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 第49章 魏吴各怀鬼胎,刘备出兵南中

第49章 魏吴各怀鬼胎,刘备出兵南中

三月,江南。

有道是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此美景,文人骚客应该乘一叶扁舟,或泛舟于江河之上,或徜徉于碧波之中;再或者骑快马感受一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亦或是骑慢马享受骏马骄行踏落花都是人生快事。

在此江南美景中,偏偏有人在和煦的阳光下在密谋着阴私,东吴大都督陆逊叫来潘璋、朱然吩咐道:“今日细作传来密报,刘玄德欲平南中叛乱,尔等以为如何?”

潘璋、朱然本就是一介武夫,统兵打仗不在话下,分析时局判断利害那是文臣职能,他们能懂个什么!潘璋诧异的说道:“刘备平南蛮,与我等何干?”

朱然道:“让刘备去呗,平白消耗西川兵力,岂不是好事!”

陆逊见到这两个夯货脑子里毫无战略,于是放弃了统一思想的念头于是说道:“潘璋听命,令你带三千精兵三千铠甲去支援交州刺史吕岱,六月之前到达,不得延误,违令者斩!”

潘璋道:“得令!只是请问大都督,交州并未有叛乱,带精兵去支援胶州刺史做什么?”

陆逊说道:“遵令便是,再勿多言!”潘璋依命而退。

陆逊又道:“朱然听令!”

朱然道:“末将在!”

陆逊道:“朱然,令你带二千精兵二千甲胄前去支援交州刺史吕岱,也是六月之前必须到达,违令者斩!”

朱然道:“得令!”

陆逊道:“二位将军既已得令,即刻出发吧!”

潘璋、朱然二人怎么能知,陆逊这是在给南中送甲胄来了,孙权早就在谋划此事,本来步骘的胶州刺史做的好好的,交州上下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就因为孙权要让交州有“叛乱”,所以让吕岱去换了步骘。

交州有“叛乱”,孙权才好出兵,孙权出兵剿灭叛乱失败,乱兵窜逃至南中,很合理吧!乱兵甲胄齐全,逃到南中投降越巂夷王高定,这是孙权也决定不了的事情,刘备也不好怪东吴什么,孙权也可以贼喊捉贼的向刘备发出共剿叛乱的邀请。此时,交州叛乱难平,请孙权派兵去救援的表奏就要到建业了。

阿斗对此事自然是一无所知,上辈子征讨南中时荆州失手,刘备、关羽、张飞、黄忠已死。阿斗登基之后,诸葛亮去的,当时越巂夷王高定、雍闿都已经开始叛乱了,其实诸葛亮第一次去征讨的就是雍闿。

此时因为阿斗的出现,打乱了孙权收荆州乱南中的部署,征讨南中的人变成了刘备,很多事情便不确定了。再加上此事在《三国演义》中所占篇幅不大,阿斗也没有在意,因为他现在被另外一个消息影响了。

曹丕承嗣魏王之后,声望日隆,清除了朝廷内支持曹彰、曹植的势力,再将忠于汉室的文臣武将边缘化之后,在当今朝堂权利已经达到了顶端。

和曹操不同,曹操本来是汉臣,年轻之时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用现代的话说那是有理想、有抱负一腔热血报效祖国的好青年,后来见到董卓弄权还想拉拢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救皇帝与危难,又觉得自己宦官之后,身份地位都和袁绍相差甚远,甚至愿意将盟主之位拱手相让。从这一层上说,曹操可谓是东汉末年为数不多忠于国家忠于社稷的诸侯。

只是后来经过三番五次的皇帝猜忌,类似衣带诏之类的事情也层出不穷,曹操对汉献帝刘协失去希望,再加上他从一个小诸侯剿灭四方成了最大的诸侯王,野心、欲望和权力达到了巅峰,或许也产生过取而代之的想法。

曹操和刘协还有一层关系就是曹操毕竟还是刘协的岳父,诸多因素综合到一起,使得曹操对刘协即便过分,也总有底线,刘协的日子虽然难熬,也还保留着皇帝的尊严和威仪。

曹操薨逝之后,汉献帝最后的荣光再也没有了,曹丕这个大舅子对他本身就一百个看不上,再加上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且表现的很明显,这就导致了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宫中内宦都不再把皇帝当回事,本来的吉祥物现在变成了必须踩一脚当做投名状的受气包。

曹丕凌辱献帝更甚,当时临淄有官员表奏魏王曰:“魏王嗣位,麒麟现临淄。”中郎将李伏就跑去给献帝说道:“皇帝在位多年,不见麒麟此等瑞兽,如今魏王刚嗣位,就有麒麟奔走相贺,莫不是在预示着什么?”

汉献帝则说道:“当初丞相曹操为魏王时尚不见麒麟于野,如今其子曹丕为魏王则有祥瑞,麒麟欲陷曹丕不孝乎?或尔等以为曹操之魏王不见喜于麒麟?”

这话就是在说你们说曹丕当魏王有麒麟祥瑞,而曹操没有,你们是在说曹操的德行不如曹丕么?要知道曹操在很多人心中那是信仰一般的存在,比如此时的司马懿。李伏自然不敢再说什么,万一说错话恐怕曹丕第一个就要弄死他,于是便拂袖而出。

此时有官启奏曰:“江东孙权有信至。”

曹丕看后哈哈大笑,将孙权所书于群臣看。原来孙邵根据孙权的意思写了一道书信,信中不乏阿谀奉承之词,孙权览罢,就命人送于曹丕。

曹丕之所以看后发笑,一是看透了孙权的意图,就是为了让他称帝去勾起刘备的怒火,这样刘备和曹丕二虎相争,孙权好有机可乘。孙权用这样拙劣的计来算计曹魏,曹丕怎能不发笑。

华歆道:“先王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以臣愚见,孙仲谋不过如此,此等计谋,恐主公幼时便能识破,还来卖弄,简直贻笑大方。不过此信倒是能说明一个问题。”

曹丕问道:“是何问题?”

华歆道:“孙权久有不臣之心,若是他仍心存汉室,断不会劝主公称帝,如今天下诸侯只剩三家,吴侯和我主都有称帝之心,可见汉室气数已尽。”说完跪下道:“愿主公顺天道承民意尽早登皇帝位,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曹丕道:“刘玄德为汉室宗亲,皇帝亲称‘皇叔’,如今又僭称汉中王,拥有荆州,益州二地且兵精粮足,如之奈何?”

王朗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汉朝国祚四百余年,如今气数已尽,刘玄德又能奈何?”

曹丕道:“昔日刘玄德之子刘禅一封信害了仲达(司马懿)二子性命,孤深以为憾,仲达如何看?”

司马懿道:“魏王既垂询,仲达必进忠言,我与西蜀有杀子之仇,先于群臣欲置西蜀于死地。然刘备如今气候已成,我主若进位,刘备必尽起益、荆二州兵马征讨,我大魏自是不惧,然二虎相争,鼠辈必能得利,我主不得不察。”

说完又道:“我料刘备出兵必分三道,其一雍州,其二出汉中,其三出荆州。我主可在长安、襄阳置重兵相抗。另,房陵上庸守将孟达、刘封与汉寿亭侯关羽不合,且孟达为反复之小人,主公可派人说降。原上庸太守申耽及弟申仪虽已降刘备,仍心念旧国,主公也可派人说降,若得三人,必可得房陵、上庸,届时刘备再想北伐,恐三年无功,锐气尽失。”

此时突有一人谏言道:“若是皇帝在位,刘备忠于汉室,皇帝为魏王凌辱,刘备必起兵;若皇帝禅让魏王,吴侯孙权称臣,天下万民臣服,刘备为臣,安敢造反?若刘备亦称帝,有何理由伐魏?”一言惊醒众人,众人看时,原来是贾诩。

曹丕听此言大喜,虽说也有称帝之心,总是顾虑重重,可若是皇帝禅让,则可堵天下人悠悠之口,于是一边派人联络四方,策反西蜀守将,一边派大臣威逼凌辱献帝逼其禅位。又亲自给孙权回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我愿意听你的意见称帝,但是我若称帝,你愿意臣服么?你不臣服,我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刘备得知此事,心急如焚,恨不得即刻北伐剿灭曹魏,还政于皇帝。可是若要北伐,必先平乱,于是也不顾粮草未齐,急匆匆令黄忠为先锋带兵五千,自己带兵三万向南中进发。

在东汉末年最后的半年里,风云变幻,将星陨落,自此拉开序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