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清搬运工> 第112章 发行龙洋

第112章 发行龙洋

上回说到,《廊坊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满清朝廷再也无力阻拦汉人势力的强势崛起,地方上以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实力派立场强硬,逐渐对朝廷政令不予理睬。

中央以恭亲王奕?为首的洋务派,开始积极参与对以醇亲王奕譞为首的顽固派的打击。以筹集赔款、抓捕战犯的名义,大肆抢夺京中高官贵族的田产、店铺、财产。

后期开始强行募捐,出钱少的一旦被人举报,即行抄家。最后强硬搜刮出来八百万两,拿出三百万两赔付韩林,其余竟与皇族瓜分了事。

众多青年子弟对朝廷心灰意冷,渐感失望,如今国内的希望在河北河南,京城这个地方只会尔虞我诈,不如去那边寻个前程。

一切政务交给了曾纪瑞和关平。韩林准备对林军进行重新升级调配。各地发展相当不均衡,人数招兵也要跟上。

四个师全部升格为军。河北驻扎一军董昭、二军王进,王进的二军重点防范北京及西北方向蒙古军。董昭一军,防范北京、东北及山东区域。

河南驻扎三军张苞、四军赵羽。张苞率一个师进驻山西,省内留下两个师防范西部陕西及南面楚军。赵羽四军防范山东安徽及江南淮军。

每军辖三师,每师辖三团,各军定额五万人。各军根据未来面对区域可自主决定建立专业军种。所需资金、器材、物资可报予总督府筹备。

总督府设置在河南郑州,警卫团升级为师,设置郑州、石家庄两个警备区。

中部支援团扩编两团,每团人数一千,重装火力对付现在的场面一般还真用不上。赵承、钱力各领一团分驻南北。

江南提督刘封,调任东海舰队司令。训练水师和督促建造舰船。舰队规模为军,修建深水港口,建设近岸炮台,加紧海战训练。

袁世凯调任台湾巡抚及台湾提督,军政一把抓。即日起组建台湾政府班底。军队和舰队由刘封分拨一部分。

关平任浙江巡抚,以现有苏太松沪为基础盘,改编江南绿营为第五军。为全面占领浙江做准备。

如今地盘太大,需要供应的东西太多,韩林只好去现代空间再转悠转悠。继续全面解锁了华夏北方区,和华东华南区,就这花费了近一千万两。

不过花的很值,大量的成建制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如果韩林想,一两天内就可以统一全球。不过那样也太缺乏体验感。

海军方面,内燃机铁甲舰正稳步建造,主要以近代战舰为主。现代空间里镇远舰复制舰都给船厂搬过来,还搞来大量资料,让船厂摸索着使用。

虽说英法普联合舰队已经成军,算下来也就这一个月会到。东海舰队配备了十艘022导弹艇压阵。告诫刘封袁世凯,不要过度依赖这种武器。还是要以自产自练海军为主。

各军招兵训练,尚需时日。自己就慢慢在家搞建设。新建的总督府宽阔宏伟,嘱咐工匠按照现代空间,省政府的构造来建设。

在开封的家也搬了过来。如今三门峡水电站已可以发电,各地的火电厂已投入了使用。虽然做不到村村通电,但基本行政单位已实现通电。

河北、山西占领区继续按照河南成熟的建设方案,搞大基建先让各方面都挣到钱,才能满足消费需要。商业运转起来,才能促进生活的改善。不然纺织厂的布,汽车厂的车卖给谁去?

随着合约的签订,逐步退军。人民安定下来自然要去挣钱。合约规定的在北京设立银行,就要纳入工作安排。

苏州大学经管系的高材生调出两百名集中到郑州培训,先送到北京、石家庄、开封开办银行,吸引百姓存钱,给予利息。

其名为中华银行,以半两起存为口号,顿时席卷南北方。这个时代的票号还都是以大商户为客户。客户存钱还要缴纳不菲的管理费。如今中华银行还给利息,一两银子存一年,就给20文钱。

别小看二十文,对于穷苦人家来说二十文也够吃两三天的。

也极其有利于大商户,北京的商户存银到华夏银行1万两,路上到上海用时一个月,取出来还有近17两的利息,足够在外地几天的食宿花费。

中华银行由两河总督府背书,不论在何处,只要拿着中华银行的银票,都可兑换银两。韩林承诺,当地银行若是兑不出,各地政府、商户收兑的,两河总督府将加两成利息兑付。

鉴于银两在交易中多有磨损损耗,郑州也开始了银元的制作,鉴于历史上袁大头的口碑无与伦比。韩林决定仿制。

北洋政府《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

同时制作毛币、分币,方便百姓日常生活。政府税收率先使用新币。凡使用新币上交税赋的减免一成。商户和百姓日常交易中不得拒收新币。

待韩林政府累积足够信用后再发行纸币。相信只要韩林一直打胜仗,一直存在,那钱也就足够坚挺。

相对于清政府收税全靠白银,还要兑换、火耗、折色,你是一个农民,种着十亩地。当年须交税三两。种地种的是粮食,收上来换的是铜钱或者碎银子。铜钱兑换银子要收上一笔兑换费。

银子的质量不一,还要统计为库平银的成色,因此又要扣除一笔折色费。

官府收了银子还要统一融化,筛除杂质,做成统一的库平银,上交国库。熔化时总有些损耗,这叫火耗。

这些损失官府是绝对不会承担这笔损失,最后权算到了百姓头上。你要交三两的税。就必须多拿出一两来。

百姓算是倒了大霉,这还只是正税,地方上的苛捐杂税更是多如牛毛,光银子上的花样就能让百姓脱一层皮。

若使用了银元,起码火耗、折色上归了政府承担,能让百姓少交多少银子,少受多少罪。

银元正面是壹元,背面是一条龙。后世称之为龙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围攻寺庙抢王妃?世子爷他疯了?
  2.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3.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4.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5.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6.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7.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8.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9.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10.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1.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3.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4.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5.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6.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7.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8.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9.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1.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2.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3.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4.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