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 第60章 阿斗弄法,公孙走私埋祸根

第60章 阿斗弄法,公孙走私埋祸根

曹丕最近也在担忧,虽然当初截留了一批货,但是眼看就要消耗干净了,寒冬腊月,尤其烈酒消耗巨大,夏侯霸一说,曹丕觉得不妨让夏侯霸试试去做个中间商,于是说道:“仲权(夏侯霸的字)莫怕,不知者不罪,那船货得利,你给国库捐九成,你留下一层便是。让你家下人和你外甥好好谈谈,咱们大魏人多地广,所需甚大啊,这几日虎侯都向朕提过多次了,要去征讨荆州,你看看,都把许褚馋成什么样了。仲权,可要为朕分忧啊!”

夏侯霸得了曹丕的口谕,浑身轻松,既然陛下让替他分忧,怎么分忧就由他说了算了。于是让人联系叔伯兄弟,凑钱、凑船,一场由皇亲贵族组织的合法走私开始了。

曹魏有了门路,可东吴没有啊,诸葛瑾倒是可以来试试,只是他是文人,有风骨的,怎么会做这等事,因此东吴的商人就守着夏侯霸家的船,做做二手三手的分销商。

老马同志曾经曰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高达五六倍的利润之下,东吴有商人开始动起了心思,莫说阿斗的将领,只要是能接触到阿斗的官员,都有人送上重礼,渴望直接从荆州拿一手货源。

可偏偏关羽恨急了东吴的商人,要说都是吕蒙白衣渡江惹的祸,后果却是这些最底层的商人遭了难了,魏国的商人还能留在江陵外的码头上,只要是吴国的商人,发现一个赶走一个,不走,哼哼,二爷的手下可真敢杀人的。

远在公安城下,公孙卓安排的细作开始了活动。听说有人能搞来烈酒、白糖,而且物美价廉,东吴的商人像闻着腥味的猫就找来了。

“邹兄,你我祖上通家之好,只是近些年生疏了,如今你搭上了太子的大船,可得照顾照顾小弟啊!”邹祥也懵了,不知道祖上三代都是江陵小地主的邹家怎么一下多出来这么多通家之好,有已过世父亲的好友,还有娘舅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自从太子命他配合公孙卓开始,他在公安的家,客人就没有断过。

在公孙卓的授意之下,开始了对东吴小规模的低价出货,慢慢的,出货量慢慢增大,价格就提上去,这些商人获利就不大了。但是呢,邹祥和几个大客商透露了一个消息“能用消息换来低价。”比如长沙郡的守城将士是谁?喜欢什么?江夏郡的将军喜欢哪个小妾?类似这种不痛不痒的消息就能将价格压一压。

对于商人来说,只要能赚钱,哪管那么多,因此很多人就开始挖空心思搞消息,这种事情,一旦有人开始做,风声就传出去了,一旦风声传出去了,孙权就得知道。

孙权知道之后,大发雷霆,怒道:“商人欲卖国乎!”于是抓了一批,抄没家产,家产太过雄厚的,该砍头就砍头。同时孙权下令,禁止再向荆州购买烈酒、盐、糖之物。

孙权本以为能通过杀人将这股风气杀一杀,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件事,要过年了,中国人过年是要走亲戚的,走亲戚是需要带礼物的,随着商贸往来断绝,烈酒和白糖在东吴已经是奢侈品了,送什么也没有送这玩意有面子啊。

在春节前的最后几天里,沉寂了三天之后,东吴的走私达到了一波小高潮。之后让公孙卓目瞪口呆的事情出现了,江夏郡治所西陵的守军布防图居然出现在了他的案头,他最初看到之后,觉得这肯定是假的,陆逊治军很严,断不会发生此等事。

随着第二份西陵布防图出现在案头的时候,公孙卓的价值观崩了,太子殿下目光如炬,居然能早早的料定了此事,真天人也!

走私计划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初现成果了。献图之人是西陵的富豪,姓顾名赢字文超,本是一个读书人,因生在商贾之家,举不得孝廉,做不了官,因此做起了生意,这张布防图是他让家丁分散在城墙四门每天记录城防所得,虽不是十分精确,也已经算是机密了。

公孙卓可以断定,这个走私计划执行下去,不出一年,长沙郡和江夏郡对太子来说将不会再有秘密,等到汉中王继位,想拿下整个荆州恐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既然走私了,阿斗肯定不想单纯的只盯着江夏郡和长沙郡,交州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岂不是更容易,再加上阿斗需要的海盐以及甘蔗交州都有出产。

不需要费什么心思,公孙卓派了几个行商和士燮稍微一接触,此事就成了。赚钱,谁都不嫌多,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不是!

阿斗建议士燮,不要自己出面,免得孙权知道了责罚,要安排亲信在每个郡都扶植商人,通过扶植的商人进行交易,这样即便出事了,也能置身事外。士燮顿时感觉:人言刘玄德仁义闻名天下,由其子观之,真仁义之士也!

阿斗自然也知道曹丕会在房陵、上庸有动作,因此对襄樊动手也是毫无心理负担,趁年前正是需求量最大的时候,阿斗对襄樊的商人抛出了橄榄枝,当然不能直接给人家要布防图。先是要一些市面上的信息,比如缺什么,什么价格高,什么能赚钱之类的。

慢慢的,开始延伸到那个守城官兵娶了那个小妾,那个守城将士嗜酒如命,又是那个官员嗜赌如命,等等之类的消息。类似这种不太敏感的消息,在除夕之前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

等到年底盘点的时候,公孙卓发现最后这一个月,利润居然是之前的三倍还多,而且得到的城防消息,那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公孙卓还不知道的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商道打开了,而且是走私的商道。

这种商道一旦打开,带来的就是商人和官府的对抗,一旦商人和官府开始对抗,那东吴内部就必然会被分化。再加上只要走私的商人提供了机密的信息,也就把把柄给了阿斗,可以相机拉拢或是要挟。同时他们以后就是东吴的罪犯,他们肯定希望被刘备接收而不是在孙权的手下提心吊胆。

三国已经形成,曹魏的政权本质上是由东汉末年的士族组成,那些大地主、大财阀都是依赖于士族而存在的,士族对于朝廷的影响最大。刘备不一样,刘备的政权里充斥着太多的平民和布衣,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赵云黄忠,可以说都是平民,就是诸葛亮都是布衣出身。而东吴不同,周瑜加盟孙策的队伍时,奉献的就是粮草。鲁肃更不必说,他自己就是大地主大商人,可以说东吴从立国开始就是靠商人和地主来维持统治的,地主和大商人很容易就能获得核心的机密信息。(通俗的理解,曹魏政权有点像蒋介石的政权;刘备的政权有点像社会主义的政权;而孙权的政权有点像资本主义的政权)

因此走私对魏国有影响,但是不大;对东吴绝对有杀伤力。阿斗歪打正着,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糜威这一年在雍凉边界做起来的作坊赚的更大,通过盐、酒、白糖,在高原上换马匹,和匈奴、鲜卑、羯、羌、氐换马匹,一年下来钱没有赚到,马匹赚了八千多匹,而马超已经用这八千匹马训练出了二千轻骑兵,准备明年将轻骑兵扩充到五千。

春节前两天,成都传来汉中王手诏,汉中王同意称帝,时间定在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因刘备不承认曹丕年号,所以依旧沿用献帝的年号),请太子早归,参加登基大典。

诏书传到荆州,关羽和荆州文武无不欢欣鼓舞,因此这个221年的春节,荆州过的是年味十足。

公元220年,三国开始之年,谁都没有想到,这居然是三国最和平的一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