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两道旨意

在翰林院悠闲的日子过得很快,时间来到了九月初一。

任俊杰现在对于翰林院的方方面面都了解清楚了,前些天程侍读也给了他一份正经的任务,那就是修一本大魏地理书。

这得翻阅很多有关地理人文的书籍,所以这两天任俊杰去藏书楼的次数很勤。

这翰林院的藏书楼比之国子监的御书楼里的书还要多得多,这里汇集了天文、地理、宗演、礼乐、兵刑等等好多种类的书籍,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图书馆。

自从那天请同僚们去happy完后,任俊杰与大多数同僚们的关系拉近了很多,主要是小伙子很懂事,一声声兄台兄台的叫着,虽然是六元及第,但为人很谦逊。

这让同僚们对于这个嘴甜的小伙子很有好感,咸鱼群里又多一条咸鱼。

今天又是五日一早朝的日子,像任俊杰这样的六品小弟是没资格参加的,翰林院只有正五品的大学士才有资格去参加。

所以这天任俊杰还是一如往常的去翰林院打卡上班,一到自己的办公房间,任俊杰都是学他们先品一下茶,聊聊天后再上班。

如今的任俊杰好像也很适应了这咸鱼般的生活了,这日子真他娘安逸。

值得一提的是,任俊杰在前几天就已经收到了他二弟从边关寄来的信了,一般来说,军营要寄家书有些麻烦,要拆开仔细检查后再统一发走,防止军营有人泄密。

所以任俊睿这封家书来得有些迟,信上说,任俊睿他现在就跟在怀化将军身边跑跑腿,当一名小随从,多的话他也没说,反正就是告诉他大哥他现在在边关平平安安的,勿念。

任俊杰看到信后,心里也就放心了,希望他二弟在边关大展身手,可别像他老哥一样在翰林院那般安逸。

任俊杰这边是安逸了,但今天的朝堂却不怎么安逸,直接炸开了锅。

因为刚刚文武百官上朝之时,就听到了他们皇帝的一道圣旨,是皇帝诏曰,也就是昭告天下的意思。

朝廷今天开始正式承认火耗费的合法地位,又出面制定了火耗费的统一收费标准,以后火耗费全部归公。

各省巡抚要配合各省的监察御史清理这笔账,明年秋税开始执行。

还有高薪养廉,各省巡抚将火耗费收上来后,按照一定比例发放到各省官员手中,朝廷还公示了地方官各品级的发放比例。

从此,大魏地方官的养廉银就从这笔火耗费中出,朝廷每年还会派钦差去各省例行查账,做到密而不漏。

这消息一出,朝堂上就炸开了锅,除了四个阁老之外,其他人都挺懵逼的,这又是皇帝什么套路?

一般来说,内阁通过,皇帝同意,那这项政策的阻力就不大,但该有的波澜还是有的,毕竟有些人是中立的,有些人是礼部尚书那一派的,这事他们事先压根就不知道。

而且这事情对于他们这些个京官无益呀,地方官有养廉银领,他们京官就没有,所以他们抗议。

但抗议无效,皇帝轻飘飘一句话就打发了他们,说是要不然你们调任地方?那样也能领养廉银了。

皇帝心里清楚得很,别以为他不知道每年地方官要孝敬他们这些京官多少银子,现在还不知足?

就是这么一句话,所有人就都闭嘴了,开玩笑,老子好不容易才从下面爬上来,怎么可能还想下去?

另外还有一道律令,皇帝颁布了治贪腐败的最新律法,以往朝廷惩戒贪官的惩罚还不够彻底,现在皇帝改了,以后抓到一个贪官不仅要抄贪官的家,还要抄贪官亲族的家,并处连坐责任。

这一道律令让朝堂上的有些官员怕了,这是一窝端了呀,连给家族翻身的机会也不给。

所以有些官员心里已经在想,这段时间还是悠着点吧,该收尾的收尾,看这次皇帝治贪的力度还挺认真的,先别在老虎的屁股后边蹦跶了。

于是,这两道旨意在下朝之后,便被驿站快马加鞭传播到各省。

皇帝明面上说是派钦差查账,但暗地里却会派乾卫司的人介入参与。

京城震动了,各衙门官员都有点山雨欲来的感觉,这一次改革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落马了,有些人是真的贪得无厌,还傻不拉几的。

京城附近的百姓也都第一时间在京城城门口看到了告示,他们有些不识字,但旁边有几个衙役在吆喝着,所以他们也都大概知晓了这两道政令。

一听说每年官府收的火耗费有所降低,他们就挺高兴的,纷纷夸着皇帝的好呀,而且还要打击贪官?

哎,本身这火耗费一开始是不合理的,但官府收了那么多年,百姓们都已经被压榨习惯了,这会皇帝出面降低收费,倒是成了皇帝的好了。

翰林院此时也挺热闹的,大家伙都在议论今天早朝皇帝的这两道旨意。

有些前途无望的翰林官是真的慕了,还不如申请调令去地方一任,这翰林院不呆也罢,瞧瞧这福利多好,正大光明的发家致富,还不怕人头落地。

任俊杰他们刚刚也听同僚们说起此事了,房间里。

“永和兄,这事你怎么看啊?”张兴正看着对面经验老道的谢涵说着。

谢涵闻言双手一摆,摇头一笑“还能怎么看?坐着看呗”

众人汗颜,其实挑头的人正在他们身边呢,只是他们都不知道,任俊杰刚刚听到这消息也不意外,之前他的老师已经跟说过了。

随即任俊杰微笑道“嗨,这事跟咱们翰林院没啥关系,别想那么多了”

本来就没啥关系,这翰林官想贪也贪不了啊。

旁边的朱鹏怀笑着附和道“就是,还是安安心心修书吧”

谢涵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随即神秘一笑,压低了声音说道“皇上英明,这两道旨意让很多地方官都不再贪也不敢贪,堵不如疏啊,这一招真不错,咱们大魏以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吏治清明,也不知道是哪位阁老想出来的”

任俊杰心里一咯噔,这大哥可以呀,难怪是状元之才,是真有两下子,虽然现在看上去有些咸鱼。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2.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3.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4.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5.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6.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7.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9.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0.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1.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2.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3.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4.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5.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17.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18.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19.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0.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1.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22.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3.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4.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