有官府的阻碍,商业机会将无处不在。”

“而这次的修路计划,会让全国无数商人嗅到商机。”

“只要我利用这个商机,把他们都囊括进来,让他们都受益,就能以此为由,增加十倍二十倍的税收。”

“这些税收将用于支付百姓的工资。”

“工人拿到工资后会刺激消费。”

“消费增加将促进商业繁荣。”

“商人赚钱,朝廷收税,工人领工资,这是三赢的局面。”

“而朝廷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

陈寒问道。

许多官员对这其中的逻辑一头雾水。

但也有人听出了一些道理,明白这将大大提高商人的地位。

无人能回答陈寒的问题,他接着说:“提高了十到二十倍的商业税后,朝廷几乎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朝廷只需坐享其成,因为修路所需的砂石和水泥都由大明商会提供。”

“而大明商会的六成收入归国库所有。”

陈寒说完,朱元璋的眼睛亮了起来。

三年内,全国的主要道路都将翻新。

尽管只是主干道,但足以带动沿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就业,促进沿途商人的交易活动。

每一分钱进账,政府都能收上十倍至二十倍的税。

这样一来,朝廷可能几乎不用花费什么。

陈寒接着说:“商业税提升十到二十倍后,人头税相应减少五到十倍。”

“人头税减低,民众的赋税负担减轻,自然会更积极投入生产。”

“会有更多的黑户走出深山,加入到劳动大军中。”

“这些新增的劳动力能大量参与修路工程。”

“修路工程能带动更多商业活动。”

“有钱了,他们就会增加消费。”

“消费增加,商人就能赚得更多。”

“朝廷也能从中获利,国库的税收也会大幅增长。”

“你们除了俸禄外,还能得到更多的额外补贴。”

“商人满意了,百姓满意了,衙门满意了,国库满意了,你们这些官员难道不会高兴吗?”

“一旦商业流通顺畅,很多以前棘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你们担心的俸禄问题解决了,百姓抱怨的税负重的问题也解决了。”

“商人的困扰,衙门的刁难,都会解决。”

“全国上下,道路泥泞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大明商会赚了,国产商品赚了,你们赚了,百姓赚了,商人赚了,这难道不是进步吗?”

陈寒说完这些,官员们全都哑口无言。

这些文官恐怕做梦也没料到,陈寒会有这样的提议。

之前的铺垫都是为了此刻,为了让所有人对这番话感到震惊。

让那些渴望财富的官员明白,只要赞同他的计划,未来他们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吕本这时也明白了,为何朱元璋会选择在这里召开朝会。

就是要给陈寒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让他震撼所有人。

老实说,他也感到震惊。如果不是因为陈寒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因为陈寒的成功会对他的利益造成威胁,吕本或许也会同意。

毕竟,谁不想增加俸禄,谁不希望有额外的补贴呢?

但现在,吕本不同意。

因为他看不上那份俸禄,也看不上那额外的补贴。

六十万两银子的年补贴对他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他走私一船丝绸或一船铜钱,甚至一船茶叶,赚的远不止这些。

所以,他当然不在乎。

但其他文官,一个个眼都红了。

朱元璋在会上加重了语气,慢慢地说:“既然各位大臣对金钱并不那么看重,那我们就否决这个提议吧。”

“我也认为,不能单凭金钱来衡量各位对朝廷的忠心。”

这话一出,许多官员立刻感到即将到手的俸禄要泡汤了,心中对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文官充满了怨恨。

你们算哪根葱,在这里瞎嚷嚷什么?

以为自己像狗一样吠两声,就能真变成狗了吗?

像疯狗一样乱叫,有能耐去吃屎给大家看,让大家瞧瞧你们是不是真的狗。

你们清高,你们了不起,你们不要钱,我们要啊。你们清高,我们可不清高。

你们视金钱如粪土,但我们视之如金子。

于是,有官员立刻站出来:“陛下,我们并非认为补贴不重要,而是觉得陈大人提出的修路计划对大明王朝极为有利。”

朱元璋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陈寒也是如此。

吕本则皱起了眉头。

那官员继续说:“如今我大明王朝北方要对付蒙古鞑靼,东方又时常有走私倭寇和海盗骚扰。”

“这些都需要四通八达的道路,现在修建水泥路正符合需求,对国家有利,对百姓也有利,此事不可废止。”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撇了撇嘴。

果然,这些人就算心里想着钱,嘴巴上也不会直说。

同时也能看出,这些官员并非铁板一块。

他们并非每个人都清高自傲。

郭汝槐在心里暗想,这群人真是势利眼。

同时他也想到,陈寒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仅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救他于危难之中。

还能击败詹徽这样的对手。

更懂得利用官员们的弱点,逐一攻破。

刚才的确有争议,有些官员确实反对陈寒,不让商人参与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但现在一听这事能令国库收入翻倍,他们的俸禄也能加倍。

他们的真实面目就暴露出来了。

随后又有官员发言:“陛下,陈大人的说法非常正确。”

“现在,大明王朝缺少什么?不是儒家经典,也不是读书人。”

“而是需要一件打破陈规陋习的大事。”

“从陈大人在募捐仪式上与商人的协议中可以看出,商人对朝廷的贡献,对市场的活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既然商人慷慨地捐赠了几百万贯钱给朝廷,可以看出他们对与朝廷合作,打开朝廷市场的渴望。”

\"正如陈大人所言,只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以规范商人行为,再向百姓普及商品知识,百姓的购买选择自然会促使商人提升商品质量。\"说话的是国子监的一位老儒生,他满头白发,身形佝偻。

然而,听到这个提议后,他仿佛重焕青春,话语充满力量。先前,他还与同事们批评陈寒,认为他的行为败坏风气,背离圣贤之道。但一提到金钱,他的立场立即转变,开始赞扬陈寒。

这一切都是利益驱动的,正如陈寒所说。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可以用金钱衡量,只是价格是否合适的问题。这话虽尖锐,却不无道理。

就如这位老儒生,不论他先前多么坚定,一旦得知俸禄和额外补贴可以从商业活动中获取,他立刻改变了态度。

越来越多的官员表示支持。

\"陛下,我等赞同陈大人的观点。\"

\"微臣附议!\"

\"正如陈大人所言,目前钢铁厂、红砖厂、玻璃厂、水泥厂和纺织厂所需的原料、人力和运输,以及沿途损失,已非国库所能独自承担。\"

\"为了避免优质产品被闲置,不如将风险分散给商人。\"

\"让所有人共同参与,这样朝廷的压力减轻,引入商人,激活整个市场,我们生产的水泥和钢铁才有销路,才能盈利,有了盈利,国库才有收入。\"

又有一官员进言:\"陛下,我大明王朝建于废墟之上,尽管励精图治二十多年,仍然满目疮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