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 第176章 卷轴中的记载

第176章 卷轴中的记载

在真正可以投入到战场上的代步工具制作出来之前,骑兵还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过渡过程

不过关于骑兵的装备在枪械方面倒是好解决,但是想要那么多可以当做战马的马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于是他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李破虏

李破虏听到问题之后第一个就排除了匈虏,经过两方的几番交手现在关系已经彻底恶化,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战马可谓是天方夜谭

在脑海中思索了好一会儿突然一个地方的名字冒了出来,魏王封地内的许州北端的索河牧场

索河牧场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十分优越,魏王的所有战马都来自这里,在这里有一万多匹战马,因为魏王的资金问题所以只选择了5000多匹当作战马

那里还剩下不少战马最少也得5000多匹,现在他们有魏王的关系并没有恶化,最少表面上是这样,或许可以从他们的手中搞到一些战马

李破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钟焱钟焱也同意了他的想法

“倒是可以试上一试,这也是目前为止比较好的方法了”

这次往回赶路,虽然不似来时急行军的那么快但也算是有些速度

经过了小半天的赶路终于是来到了洛川城脚下,派了信使说明了自己的意图之后便贴着洛川城继续向北前进

而洛川城也极其配合,丝毫不敢轻举妄动,过了洛川城又行走了一段不小的距离天色已经慢慢的暗了下来

经过众人的商议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等明天一早便继续启程,钟焱吃完了军中简单的晚饭随后就钻进了自己的帐篷

钟焱专门点燃了好几根牛油蜡烛将整个房间都照得透亮,经过了这么几天的奔波,也终于有一个安静又安全的地方供他研究从皇城里带出来的东西了

打开那个一直随身携带的包裹,先是看了一眼几个黑石,那个极品和高档黑石确实和他之前手中的有些不一样,里面那些代表能量的白色亮点要大一些细丝也要弥补许多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钟焱小心翼翼的从里面拿出了那一个卷轴,卷轴不宽但很长有两米多到三米的样子,看材质用的是上好的宣纸

上面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东西,上面的字体都是从上到下从右至左排列钟焱第一次看这种还有些不习惯

放一根蜡烛靠近床前,钟焱坐在床上顶着蜡烛仔仔细细的读了起来,这一读就是一个时辰,可能是因为确实不太习惯这样的读法,也可能是因为里面的内容让他太过于震惊

这个卷轴上面的故事还要从大夏那100年的历史说起

大夏历百年,大夏建国百年诞辰之际国泰民安国力强极一时,实属难得之盛世,借百年之诞辰又恰逢年关举国欢庆,大荒南灵轮番进贡

天下乐安而天子乐,皇欲与民同乐,特设大宴邀群臣进宫共庆之

年关后,至凛冬愈寒,大雪飘如鹅毛,月而不止,钦天监礼司韩石曾上本奏于天子曰:“此冬之寒冷,百年难遇之,北之更甚,寒气袭湖海冰欲有数尺之厚

经三月至四月而不化,因而,恐多发灾情,望天子牢以记之,若事先备以救灾之物资则更甚,百姓少伤亡矣”

诚如礼司所言,年关后,大雪连下毫无止意,房屋倒塌无数,冻死伤者不计其数,北境永冬更为甚之

上奏报灾情者连而不断,庆而朝廷此前乃有备之

天子特旨曰

“灾即令,若有救灾不利着重罚,若有贪赃枉法者,斩立决”

上下一心灾情无可惧,但天不遂人愿,祸不单行,祸事发于一月初,天下共惊,乃使国运变更

时至一月,群臣于朝堂共天子以商国事,突有公公疾跑入殿,甚为惶恐,以至于不慎跌跪

天子见此乃知有要事,曰

“何事,竟如此慌张?速速报来”

“禀天子,北境永冬行军总督特发灵鸟使加急来信”

灵鸟来之不易,非特大难决之事不可发之,殿上群臣听次无不议论纷纷,天子挥手召灵使进见

不时,一卒环灵鸟近于殿内,看其此时精神萎靡,浑身浴血遇寒风已为晶

灵鸟被置于天子案前,天子查其印记确认无误,轻抚其首以示安慰,后解其足上之竹筒,以察其内之信件,良久,毕

天子不语,令左右传信件于百官

大寒……不详……血流成河……不敌……

兵部尚书上前参奏

“既如此,大荒南灵边疆也应沉兵以防不测”天子曰:“善!”

宰相也出班上奏

“此事已出,恐天下大乱,流言蜚语扰乱民心,因而应下旨令各地官府安抚百姓”天子亦曰:“善!”

后皇曰:“即事已至此,令集50万大军派北境,援永冬行军总督御外敌”

................................................

灵荒夏三国和大军数百万埋骨北境苍龙岭,夏乃其首者,

后有诗人常载‘马革裹尸尤不足,白骨空藏满苍龙’

................................................

后乃惨胜,三国议夏之苍龙补山计............

...........为后人御而警之...........乃成..................

记载算不上晦涩难懂,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或许是因为有人故意为之,许多话都只是记载了只言片语,甚至是几个字眼,

但那断断续续的语言中,他似乎也窥视到了那100年中的一角,就如同大海中冰山一角般

很明显那时候,似乎有一个强劲的敌人,三国联合起来都损失惨重,最终似乎启动了一个叫做补山计划

根据最后那几句话来看,这件事似乎是成了,但这个计划具体讲了什么,无从得知

为什么启动这个计划?无从得知

他们的敌人到底是什么?依旧无从得知

这些敌人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能到来?从那断断续续的求救信中倒是能推测一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