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异世界召唤> 第81章 英宗后手

第81章 英宗后手

“而陈家的这件消息被人传了出来,所以陈家对此十分担心。

而先皇登基之后,便主动找上了陈家,表示可以帮助你们陈家继续坐稳五大世家之名。

不过需要陈家消耗一定的资源来换,最后先帝从陈家那里获取了大量功法、修炼资源,甚至是陈家的部分传承。

同样,太后之位也因此落入陈家手中。当年先皇为了这件事和宗人府足足商量了几个月。

最后先帝将从陈家获得的所以资源纳入宗人府,才了却此事。

不过,五大世家的同盟原本就有小摩擦,而陈家的事情就是导火索,当年就为了这件事发生了一些嘴角。

虽然最后五大世家的同盟还在,但是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其中和陈家闹得最不愉快的崔家几乎不和陈家来往,甚至是朝堂之上也很少见到崔家之人。”

“朕就是说为什么朝堂上没有看见过崔家之人,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李希恍然大悟。

“不过,朝堂上的孙家也不是很活跃啊!”李希说道。

张良这时冒出来说道:“禀陛下,您把孙家家主孙昶的御史大夫一职革职了。”

李希顿时老脸一红,说道:“是吗?朕好像忘了。哈哈!”

随后李希为了岔开话题,于是对李靳问道:“府主对于处罚朕的皇兄可有什么意见?”

李靳说道:“回陛下,三皇子身上带有五大世家血脉,宗人府自然不会插手其中。”

李希听了,仿佛抓到了什么重点,问道:“你刚才说,三皇子身上带有五大世家血脉,所以宗人府不参与其中?”

李靳解释道:“禀陛下,当年英宗为了防止继位之君出现意外,而其子嗣又全带有五大世家血脉,所以让宗人府在每任皇帝册封太子之后,挑选一名没有五大世家血脉的皇子进入宗人府,而最先进入宗人府的便是英宗最为疼爱的九皇子。

一旦太子身死,或者子嗣血脉有差,由进入宗人府内的皇子继任大位。如果没有出现意外,也能增强宗人府的实力。”

李希听完,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府主,如果这个皇子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想法,那又该怎么办?

又或者这个皇子当上了宗人府府主,然后又有不法心思,那又该如何?”

李靳听完笑道:“陛下多虑了。

历代宗人府府主身上都有一个禁制,而这个禁制是由当年的那位大宗师和英宗一起创造的。

这个禁制无人可解,就算是大宗师也无法解除这个禁制。”

李希闻言好奇的问道:“为何?”

“因为,这个禁制融入了大夏国运和皇族气运,那位大宗师和英宗将这个禁制的存在和大夏绑在一起。

只要大夏还在,这个禁制就还在。想要摧毁这个禁制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夏覆灭。

而宗人府的职责就是守卫大夏,如果大夏覆灭了,那么就一定是宗人府先死光了。

而且这个禁制只能传给一个人,是历代宗人府府主上任前最后的准备。同时也是历代宗人府府主的意志传承,也是历代宗人府府主的修行经历传承,更是责任传承。

至于其他宗人府成员,由该禁制的附属禁制打入体内,由宗人府府主控制。

而进入宗人府的皇子是不会被种入这个禁制的,直到下任皇子进入宗人府内。”

李希听完,第一时间对这个禁制冒出来的想法就是三个字——天师度。

不过天师度传承的和这个禁制不一样,这个禁制是为了保证历代宗人府府主效忠皇帝。

“这,就是英宗的本领吗?”李希心中对这位先祖是充满了敬佩和害怕。

敬佩他救下了岌岌可危的大夏,害怕则是他太狠了。

为了保证大夏的命运和皇族的存在,将宗人府内的所有人全部种下禁制。这些人其中就包括了英宗自己的儿子、孙子,甚至是重孙子。

狠,太狠了!

“这就是皇帝吗?”李希脑海中冒出这句话。

“陛下,老夫有一问。”李靳问道。

李希说道:“问吧!”

李靳清了清喉咙,开口问道:“敢问陛下是不是想要在北方战事平定之后,就对陈家动手?”

李希回道:“府主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靳立马劝阻道:“禀陛下,现在断不可直接和陈家闹翻啊!”

“这是为何?”

李靳解释道:“陛下,虽然陈家和其他四家来往不如之前,但是总归是世家同盟,他们是断不会让陛下直接覆灭陈家的。

而且,就算陈家现在实力大不如之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陈家损失的只是顶尖战力,而陈家的中坚力量却是没有丝毫损失的。

一旦陛下直接对陈家动手,即使能够覆灭陈家,但是宗人府的损失也不小,甚至难以继续震慑其他四家啊!”

李希闻言问道:“府主,宗人府现在宗师有多少?”

李靳回道:“宗人府现在有低阶宗师五十二名,中阶宗师二十五名,高阶宗师九名。

老夫估计陈家现在的低阶宗师有近三十名,中阶宗师十五名左右,高阶宗师不足五名。”

李希听完顿时充满疑惑:“不是,怎么陈家一家的宗师数目就这么多?”

李靳闻言苦笑道:“陛下,宗人府和世家不一样。

世家培养宗师是以天赋为上,加上世家人口众多,所以能培养的人才也很多。

宗人府则不一样,宗人府虽然也是以天赋为上,但是宗人府人数不多,能够培养的人才很少,所以仁宗时期(即夏明帝)宗人府就扩张了一次,不过还是不能和世家相比。

虽然宗人府背靠大夏,但是毕竟大夏还有无数百姓,所以宗人府能够得到的资源和世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短期内或许没太大区别,但是时间一长,差距便慢慢体现出来了,这也是先帝会和陈家联手的原因之一。

而且宗人府很少出手,所以五大世家一直没有摸清宗人府的具体实力。

但是如果陛下一旦对陈家动手,那么宗人府就会彻底暴露在其他四家眼里,那么宗人府的震慑作用就远远不够了。”

李希听完陷入了沉思,李希思考的并不是李靳所说,而是回想着前世华夏的历史。

你说前世的华夏的世家影响力大吗?

那还用说嘛!肯定是很大的!

像华夏历史上的十大世家,哪一个不是传承了千年!

他们当中培养的人才可是影响了华夏一朝又一朝。

比如琅琊王氏,琅琊王氏素有“华夏首望”之声誉,这个家族是晋代四大门阀“王谢袁萧”之首,兴起于两汉时期的琅琊临沂,历经千年而不衰,东晋时琅琊王氏的势力可以和皇家匹敌,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他们为东晋培养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的三十五位宰相、三十六位皇后、三十六位驸马和一百八十六位名人学士。

不产皇帝,但是人家产人才,无论是谁当皇帝都绕不开在这个国家影响深远的王家。

再比如弘农杨氏,弘农是设立于西汉时期,管辖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弘农杨氏的第一代始祖是西汉的政治家杨敞,两汉时期弘农杨氏一直身居高位,比之所谓的袁绍还牛。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弘农杨氏的族人们也一直都显赫无比,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就是出自弘农杨氏,此后的杨广、杨素、杨玄感无不威风八面。

唐朝时“李武韦杨”四姓联姻当中的杨指的就是弘农杨氏,李世民的杨妃、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唐玄宗的杨皇后等人都是出自弘农杨氏一脉。

还有就是范阳卢氏,范阳卢氏出自齐国姜姓,因封地在卢邑而取卢姓,卢氏的始祖是东汉名臣卢植。

三国时卢氏一族依附曹魏政权,成为了北方一流世家。“望出范阳,北州冠族”。唐朝时范阳卢氏依然门第显赫,正史当中有记载的卢氏名人达到了八百四十多人。

而华夏历史上像这样的世家可不少,就可想而知世家对于华夏历史的影响有多深了。

而且皇族也是属于一个世家,只不过皇族这个世家和其他世家不一样而已。

皇族这个世家的权力只会集中于皇帝一人,而皇帝就相当于皇族的家主,只不过这个家主的权力无比大罢了。

而且这个家主还是按照血脉继承的,皇族里面其他有能力的成员除了使用特殊手段,基本上是很难成为家主的。

所以皇族这个世家待不长久,所以华夏历史上的皇朝,他们的国祚基本上就是三四百年左右。

而其他世家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家主是需要经过挑选,在一辈里面挑选出最适合、能力最强的人成为家主。

强调一个有能者居之!所以他们才能传承千年之久。

在李希看来,皇族就像是真正的封建君主制,而这些传承千年之久的世家反而像是民主共和制。

封建君主制怎么能斗得赢民主共和制呢?

像现在的世界上,封建君主制的国家或许有,但是他们强吗?

所以腐败的封建制度任何时候都要反对。

你们想想,当你们过着现在美好的生活,打着游戏泡着澡,突然就回到了封建社会。

所以说,拥有民主共和制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李希突然想到了科举制!

为什么李希前世的华夏世家变得很少了呢?

李希前世的华夏仍然存在世家和氏族。一些人数较少的民族可能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氏族。

在前世,一些知识分子家族,如易氏家族,仍然具有世家地位。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世家和氏族的影响力可能逐渐减弱。在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或世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消失了。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权贵阶层的没落,使得庶族得以走向政治舞台,成为贵族阶层的掘墓者。

所以世家没落的开始可以说是科举制的诞生。

说起科举制,就不得不提起隋朝两位帝王了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而隋炀帝其实为华夏也做出了很多贡献的。

比如:宣威突厥,击破契丹,征服吐谷浑,控制西域,继而经略海外,南平林邑(今越南南部),东征流求(今台湾地区),宣慰赤土(约今马来半岛),使得真腊(约今柬埔寨)、婆利(约今马来半岛)、倭国(今日本群岛)等国纷纷承认隋朝的宗主国地位,并且遣使入朝,称臣纳贡。

大一统的思想:他提出了“六合统一”的理念,旨在通过统一北方和南方,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隋炀帝推崇儒家思想,推行科举制度,重视文化教育。他积极扶持文人墨客,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使得文化繁荣起来。他还下令编纂《隋书》,对历史的记载和整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放的民族思想:他认为“戎”和“夏”应该融为一家,具有开放的民族思想;

开放的对外思想:支持鼓励对外通商,将中华文化远播海外。

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修建大运河、发展商业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反正隋炀帝的历史功绩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于隋炀帝的映象就是暴君。

李希甚至一度想过,会不会是因为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让世家地位大减,甚至是没落。

所以世家就对隋炀帝大肆宣扬残暴,加上隋朝国祚短,所以抹黑的人多。

不过隋朝和秦朝一样,仿佛诞生就是为了统一华夏。统一华夏之后,又迅速没落了。

真是奇怪!

不过李希也清楚,在前世那个普通世界里面,对付世家的代价极其庞大,更不用说现在这个能够修炼的世界了。

不过在这个世界也有好处,那就是真的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强行改变一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